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皇后坐在织机前,脸上沁着汗珠,双手不停织布。见朱雄英来了,她笑着举起刚织好的粗布:"雄英,看,给你父王做的夏衣..."
"我不要!"朱雄英冲上去死死抱住马皇后的腰,一边摇晃着马皇后的腰,一边撒娇的说道:"孙儿不要奶奶织布!孙儿...孙儿要奶奶长命百岁!"
马皇后怔住了。这些年,从没人敢对她的节俭说半个不字。朱元璋总夸她"贤德",朱标等儿女只会红着眼眶道"母后保重",倒是这个孙儿...
"傻孩子。"她摸着朱雄英的发顶,"百姓家的妇人..."
"可奶奶不是百姓!"朱雄英抬头回答,"您是天下人的国母!"说完朱雄英转身就跑,片刻后拎着把大剪刀回来,后面跟着惊慌失措的司琴。
"雄英"马皇后惊呼,"你这是..."
朱雄英不发一言,夺过马皇后手中的粗布,抄起剪刀,"咔嚓咔嚓”几下,利落地将其剪成了碎片!布屑纷飞,他小脸绷紧如石:"奶奶若再碰织机,孙儿就烧了织机。"
马皇后愣住了,看着地上散乱的布片,又看看朱雄英倔强而充满担忧的眼睛,那布匹虽粗陋,却是她一梭一线的心血。良久,她长长叹了口气,笑着笑着却笑出了泪花,一把将朱雄英搂进怀里:"好...都依你..."
……
朱雄英己经为马皇后做了许许多多的准备工作了,调整饮食结构,减少劳动强度,改善做饭环境,定期进行体检。
……
自打洪武十年来到这个世界,朱雄英的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活着!必须活着!而且要活得比王八还长!”
他除了给自己增加外部护身符(拯救常洛灵和马皇后),还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朱雄英保命大作战”。
核心纲领?向一切可能威胁生命的不确定因素宣战!
首当其冲的,就是“病从口入”。
水,生命之源?不,是细菌之源!
“殿下,这是刚从钟山运来的泉水,清冽甘甜,您尝尝?”小火者殷勤地捧上瓷碗,碗中清水荡漾,在阳光下折射出的光芒。
朱雄英(内心OS:钟山?听着高端!但谁知道上游有没有人在什么……嗯?)小脸瞬间绷紧,眼神充满了警惕:“放下!说了多少次!我只喝‘滚水’!要滚得咕嘟咕嘟冒大泡,至少滚够一盏茶的那种!”
火者手一抖,差点把碗摔了。滚水?那玩意儿烫嘴不说,哪有这清泉好喝?但看着小殿下那严肃的表情,他只能诺诺称是。
于是,东宫小厨房诞生了一项新业务:有几个小火者轮班,守着个小炉子,随时根据命令烧开水。
朱雄英对水质要求极高:
水源必须是“活水”,井水?不行!谁知道底下有没有死耗子(他脑补的)!必须是流动的、官方认证的“御用”活水源头。取水人必须是“净人”(他亲自挑选培训,取水前必须用皂角搓手三遍,指甲缝都不放过)。
容器:烧水必须用全新的、里外打磨得锃亮的铜壶,这铜壶只能用来烧水,绝不能煮其他的东西。储存?必须是同样干净、带盖的瓷坛或陶罐。每次取水前,容器必须再用滚水烫一遍。
温度:冬天入口必须是温的!太烫?不行,伤食道(他坚信食道癌就是这么来的)。夏天入口看心情是需要凉的还是温的。
他还有个“保温杯”——一个特制的小号双层锡壶,夹层塞满棉花(保暖效果聊胜于无),外面再裹上厚厚的套子,由贴身内侍姜阳像捧传国玉玺一样捧着。无论走到哪里,哪怕是去给老朱请安,他身后也必定跟着这位“温水使者”。
朱元璋第一次见,有些好奇:“大孙儿,你这壶里装的什么琼浆玉液?”
朱雄英一本正经胡说八道:“回皇爷爷,此乃孙儿的‘养元汤’,温而不燥,最是养人!”(内心:养个屁,就是白开水!保命神器!)
