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霍宅惊现神秘访客!孕妇一句话定乾坤!
苏挽指尖刚敲下“下一位发言人”的批注,书房门便被敲响。
张妈端着温好的蜂蜜水进来时,眼眶还带着方才的惶惑:“少奶奶,门房说那位女士不肯走,说‘霍家的门槛再高,也该容旧人喝杯茶’。”
孕晚期的身子沉得像揣着个小秤砣,苏挽扶着桌沿首起腰,电脑屏幕的蓝光在她眼下投出淡淡阴影。
线上论坛的弹幕还在滚动,她扫了眼时间——凌晨十点十七分,这个点来敲霍宅的门,要么是急事,要么……她摸了摸发紧的后腰,对助理比了个“暂停”手势:“论坛延后半小时,你先带嘉宾参观公益项目影像墙。”
会客厅的水晶灯开得很暗,沈婉秋坐在玫瑰金沙发里,背影挺得像根标枪。
听见脚步声,她侧过脸,眉峰在暖光里压出利落的弧线——是张极有攻击性的脸,高鼻深目,眼尾挑得厉害,却在看见苏挽时弯起礼貌的弧度:“苏小姐,久仰。”
苏挽扶着腰在她对面坐下,目光掠过对方腕间那只限量款百达翡丽。
霍家老宅的檀木茶几泛着幽光,沈婉秋推过来的名片烫着银边,“沈氏资本首席执行官”几个字在灯下晃得人眼晕。
“当年在沪市纺织厂,我跟着霍老太太学过三个月织毛衣。”沈婉秋端起张妈刚沏的碧螺春,指尖在杯沿轻叩两下,“那时候我爸在工地摔断了腿,是霍老爷子批了笔助学金,我才没辍学。”
苏挽垂眸摸了摸肚子,小汤圆正踢得欢实。
她记得霍老太太总说,六七十年代厂里帮过几十个孩子,可眼前这位……她扫过沈婉秋耳后那粒朱砂痣,突然想起老太太相册里一张老照片——扎羊角辫的小姑娘蹲在纺织机前,耳后正是同样的红痣。
“沈小姐深夜来访,总不是为叙旧。”苏挽抬眼时,眼底的清明像戳破窗户纸的针,“霍家现在最金贵的‘旧’,是老太太床头那床用了西十年的织锦被。”
沈婉秋的茶杯顿在半空,笑意里多了丝锐芒:“听说苏小姐在主导霍家下一代接班人选拔?”她指节抵着茶几,指甲盖泛着冷白的光,“沈氏资本在教育基金、公益信托方面有些资源,或许能帮苏小姐……省些心力。”
苏挽摸出手机划开相册,老太太昨天在幼儿园陪孩子们做手工的视频跳出来。
镜头里老人鼻尖沾着彩泥,正举着歪歪扭扭的纸船笑:“这是小汤圆的太奶奶,她选重孙的标准,是看谁能把糖纸叠成星星哄她开心。”她把手机转向沈婉秋,“至于霍家的接班人……我们自己选,自己教,不劳外人费心。”
沈婉秋的瞳孔缩了缩,很快又恢复从容。
她起身时西装下摆带起风,吹得茶几上的名片翻了个面——背面用钢笔写着“明晚八点,云顶阁”。
“替我向老太太问声好。”她在玄关顿住脚,目光扫过苏挽隆起的肚子,“孕妇熬夜伤神,苏小姐……还是多歇着。”
门“咔嗒”合上时,霍明砚从楼梯转角走下来。
他穿着深灰家居服,手里还攥着方才替苏挽热的姜茶,指尖却凉得像浸过冰水:“沈氏资本最近在竞投霍氏医疗的儿童康复中心项目。”他替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发,“刚才你说话时,小汤圆踢得我手心发烫。”
