第12章 消失的信号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章 消失的信号

 

凌羡渔的“人间蒸发”计划,执行得堪称教科书级别。

微信对话框里,J.L.Y的头像沉寂在列表最底端,上一次对话停留在她请教(装傻)的那个弱智问题,时间显示是五天前。

没有早安晚安,没有天空照片,没有猫咪视频,更没有明知故问的专业问题。安静得像从未存在过。

早晨六点半,东区操场。寒风凛冽,江临渊穿着黑色运动服,准时出现在跑道上。他的步伐依旧稳定有力,呼吸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雾。

视线习惯性地扫过某个角落——那里空空如也。没有那个跑得气喘吁吁、笨拙地试图跟上他节奏的身影。他收回目光,表情没有任何变化,只是专注地调整着呼吸节奏,一圈,又一圈。

七点二十分,三食堂二楼。他端着固定的豆浆素包鸡蛋套餐,走向靠窗第二个位置。

目光掠过斜对面那个曾经总“不经意”出现的座位——此刻坐着两个正在热烈讨论课题的男生。他平静地坐下,拿出手机,屏幕上是密密麻麻的英文文献摘要。

下午两点半,图书馆五楼,B区。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在光洁的地板上投下温暖的光斑。

江临渊走到B-17座位前,目光落在桌面。没有那张熟悉的、写着“此座己占”的便利贴。桌面干净得反光。他顿了一秒,才拉开椅子坐下。

旁边的B-18,坐着一个完全不认识的、戴着厚厚眼镜的女生,正埋头苦读。

“时光刻度”咖啡馆,周三下午。

熟悉的爵士乐流淌。江临渊推开店门,风铃轻响。他径首走向靠书架的老位置,目光下意识地扫过旁边那个小圆桌——空着。只有服务生刚刚擦过的桌面,反射着冷清的光。

他点了双份浓缩,坐下,翻开文献。空气里只有咖啡的香气和他翻动纸张的细微声响。异常的安静。

最初两天,江临渊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同。他的世界本就由精确的实验步骤、艰深的文献资料和雷打不动的作息构成。

凌羡渔的“存在”,更像是一种背景噪音,一种需要他分出一丝心神去“处理”的额外变量。噪音消失了,变量移除了,理应更清净、更高效。

然而,第三天开始,一种极其细微、难以言喻的不适感,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激起的微弱涟漪,开始在他精密运转的思维秩序里扩散。

晨跑时,掠过那个空荡荡角落的目光,似乎比平时多停留了零点几秒。

食堂里,豆浆入口的瞬间,味蕾似乎捕捉到一丝极其淡薄的、不属于食物的…失落?他微微蹙眉,把这归结为食堂师傅今天的手艺略有偏差。

图书馆B-17,当他习惯性地伸手去拿笔筒,指尖触到冰冷的金属时,才想起那里曾经压着一张纸条。

他收回手,指尖无意识地在光滑的桌面上轻轻敲击了两下,节奏和他平时思考问题时完全不同。

咖啡馆里,当服务生不小心将咖啡杯放在桌面的声音稍大时,他几乎是立刻抬起了头,目光锐利地扫向声源方向——不是她。

他垂下眼,端起滚烫的浓缩,抿了一口,喉结滚动了一下,眉头锁得更紧。这杯咖啡,似乎比往常更苦。

这些微小的异样感转瞬即逝,快得让他来不及捕捉,更无法用理性的逻辑去分析定义。它们像细小的静电,在他专注的精神世界里时不时地“滋啦”一下,带来瞬间的干扰,随即又消失无踪。

他不明白这种感觉是什么。烦躁?不是。他很少烦躁。困惑?有一点。但更多是一种…秩序被微妙打破后的不适。

就像一台精密仪器里,一个原本无足轻重的小齿轮突然停止了转动。虽然机器依旧在运行,但总感觉少了点什么,运转得不再那么绝对顺畅。

他点开那个沉寂的黑色头像J.L.Y。聊天记录停留在五天前。最后一条是她问的那个极其基础的问题。他当时回了一句建议重读第一章。她回了“谢谢”和一个抱拳表情。然后…就没了。

指尖悬在屏幕上,犹豫了一瞬。他关闭了对话框,将手机反扣在桌面上,发出轻微的“啪”一声。

也许…她终于觉得无趣了?或者…找到了更有意思的事情?比如那个总在记者团对她献殷勤的陈涛?

这个念头毫无预兆地冒出来,像一根细小的刺,扎了他一下。他立刻将这不合逻辑的、毫无价值的想法摒除。别人的事情,与他无关。

他强迫自己将注意力重新聚焦在眼前的文献上。屏幕上的字母却仿佛在跳动,组合成一些毫无意义的符号。他端起咖啡,又喝了一大口。苦意蔓延到舌尖,却压不下心头那缕莫名缠绕的…空。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caedb-1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