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冰层的裂隙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章 冰层的裂隙

 

一场突如其来的冬雨,在傍晚时分毫无预兆地笼罩了京华大学。雨点密集地敲打着窗户,发出急促的鼓点声。

江临渊结束了一个冗长的实验组会,走出医学院实验楼时,天色己经完全暗了下来。冰冷的雨丝被寒风裹挟着,扑面而来。他下意识地停下脚步,目光习惯性地投向侧门屋檐下的阴影处。

那里空空荡荡。只有冰冷的雨水顺着屋檐流下,形成一道细小的水帘。

没有那把深蓝色的伞,也没有那个带着小心翼翼笑容递伞的身影。

一股强烈的、混合着被雨水浸透的寒意和某种更深层的不适感,瞬间攫住了他。

他皱紧眉头,看着眼前密集的雨幕。从这里到最近的食堂或宿舍,需要穿过一片毫无遮挡的开阔地。冒雨冲过去?这不在他的计划内,而且会弄湿衣服和背包里的资料。

他拿出手机,屏幕解锁,指尖在通讯录里划过。周熙铖?秦深?似乎都不太合适。他的目光最终落在了那个纯黑色的头像J.L.Y上。

指尖悬停。发送什么?

“下雨了,你没带伞?”——这太蠢了,他明明知道她不在。

“你的伞…还在我这里?”——这是事实,那把深蓝色的伞,被他洗净晾干后,一首放在宿舍衣柜的最上层,像个被遗忘的证据。

“需要伞吗?”——更蠢。

他烦躁地锁上屏幕,将手机塞回口袋。雨水带来的湿冷感似乎渗透了外套。他深吸了一口带着泥土腥味的潮湿空气,正准备将外套脱下来罩住头冲出去——

“渊哥!站这儿淋雨思考人生呢?”一把大黑伞像蘑菇云般在他头顶撑开,隔绝了冰冷的雨水。周熙铖那张带着冷峻不经帅脸凑了过来,“走吧,顺路!送你回宿舍!”

江临渊紧绷的身体几不可察地放松了一瞬,但眉头依旧紧锁。他没说话,只是默许了周熙铖的伞。

“啧,看你这表情,跟谁欠了你八百万实验经费似的。”周熙铖和他并列地往雨里走,“怎么?实验数据又出幺蛾子了?”

“没有。”江临渊声音低沉,目光落在伞沿不断滚落的雨珠上。

“那是…凌羡渔?”周熙铖突然压低声音,带着点促狭的笑意,“好几天没见那小丫头在你眼前晃悠了,也没给你送温暖了?怎么,终于被你冻跑了?”

江临渊的脚步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侧头冷冷地扫了周熙铖一眼,眼神像淬了冰的刀片。

周熙铖立刻举手投降:“得得得!当我没说!”他识相地转移话题,“对了,下周那个青年学者论坛,你报告准备得怎么样了?听说这次规格挺高,大佬云集……”

江临渊听着周熙铖絮絮叨叨,心思却飘远了。跑了吗?他想起最后一次在图书馆,他叩桌提醒她安静时,她吓得脸色发白、像受惊兔子般的眼神。

还有那张被咖啡毁掉的文献……难道是被那次吓退了?还是……因为别的?

回到宿舍,他脱下微湿的外套挂好。目光落在衣柜里那把叠得整整齐齐的深蓝色长柄伞上。他走过去,拿出伞,伞柄上似乎还残留着一丝不属于他的、极其淡的暖意。

他盯着伞看了几秒,然后拿出手机,点开那个黑色头像,手指在屏幕上敲击了几下,又删掉。最终,他什么也没发,只是把伞重新放回了衣柜最上层。

深夜,实验室。窗外雨声淅沥。江临渊完成了一组关键数据的记录,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饥饿感袭来。他下意识地看向实验室门口的方向。

门口空空如也。没有那个熟悉的保温袋,也没有写着“趁热”的便利贴。

胃里空落落的感觉,和心底那点莫名的空,在寂静的雨夜里被无限放大。他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被路灯晕染成一片模糊光晕的雨幕。手指无意识地在冰冷的窗玻璃上划过。

片刻后,他回到座位,拿起手机,点开微信。在联系人列表里找到凌羡渔的名字,点进她的朋友圈。

——朋友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

一片空白。

江临渊盯着那行灰色的小字,金丝边眼镜后的眸光深不见底,像两潭沉寂的寒水。他退出界面,将手机扔在实验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屏幕暗了下去,映出他紧抿的唇线和下颌绷紧的冷硬线条。

他打开抽屉,拿出一包原味苏打饼干,机械地拆开,塞了一片进嘴里。饼干干燥无味,在舌尖化开,留下粗糙的颗粒感。

实验室里,只有仪器低沉的嗡鸣和窗外单调的雨声。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晰的“缺失感”,如同冰冷的藤蔓,悄然缠绕上他精密运转、向来只容得下逻辑和数据的思维世界。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caedb-1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