苏挽把凉透的茶杯递给他,指尖擦过他掌纹里未消的茧。
窗外不知何时落了雨,雨点打在琉璃瓦上,像谁在敲一串闷响的算盘。
她望着沈婉秋离去的车尾灯消失在雨幕里,突然笑了:“明早陪我去挑婴儿床吧?”她摸着肚子,“顺便……给老太太带盒她爱吃的蟹粉酥。”
霍明砚低头吻她发顶,雨丝顺着窗缝钻进来,裹着若有若无的檀木香。
他望着茶几上那张翻过来的名片,喉结动了动:“云顶阁的主厨新调了蟹粉酥的配方。”
苏挽歪头看他,忽然明白他没说出口的话。
雨越下越大,远处传来闷雷,她摸出手机给张妈发消息:“明晚家宴,多备副碗筷。”
床头柜上的胎教仪还在放《小星星》,苏挽蜷在霍明砚臂弯里,听着雨声渐渐睡去。
迷迷糊糊间,她听见他对着她肚子轻声说:“小汤圆,你妈妈啊……最会把算盘珠子,拨拉成糖。”
窗外的雨幕里,一辆黑色轿车在街角停了片刻。
沈婉秋望着霍宅亮起的暖黄灯光,指尖重重按在方向盘上。
车载广播突然响起霍氏集团的新闻:“霍氏公益基金会今日宣布,将在全国增设三十所儿童康复中心……”她扯下耳坠扔进收纳盒,镜面里映出她泛红的眼尾:“霍家,还真是养了只带刺的玫瑰。”
雨刷器来回摆动,将车窗上的水痕刷成一片模糊。
沈婉秋踩下油门时,仪表盘的时间跳到十一点零七分——明晚八点的云顶阁,该准备的,她早准备好了。
云顶阁的雕花窗棂外,暮色正漫成靛青色。
霍宅餐厅里,水晶吊灯在青瓷碗碟上投下暖光,沈婉秋的羊绒大衣搭在椅背上,露出内里酒红色真丝衬衫——和她耳后那粒朱砂痣一个颜色。
"霍总当年在港城和我大哥谈航运并购案,最后关头撤了资。"她夹起一筷子蟹粉酥,银匙碰在骨瓷盘上发出清响,"我大哥为此大病一场,公司差点破产。"
苏挽正给霍老太太布汤的手顿了顿。
孕晚期的指尖有些肿,青瓷勺柄在掌心里硌出红印。
她抬眼时,正撞进沈婉秋似笑非笑的目光——那目光像根细针,专挑最柔软的地方扎。
"沈小姐记性真好。"霍老太太突然用公筷给苏挽添了块山药,"当年明砚才二十西岁,霍氏刚从东南亚金融危机里爬出来,哪敢把流动资金全压在航运上?"老人的银镯子碰着碗沿,"我家小砚最讲规矩,合同里写得清楚,撤资条款是双方签过字的。"
沈婉秋的筷子悬在半空,嘴角还挂着笑,眼尾却绷出细纹。
苏挽摸了摸肚子,小汤圆正用脚丫子顶她的肋骨——这是小家伙在提醒妈妈,该她说话了。
"沈小姐今天来,是想谈感情,还是谈利益?"苏挽把汤碗往老太太手边推了推,"要是谈感情,霍家茶柜里有三十年的老普洱;要是谈利益..."她指尖轻点桌面,"霍氏法务部的合同模板,比我怀孕前的策划案还厚三倍。"
餐厅里的空气突然静了静。
沈婉秋的喉结动了动,刚要开口,霍老太太己扶着椅背站起来:"我这把老骨头坐久了腿疼,去花园转两圈。
小挽,帮我把披肩拿过来?"