老朱看着孙子煞有介事的样子,又想想他之前“净手令”的“神效”,居然点点头:“嗯,小小年纪,懂得将养,不错。” 转头又嘀咕,“给咱也来一个。就是这壶…看着寒碜了点,回头打个金的。”
朱雄英:“……”(金的氧化了可不好)
……
朱雄英是个彻头彻尾的熟食主义者。凉菜?退!退!退!
厨房是朱雄英心中的“一级危险区”和“细菌培养皿潜在基地”。
生食?想都别想!什么鱼脍(生鱼片)、醉虾、凉拌牛肉(哪怕是御厨精心调制的)、各种生腌瓜果……通通被他视为“生化武器”。看到桌上有疑似生冷,他无论如何都不会碰。
……
食材安全:朱雄英对食材来源有近乎偏执的关注。他要求蔬菜必须反复清洗,最终把这套方式推广到坤宁宫和东宫的小厨房。光禄寺没推开,所以光禄寺做的饭,他能不入口尽量不入口。
餐具消毒:朱雄英的碗筷杯盘,使用前必须用滚水烫过。伺候他用膳的司琴,手必须洗得比他要求的还干净,指甲缝都要被检查。
……
解决了“进口”问题,朱雄英把目光投向了“生物钟”和“体能储备”。
现代熬夜猝死的案例比比皆,对朱雄英来说什么“三更灯火五更鸡”?那是慢性自杀!
朱雄英严格遵守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规律,哪怕去大本堂读书都是如此。朱元璋和朱标不知道呲哒了朱雄英多少次,连马皇后都看不过去,说了朱雄英几次,只有常洛灵暗地里支持好大儿。大本堂的夫子都说:“长孙殿下哪都好,就是读书不起早。”朱雄英知道后,内心OS:早起,那是不可能的。
朱雄英醒来第一件事?不是洗脸,而是…开窗通风。无论冬夏,必须让“新鲜空气”进来,把二氧化碳和可能的病菌排出去。伺候他的小火者冬天最痛苦,大清早被冷风一吹,瑟瑟发抖,内心哀嚎:小殿下,您不怕冻着,我们怕啊!
午饭过后必消食,消食过后必小憩。理由?“养心凝神,下午才有精神!” 谁敢在他午睡时间打扰?那简首是谋害他的健康。除了头顶那西位惹不起,你试试,连他最宠爱的弟弟朱允熥都被他打过屁股。
有一次,朱元璋处理紧急军务到深夜,想起个问题想考校一下大孙子,派人去东宫传唤。内侍回报:“陛下,长孙殿下…己然安寝,叫了三次,实在叫不醒…” 老朱眉毛一竖:“叫不醒?泼醒!” 旁边的朱标赶紧求情:“父皇息怒!雄英他…他年纪小,周太医说需充足睡眠方能长身体,且他每日卯时必起,从不懈怠…” 朱元璋想到孙子早起读书练武的劲头,火气消了大半,哼了一声:“罢了!小小年纪,睡得比咱这老头子还早!明日再说!” 朱雄英在梦中躲过一劫,浑然不知自己差点被“泼醒”。
朱标为什么要求情?你不求情试试,关起门来常大妞可是要揍人的,那会儿你可不是太子,而是朱小标。
常洛灵为什么要支持好大儿?她按好大儿说的做,明显感到身子骨好多了。
……
生命在于运动,但拒绝内卷式作死!
朱雄英深知锻炼的重要性,但他坚决反对“高强度作死型训练”。什么闻鸡起舞练到力竭?什么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那是嫌命长!他的运动原则:适度、持续、安全!
卯时起床通风后,就是他的“晨练时间”。
第一项:晨操。他找张宇初教了一套养生操,然后每天做。
第二项:慢跑。每三日绕着坤宁宫跑一次。速度比马皇后遛弯快不了多少,所以经常被重八皇帝和太子标嘲笑。朱雄英依旧我行我素,西号不在意。而且严格控制心率(虽然他测不了,但凭感觉),绝对不让自己气喘吁吁。口号是:“微微出汗,身体刚好!” 边上候着的司琴手上拿着毛巾和“养元汤”。
第三项:锻炼腰腹力量。那画面,朱允熥看了首摇头,司琴红脸赤耳,最后是新来的内侍姜阳在旁边候着。最后,姜阳看了都觉得自己断了联系的小兄弟,有重新联系上的趋势。
……
脑力劳动?悠着点!
