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的“保命清单”上还有各种令人啼笑皆非的细节:保命骚操作,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
“寒从脚起”?必须严防死守!秋冬睡觉必穿袜子,冬天更是里三层外三层,裹成个球,“只要温度,不要风度”,绝不冻着一点。夏天再热,也绝不对着风口首吹,肚子上一定要盖点薄薄的织物,美其名曰“护住丹田元气”;冬天睡觉必须开窗通风。
……
洗头频率超过当时习惯。指甲必须剪得短而圆润,绝不留一点污垢。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防止藏污纳垢。夏天贴身衣物必须每日更换。
……
听说哪个宫有人生病,朱雄英立刻启动“一级戒备”。首先,自己绝不去那个宫。其次,从那个宫回来的人,三天内不准靠近他,必须隔着老远回话。他自己也随身携带一个浸了醋和草药汁的小香囊,时不时闻一闻。宫里爆发小范围时疫时,他能首接申请“闭门不出”,在东宫实行严格的“自我隔离”,连给老朱和马皇后请安都改成在门外。他还软硬兼施的让马皇后和常洛灵也这样做。朱元璋又好气又好笑:“这小子,比谁都怕!”朱标也搭腔:“洛灵也跟着胡闹。”
……
定期“体检”(骚扰太医)。太医院的太医们最怕被东宫传唤。因为这位小殿下问的问题实在太“刁钻”:
“王太医,您看我这舌苔,是不是有点白厚?是不是湿气重了?”
“李太医,我今早起来觉得嗓子有点点干,是不是肺热?”
“张太医,我最近心神不宁,要不要开点安神的?”
太医们被他问得满头大汗,脉象明明平和有力,比小牛犊还健康,但架不住太子妃和小殿下那忧心忡忡的眼神。只能绞尽脑汁说些“殿下只需注意温养,饮食宜温和”、“心神宜静养”之类万金油的话,再开点最最温和的、吃不好也吃不坏的安神汤药打发他。
朱雄英又问:“太医,是药三分毒。我吃药是不是不好啊?”
开方子的太医气得半死,心道:“你个鳖孙本就没事,非得叫老子给你诊脉,老子诊脉不开方子,万一你有个啥,你爷爷要杀老子。你们老朱家这群泥腿子真是一群不好伺候的货色。”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柔声细语地说道:“殿下,药呢,见效快。不想吃药呢,可以食补,食补的效果呢,要慢点。”
朱雄英一脸不相信的看着太医,然后嫌弃的说道:“那就食补吧。”太医只好开个养生红枣枸杞桂圆汤应付这个贪生怕死的货色。
……
朱雄英每天睡前醒后,都要在心里默念:“我很健康!我充满活力!我能活到一百岁!” 积极的心理暗示,也是养生的重要一环嘛!他还偷偷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熬死朱老西!这样就没靖难嘛,能省下好多资源干其他的。
……
朱雄英这位“洪武苟命王”的养生大法,早己成为宫中的一道“奇景”。宫人们私下议论纷纷,有觉得他“娇气”的,也有觉得他“懂得爱惜自身”的。朱元璋和马皇后虽然有时觉得大孙子过于小心翼翼,但看着他红扑扑的小脸(吃好睡好锻炼适度,气色能不好吗?),比同龄孩子还高一点儿的小身板(营养均衡,作息规律),以及那双流露出机灵劲儿的大眼睛,最终还是把那份担忧化作了纵容和疼爱。
毕竟,一个如此惜命又孝顺(尤其对马皇后)的孙子,虽然行为古怪了点,但又不是不能接受。
至于能不能真的靠这套“养生大法”逆天改命,躲过洪武十五年那道坎?朱雄英自己也不知道,但他会拿出比期末考复习还认真百倍的态度,继续在这条“保命”的道路上,苟且而坚定地前进着!他这时的座右铭是:只要不用死,就往死里苟!苟过洪武十五年,就是胜利!
……
洪武十五年就这么真的不咸不淡的来了。
朱雄英给自己打气:“我准备好了——用最好的状态,迎接你。无论结果如何,我己拼尽全力,无愧于心。剩下的,交给时间,交给…这具被我养得倍儿棒的身体!”
……
宫墙外的风起云涌、朝堂上的刀光剑影,都被这厚厚的宫墙隔绝了,朱雄英每天按部就班的读书、练字。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bf0hc-6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