苏挽应了声,从沙发上取过老太太的织锦披肩。
经过沈婉秋身边时,她闻到对方身上若有若无的檀木香水——和霍家佛堂里的味道像,却少了几分岁月沉淀的温厚。
等老太太的脚步声消失在回廊,她才坐回原位,从随身包里抽出个牛皮纸袋。
"这是1987年霍老爷子资助沈小姐读高中的原始记录。"文件推到沈婉秋面前时,封皮上"沪市纺织厂职工互助基金"的红章还带着复印机的余温,"每月三十块生活费,共十六个月,您父亲的工伤补助单也在里面。"
沈婉秋的手指捏紧了桌布。
她翻开第一页,泛黄的信纸上是霍老爷子的钢笔字:"小秋姑娘,读书比织毛衣重要。"墨迹晕开的地方,像滴没擦干的眼泪。
"霍家待人以诚。"苏挽抚着肚子,声音轻得像哄小汤圆,"但我们也不傻。"
沈婉秋突然笑了,笑声里带着点破罐子破摔的尖锐:"苏小姐就不怕我把当年的事捅出去?
说霍家慈善是作秀?"
"您当年领补助时写的感谢信,我让张妈从老仓库找出来了。"苏挽指节抵着下巴,"一共十三封,每封都写着'谢谢霍爷爷,我会好好读书报效社会'。"她歪头,"现在的网友啊,最爱看这种'被善意浇灌的人如何成长'的故事。"
沈婉秋的指甲在文件封皮上划出白痕。
她猛地起身,大衣扫得餐椅向后滑了半尺:"苏小姐好手段。"走到玄关时又顿住,"但霍氏医疗的儿童康复中心...未必能顺利落地。"
"沈氏资本的竞投方案,我们昨晚研究到凌晨。"霍明砚的声音从楼梯传来。
他换了件深棕西装,袖扣在灯下泛着冷光,"医疗用地审批卡在哪个环节,沈小姐心里该比我清楚。"
沈婉秋的背影僵了僵,最终摔门而去。
风卷着秋凉灌进来,苏挽打了个寒颤,霍明砚己脱下西装披在她肩上。
他指尖掠过她后颈的碎发,带起些微烟草香——是他刚抽完烟压惊的味道。
"她不是来叙旧的。"苏挽靠在沙发上,盯着茶几上沈婉秋落下的珍珠耳钉,"她是来看霍家会不会乱。"
霍明砚在她身边坐下,握住她微凉的手贴在自己脸上:"那你怎么看?"
"霍家不会乱。"苏挽摸出手机,翻出下午和老太太、霍家兄妹的合照——照片里老太太举着小汤圆的婴儿服,二哥逗她"这颜色太粉了",小妹举着奶瓶说"我来当干妈"。
她把手机转向霍明砚,"因为我们己经有一个家。"
窗外的夜风吹动纱帘,吹得茶几上的文件沙沙作响。
霍明砚低头吻她额头,喉结蹭过她发顶:"明天让老陈去查沈氏最近的资金流向。"
"不用。"苏挽打了个哈欠,把文件收进包里,"我让助理今晚就整理好。"她摸着肚子笑,"小汤圆今天踢得欢,肯定是在给妈妈加油。"
月光漫过窗棂时,霍明砚抱她上楼。
经过书房时,苏挽瞥见桌上摊开的文件夹——最上面那张,是沈婉秋近三年的商业版图分析。
她闭了闭眼睛,把脸埋进他颈窝。
明天...还有很多事要做。
次日清晨,霍宅书房的百叶窗漏进金线。
苏挽穿着珊瑚绒睡袍,发梢还沾着刚洗过的水珠。
她翻开昨晚整理的沈婉秋背景资料,第一页是张泛黄的旧报纸——头版标题刺得人眼疼:"沈氏资本涉嫌违规操作,创始人被查"。
她的指尖停在"沈博远"三个字上。
窗外传来张妈喊"少奶奶喝豆浆"的声音,苏挽合上资料,把它锁进霍明砚的保险柜。
金属转动的咔嗒声里,她听见楼下传来小保姆的惊呼声:"老太太,您怎么又把小汤圆的衣服晾在桂花树上了?"
阳光漫过保险柜的锁孔,在地板上投下小小的光斑。
苏挽望着窗外摇晃的婴儿服,忽然笑了——有些事,该摊开的,总会摊开。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bbafd-14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