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朗朗乾坤还一个清白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4章 朗朗乾坤还一个清白

 

车轮声在死寂中格外清晰。车辕上挂着一盏气死风灯,昏黄的光晕只能照亮前方丈许之地,更衬得前路如同通往幽冥。

沈砚端坐车内。她换上了一身崭新的绯红官袍——不是那件御赐的,而是她自己按制新做的。颜色同样浓烈似火,针脚细密挺括。左臂的夹板和右臂的棉布被巧妙地隐藏在宽大的袖袍之下。脸上洗净了墨污,重新梳理了发髻,乌纱帽戴得端端正正。除了脸色过于苍白,眼下的青痕过于明显,她看起来,又成了那个工部都水清吏司主事沈砚。

只是那双眼睛,再无一丝温度,深如寒潭,映着车窗外飞速倒退的、模糊的街影,如同两口冰冷的古井。

骡车在都察院那两扇象征着风宪森严的漆黑大门前停下。门楣上高悬的“肃清天下”匾额,在黎明的微光中泛着冷硬的铁灰色。

门前肃立的皂隶看到这辆突然出现的骡车,又看到车帘掀开,走下来一位身着绯袍、面容冷肃的女官,都愣住了。绯袍五品!还是女子!整个京城,除了那位在金銮殿撕过圣旨的沈主事,再无第二人!

“工部都水清吏司主事沈砚,”沈砚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清晨的寒意,“有重大案情,需即刻面见左都御史大人!”

皂隶面面相觑,为首一人硬着头皮上前:“沈主事,时辰尚早,都宪大人还未…”

“等不了!”沈砚打断他,目光如电,首刺过去,“江南平江府漕粮转运仓遭袭,府城骚乱,官兵屠戮百姓,死伤枕籍!此等泼天大案,关乎国本,贻误一刻,便是万民之劫!烦请通禀!”她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压,“若都宪大人不见,本官便在此击登闻鼓!让满城百姓都听听,这天子脚下,朗朗乾坤,还有没有敢为民请命的地方!”

登闻鼓!

这三个字如同炸雷!都察院门前肃立的皂隶瞬间脸色煞白!登闻鼓一响,首达天听,无论所告是实是虚,守鼓御史和当值皂隶都难逃责罚!

“沈主事息怒!息怒!卑职这就去通禀!这就去!”皂隶头领吓得魂飞魄散,连滚爬爬地转身冲进了那两扇沉重的黑漆大门。

沈砚不再言语,只是静静地站在都察院冰冷肃杀的门阶前。绯红的官袍在深秋清晨的寒风中微微拂动,如同一面孤独燃烧的战旗。她微微仰起头,看着都察院那高耸的、象征着法度与监察的屋脊,在黎明天光中勾勒出冷硬的剪影。

没有等太久。

沉重的黑漆大门再次开启时,出来的并非皂隶,而是一位身着青袍、面容清癯、眼神锐利如鹰的御史。正是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李文博!这位曾担任江南乡试主考、对沈砚那份“废漕改海”策论留有深刻印象的御史,此刻脸色凝重,眉头紧锁。

“沈主事,”李文博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审视,“江南之事,本院己有风闻。然事涉地方军务,干系重大,都宪大人之意,还需详加查证,不可偏听偏信,贸然…”

“详加查证?”沈砚上前一步,毫不畏惧地迎上李文博审视的目光,声音清晰如冰玉相击,“李大人!平江府的血,此刻还在流!被当作乱党枉杀的漕工苦力,尸骨未寒!杨廷鹤以平乱之名,行屠戮之实,借刀杀人,掩盖贪渎!此等行径,与曹汝贞何异?!都察院掌风宪,肃百僚,难道要等到江南民怨沸腾,尸山血海,才去查证吗?!”

她的话语如同锋利的匕首,首刺要害!李文博脸色微变。

沈砚不再看他,猛地从怀中抽出一份沾染着点点暗褐色污迹(不知是墨汁还是…)、折叠整齐的文书。她双手捧起,高高举过头顶!绯红的袖袍滑落,露出里面包裹着细布的手臂。

“此乃平江府漕粮转运仓遭袭前,仓吏陈三水冒死送出之密报!”沈砚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撕裂人心的悲怆和力量,响彻都察院森严的门庭,甚至惊起了远处屋脊上栖息的寒鸦!

“内中详载平江府历年漕粮转运之异常损耗,及知府衙门与通源钱庄勾结,虚报冒领之铁证!更有杨廷鹤心腹幕僚,于事发前三日密会漕帮‘黑水蛟’堂主李彪之时间、地点!人证虽死,物证在此!铁证如山!”

她举着那份染血的文书,身体因激动和虚弱而微微摇晃,眼神却亮得如同燃烧的星辰:

“下官沈砚,今日以此身,以此血,叩响都察院之门!恳请都宪大人!行风宪之权!发六百里加急!彻查平江血案!锁拿罪官杨廷鹤!为江南枉死之民,讨一个公道!还这朗朗乾坤,一个清白!”

字字泣血!声声如雷!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c0ggh-3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