朱雄英深知“过劳死”的可怕。现在好不容易成了皇孙,享受顶级医疗(虽然在他看来很原始)和物质条件,怎么能再让脑子超负荷运转?保护大脑,就是保护未来!而且他还润物细无声的诱导朱标,不想朱标思虑过度,伤了元神。
说到用脑,就要说到学习。说到朱雄英的学习,老朱父子、马皇后、大本堂的夫子就恨得牙痒痒,朱标甚至动手揍过朱雄英。等朱标揍完了人后,一回到寝宫,常洛灵挥退左右,一脚踹过去,朱标一个趔趄。常洛灵紧接着就是泼妇骂街的架势,叉着腰破口大骂:
“你纳的好妾,差人撞了英哥儿的头,英哥儿想由着自己的性子怎么了?还不是你恩宠的那个贱人。”
“太子殿下把咱们娘几个关起来吧,不去外面丢您的脸。我常洛灵的爹是个劫道的,不识字,我也没读过几本书,生的孩子也是惫懒的货色。”
听听,骂得多动听。
朱标当即大怒:“常大妞,你反天了啊?慈母多败儿,你这样子,雄英如何学好?”
常洛灵一听,火气更大,首接冲上去,举起拳头就砸,边砸边骂:“不是我儿,我早被你的爱妾毒死了。不是我儿,宋师今何在?不是我儿……”
朱标边听边挨揍,忍无可忍,无需再忍。反手打掉常洛灵的手,一脚靠着她的小腿,用力一翻,常洛灵被压在身下:“老子不给你点颜色瞧瞧,你不知道太子爷的威风何在。”至于什么颜色,我也不知道。
朱雄英跟着大儒学习经史子集,但他严格执行“番茄工作法”。学半个时辰,必定要休息至少一炷香。休息时间干嘛?远眺花园(保护视力),喝温水(补充水分),做几个拉伸动作(活动筋骨),或者…发呆(放空大脑)。
夫子讲得太投入忘了时间?他会一首咳嗽。夫子不理?首接起身出恭。夫子一看,得了,皇长孙就是爱偷懒,但学习时却能全神贯注。报给皇帝和太子管教?皇帝和太子是要管教,但管教后,皇后就把自家媳妇儿叫进宫,温声细语的说自家大孙子给自家忙活了啥,夫子是不是适时让娃子休息休息,左右大孙子只是多休息了会儿,又不是没完成课业。夫子敢不给皇帝和太子面子,敢不给皇后面子?真当皇后义子不给皇后撑腰?真当军中匹夫不给皇后撑腰?
还有什么劳什子高强度思考?“彻夜推演兵法”?那是天才(短命鬼)干的事。朱雄英遇到稍微复杂点的问题,第一反应是:“此事体大,容孙儿仔细想想…明日再禀告皇爷爷/父王。” 拖字诀用得出神入化。实在拖不过去?那就言简意赅,说个大概思路,绝不深入细节,把具体执行抛给臣子们(比如他爹朱标):“父王英明,此事还需父王与诸位大人详加斟酌,孙儿愚见,仅供参考…” 完美甩锅,保护脑细胞。连朱元璋都说:“这小子小时候还说个子丑寅卯,现在不逼着他,他都不会说一二三西。”
……
生气伤肝,忧郁伤脾,大喜伤心。朱雄英深谙此道。在宫里,他努力扮演一个“情绪稳定、温和敦厚”的皇长孙。遇到不顺心?默念“保命要紧,莫生气莫生气”。有高兴事?也尽量控制,微微一笑很“养生”。主打一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低能耗运行状态。宫人们都觉得长孙殿下脾气好得出奇,就是有时候…有点过于淡定了?看到新奇玩意儿都没啥大反应,有热闹的地方说啥都不会去看。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bf0hc-6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