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村的晨雾还未散去,苏禾蹲在溪边清洗刚猎来的海蜇,溪水漫过她的指尖,凉得沁人。这些海蜇是程砚昨夜冒雨从州府码头运来的,伞骨般的触须在晨光中泛着半透明的光,像极了阿棠绣绷上未完成的云纹。
“嫂嫂,这海蜇看着怪吓人的。” 阿棠抱着陶罐蹲在旁边,罐子里装着新熬的金纹蜂蜜,“真能用蜂蜜腌?” 苏禾抬头,看见小姑娘鼻尖沾着的蜜渍,想起三年前她们用蜂蜜腌野山椒的光景。“试试不就知道了?” 她笑着用竹刀切开海蜇,胶质的触感透过刀柄传来,“海蜇性凉,蜂蜜温润,说不定是绝配。”
程砚背着猎刀走来,靴底沾着新鲜的苔痕:“沿海盐枭盯着码头,这次运货绕了三道山路。” 他蹲下身,指尖划过海蜇的纹理,“你确定要和他们硬碰硬?” 苏禾将海蜇放进陶罐,浇上蜂蜜时发出滋滋的响,像极了青竹村夏夜的虫鸣:“他们断咱们的海路,咱们就用山野法子破局。”
腌制第七日,苏禾掀开陶罐,蜂蜜己经渗进海蜇的每一道褶皱。她用银筷夹起一片,在阳光下对着光,只见海蜇呈现出琥珀色的半透明状,蜂蜜的光泽在其中流转,如同凝固的琥珀。阿棠凑过来,不小心碰到了陶罐,几滴蜂蜜溅在她的手背上,她慌忙用舌头舔了舔,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嫂嫂,好甜!还有点咸咸的,好奇妙的味道!”
苏禾笑着刮了刮阿棠的鼻子:“这就叫‘蜜海蜇’,甜是咱们青竹的蜜,咸是大海的味。” 她转头看向程砚,“明天拿到州府去卖,就摆在咱们的‘青竹山野’摊位上。”
州府集市的石板路被晒得发烫,苏禾的摊位前围满了人。她穿着蓝布围裙,正在给一位老妇人介绍蜜海蜇:“您看这色泽,都是用新鲜海蜇和金纹蜂蜜腌的,开胃又养颜。” 老妇人将信将疑地尝了一口,眼睛顿时瞪大:“哎哟,这味道真是绝了!给我来两斤!”
正当生意红火时,突然来了几个壮汉,他们穿着统一的服饰,袖口上绣着 “江南盐帮” 的标志。为首的壮汉一把推开苏禾,粗声粗气地说:“听说你们在卖海蜇?这可是我们盐帮的地盘!” 程砚见状,立刻握紧了腰间的猎刀,眼神冷冽地盯着壮汉。
苏禾却不慌不忙地擦了擦手,微笑着说:“几位大哥误会了,我们这是山野货,和盐帮的生意井水不犯河水。” 她转身从陶罐里夹起一片蜜海蜇,递给壮汉,“尝尝?不好吃不要钱。”
壮汉犹豫了一下,接过海蜇尝了一口,脸上的表情瞬间变了。原本的凶狠化作惊讶,他咂了咂嘴,又吃了一片:“没想到蜂蜜和海蜇能这么搭!” 苏禾趁机说:“我们只是小本生意,还请各位大哥多多关照。”
壮汉看了看周围围拢的人群,又看了看苏禾真诚的眼神,挥了挥手:“这次就算了,下不为例!” 说完,带着手下离开了。
阿棠松了一口气,小声说:“嫂嫂,你真厉害,连盐帮的人都能搞定。” 苏禾笑了笑,目光落在摊位上的蜜海蜇上:“做生意就像腌海蜇,要刚柔并济。甜能化人,咸能立威,缺一不可。”
黄昏时分,摊位上的蜜海蜇己经卖得差不多了。苏禾收拾着东西,忽然看见一个衣着华贵的公子哥路过,他的目光被摊位上的蜜海蜇吸引,停了下来。“这是什么?” 他好奇地问。
“公子您好,这是我们青竹山野的蜜海蜇,用蜂蜜和海蜇腌制而成,口感独特。” 苏禾微笑着介绍,“公子要不要尝一尝?”
公子哥尝了一口,赞不绝口:“果然美味!都给我包起来,我要带些回京城给朋友们尝尝。” 他身边的随从立刻拿出银两,苏禾麻利地用油纸包好蜜海蜇,递给了公子哥。
公子哥接过蜜海蜇,又看了看摊位上的其他货品:“你们这还有什么特色小吃?” 苏禾笑着指了指一旁的陶罐:“还有这个,是我们用野山椒腌制的辣白菜,也是一绝。” 公子哥闻言,又尝了一口辣白菜,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不错,不错,都给我包起来。”
随从们忙着付钱打包,公子哥却和苏禾聊了起来:“你们这山野货真是别具一格,不知道是怎么想出来的?” 苏禾笑着回答:“都是村里的妇女们闲来无事琢磨出来的,没想到还挺受欢迎。”
公子哥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你们青竹山野真是藏龙卧虎,不仅有美食,还有智慧。这次回京城,我一定好好宣传一下,让更多的人知道你们的产品。”
苏禾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那就多谢公子了。我们青竹山野虽然偏远,但产品都是用心制作的,希望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公子哥笑着挥了挥手,带着随从们离开了。苏禾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期待。她知道,这次偶遇不仅为青竹山野带来了商机,更是一次难得的宣传机会。她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继续努力,让青竹山野的美食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bif0h-10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