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染红天边时,苏禾站在邻村村口,看着妇人们三三两两散去。王二婶落在最后,忽然伸手抓住她的衣袖:“苏禾妹子,俺…… 俺对不起你。” 她的声音轻得像片羽毛,“其实俺早就后悔了,那糖浆兑的蜜,闻着都恶心……”
苏禾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远处青竹村的方向传来此起彼伏的犬吠。“回去吧,” 她说,“明天记得带干净的陶罐来。” 王二婶点点头,转身时,苏禾看见她围裙口袋里露出一角蓝布 —— 那是青竹村妇女们用来区分正品的标记。
回程的马车上,程砚默默替苏禾盖上毛毯。她靠在他肩头,望着窗外飞速后退的农田,忽然轻笑出声。“怎么了?” 程砚低头看她,发现她眼中有泪光闪烁。“没事,” 她摇摇头,“只是突然觉得,守住一个招牌不难,难的是守住人心。”
程砚将她的手放进自己掌心,粗糙的指腹擦过她掌心的茧子:“人心都是肉长的,咱们以诚待人,总会有回报。” 他望向远处青竹村的灯火,“就像王二婶,她不是真坏,只是被生活逼急了。”
苏禾望着他被夕阳染暖的侧脸,忽然想起母亲临终前说的话:“做生意如做人,心里得有杆秤。” 她握紧程砚的手,掌心的蜂巢渐渐融化,甜香混着夜色弥漫开来。或许这场危机,终将成为青竹山野走向更广阔天地的契机 —— 毕竟,真金不怕火炼,真心亦不怕考验。
深秋的青竹村被银杏染成暖金,祠堂前的空地上,苏禾踩着木凳敲响铜锣。铜声响过三遍,扛着锄头的刘猎户、挎着竹篮的王二婶陆续聚拢,鞋底碾过落叶发出沙沙的响。程砚靠在祠堂柱子上,手里转着新制的蜜蜡封条,蜡块在阳光下透出琥珀色的纹路,那是他昨夜在油灯下雕了整宿的竹叶暗纹。
“大伙都知道,” 苏禾环视众人,声音比平日高了几分,“最近邻村出了些腌菜罐子,贴着咱们的牌子,罐底的火漆印却歪歪扭扭像蚯蚓爬。” 她举起仿冒蜜罐,底下立刻响起窃窃私语,王二婶的脸腾地红了,低头盯着自己的脚尖。
周大娘拄着拐杖上前,银发在风里飘成丝线:“我活了七十岁,从没见过这么埋汰的勾当!咱青竹村的腌菜是拿山泉水泡的,蜂蜜是野蜂子采的百花蕊,容不得那些糖浆罐子糟践!” 老人转身时,拐杖重重敲在青石板上,“苏禾丫头说的联盟,我第一个赞成!”
“可咋个联盟法?” 赵大牛媳妇攥着围裙角,“咱大字不识一个,别到时候帮倒忙。” 苏禾跳下木凳,从竹篓里掏出本油布裹着的册子:“我和程砚编了本《手作指南》,从腌菜的盐糖比例到蜂蜜的熬制火候都写清了。明天起,柳姐姐在晒谷场开培训班,大伙学完手艺,合格的货都由‘青竹山野’收,绝不压价。”
人群中爆发出掌声,刘猎户拍着胸脯:“算我一个!我家后山的野山椒辣得过瘾,准保做出的腌菜够味!” 王二婶咬着嘴唇往前挪了两步,忽然开口:“苏禾妹子,俺…… 俺也想重新学。” 她从怀里掏出块皱巴巴的蓝布,正是青竹村正品的标记,“上次那事,俺对不起大伙。”
苏禾走过去握住她的手,指尖触到对方掌心的老茧:“二婶肯回头,就是咱联盟的好姐妹。” 她转头看向程砚,“程砚,把防伪封条给大伙瞧瞧。”
程砚走上前,将蜜蜡封条分发给众人:“这封条看着和普通火漆没啥两样,对着阳光瞧 ——” 他举起封条,竹叶纹路在光束中清晰可见,“每块封条的纹路都不一样,是我用不同的竹篾雕的模子。大伙收货时记得对着光验,有纹路的才是真货。”
“啧啧,程猎户真是巧心思!” 周大娘对着阳光转动封条,脸上笑出层层皱纹,“以后那些冒牌货,一眼就能辨出来!”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bif0h-5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