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程砚在灶房熬制蜜蜡,苏禾蹲在一旁帮他递竹模。火光映得两人脸上暖融融的,锅里的蜡汁咕嘟冒泡,散发出松脂的香气。“沈掌柜说明天去州府贴告示,” 苏禾用木棍搅动蜡汁,“他那人虽然精明,这事倒做得仗义。”
程砚往火里添了块松枝,火星子溅起来:“生意人讲究个口碑,他护咱们的招牌,也是护自己的信誉。” 他忽然放下勺子,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差点忘了,这是林小七送来的京城蜜蜡方子,说加了这味料,封条更耐摔。”
次日正午,沈掌柜的马车停在州府朱雀大街。他身着月白锦袍,亲自往墙上贴《打假告示》,随从举着喇叭大声宣讲:“‘青竹山野’正品均有竹叶防伪纹,购蜜请认准青竹村火漆印!” 路过的百姓纷纷驻足,李媒婆凑上前瞅了瞅,咂着嘴说:“哟,这纹路跟苏禾家的蜂箱一个样!”
沈掌柜闻声望去,见是李媒婆,便客气地点了点头:“李媒婆,这防伪纹可是咱们青竹村的独门绝技,您回去也多跟乡亲们说说,别让那些假货蒙了眼。”
李媒婆连声称是,脸上堆满了笑:“那是自然,沈掌柜放心,咱青竹村的人可精明着呢!”
告示贴罢,沈掌柜又命随从沿街分发传单,一时间,青竹山野打假之事闹得沸沸扬扬。而青竹村里,程砚与苏禾正忙着按林小七送来的方子试验新蜜蜡。
然而平静不过三日,青竹村的晒谷场突然腾起浓烟。当苏禾和程砚赶到时,三排腌菜缸己烧得焦黑,王二婶抱着半坛没烧完的腌菜蹲在地上哭,缸沿还滴着蜡油 —— 正是仿冒商惯用的劣质蜡。“他们说、说要给咱们个教训……” 王二婶浑身发抖,“火是后半夜点的。”
程砚蹲下身查看灰烬,指尖沾了些黑色粉末:“是松节油。” 他抬头望向后山,眼神冷得像淬了冰,“刘叔,叫上弟兄们,今晚去鹰嘴崖埋伏。”
月过柳梢时,五个黑影翻墙进了晒谷场。领头的刚掏出松节油,就被一张渔网兜头罩住。程砚手持猎弓从树上跃下,弓弦声在夜里格外清亮:“动一下,就射穿你的手。” 其他黑影刚要逃窜,刘猎户带着猎犬从暗处冲出,犬吠声惊飞了树上的夜枭。
天亮时,五个仿冒商被绑在祠堂前的槐树下。苏禾看着他们腰间挂的永昌商行腰牌,忽然想起沈掌柜说过的话:“永昌商行最擅长借刀杀人。” 她转身对围观的村民说:“大伙记住,咱们护的不只是牌子,是青竹村的良心。”
王二婶端来新熬的蜂蜜水,挨个递给猎户们:“喝口甜的,驱驱夜寒。” 她望向重新亮起的灶台,火光映得眼睛发亮,“俺昨晚想通了,以后每坛腌菜都要像给自家娃做吃的一样精细。”
阿棠抱着新制的蜜蜡封条跑过来,辫子上沾着蜡屑:“嫂嫂,你看!我学会验纹路了!” 苏禾接过封条,对着晨光转动,竹叶纹路在小姑娘的笑眼里摇曳生姿。她伸手拂去阿棠脸上的灰,轻声说:“以后啊,每一份产品都要像守护家一样用心。因为咱们手里的,不只是腌菜和蜂蜜,是青竹村的名声。”
晨雾散去时,晒谷场又响起此起彼伏的捣菜声。程砚站在祠堂门口,看着苏禾在人群中忙碌的身影,手里的蜜蜡封条折射出七彩光晕。远处,沈掌柜的马车又一次碾过青石板,这次车帘上多了面绣着 “青竹手作联盟” 的锦旗,在秋风里猎猎作响。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bif0h-6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