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霍总,你这次还能护我多久?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4章 霍总,你这次还能护我多久?

 

第114章 霍总,你这次还能护我多久?

黑色商务车驶入巴黎午后的车流时,苏挽还能闻到车厢里残留的展会上的香槟甜香。

她抚着微隆的小腹靠在皮质座椅上,指尖无意识着婚戒——刚才被霍明砚理过的发梢还带着他指腹的温度,手机里霍老夫人的视频邀请提示音刚停,弟弟沾着饭粒的脸还在她眼前晃。

"冷吗?"霍明砚的声音突然从左侧传来。

他倾身替她拉了拉羊绒披肩,袖扣在阳光下闪过冷光,"刚才在展台上站了两小时,医生说你这月要少走动。"

苏挽刚要开口,副驾驶座上的助理小陈突然转过脸:"霍总,法务部林总监的电话,说有紧急情况。"

霍明砚接过手机的瞬间,苏挽看见他眉峰微蹙。

他垂眸听了两句,指节在膝盖上轻叩两下:"我知道了,把资料发到苏总监的平板。"挂断电话时,他转头看向她,瞳孔里的光暗了暗:"欧罗资本。"

苏挽的指尖在披肩褶皱里顿住。

这个名字她听过——霍氏内部会议上,霍明砚曾指着投影里的股权结构图说"这是条蛰伏十年的毒蛇"。

此刻她望着他紧绷的下颌线,突然想起三天前突然爆发的舆论战:巴黎时尚论坛上匿名账号指控"时光胶囊"剽窃,二十家媒体跟进报道,连她大学导师都被买通出来"作证"。

"他们收购了三年前那家小设计公司的专利,"霍明砚将平板递给她,屏幕上是份股权穿透图,最顶端的持股方用红笔标着"欧罗资本","舆论战、专利狙击、甚至买通雷诺代表搅局——这不是设计争议,是冲着霍氏国际业务来的。"

车载空调的风突然变得冷冽。

苏挽捏着平板的手发紧,指腹压出青白的印子。

她想起昨夜在酒店改设计稿时,霍明砚靠在飘窗上处理文件,月光把他的侧影切成明暗两半:"明天展会要是出问题,你别慌。"原来那时候,他己经嗅到了危险的味道?

"挽挽。"霍明砚握住她冰凉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婚戒渗进来,"我需要你配合做一次反向布局。"他拇指蹭过她无名指的妊娠纹,"他们想打舆论战,我们就用证据撕开他们的面具;他们想耗专利战,我们就用时间线证明原创。

但..."他喉结动了动,"你可能要再被推到风口浪尖。"

苏挽望着他眼底翻涌的暗潮。

这个总说"我来处理"的男人,此刻眼底有她从未见过的郑重——像当年她签联姻契约时,他说"我不会干涉你生活";像她弟弟手术时,他说"手术费我先垫,你慢慢还";像刚才在展台上,他说"我终于能成为你的战友"。

她突然笑了,抽回手点开云盘。

大学课堂笔记的扫描件、实习时和导师的邮件往来、五年前被剽窃的设计稿备份依次跳出来,连带着一张泛黄的便签——那是她在便利店打工时,用收银纸画的第一版对戒草图,边角还沾着咖啡渍。

"这些我存了七年,"她指尖划过屏幕上的时间戳,2016年3月15日,"当年那家公司剽窃时,我没钱请律师;后来进广告公司,我偷偷备份所有原创文件;当上创意总监后,每版设计都同步到三个加密云盘。"她抬头看他,眼尾因为激动泛着粉,"霍明砚,我等这一天很久了。"

霍明砚的拇指在她手背上轻轻画圈。

车窗外,巴黎圣母院的尖顶从梧桐叶间闪过,他望着她发亮的眼睛,突然想起展台上那枚泛着虹光的对戒——原来最坚固的"时光胶囊",从来不是碎钻和专利,是一个被生活磨得锃亮的人,依然愿意相信爱与公平。

"到酒店了。"司机的声音打断了车厢里的静谧。

苏挽正要解安全带,霍明砚己经倾身替她打开车门。

风卷着梧桐絮扑进来,他伸手护在她头顶,望着远处酒店楼顶的霍氏logo说:"小陈,通知欧洲团队,今晚八点视频会议。"

苏挽被他扶下车时,瞥见他手机屏幕亮着——日程表上,"巴黎珠宝展危机应对"后面,他不知何时添了一行小字:"保护苏挽,比保护霍氏更重要。"

晚春的风掀起她的披肩,远处传来教堂的钟声。

她摸着小腹里轻轻动了动的小生命,突然觉得那些蛰伏的岁月都有了意义——原来所有的准备,都是为了此刻,和身边这个男人,并肩撕开黑暗。

当巴黎的夜色蔓延进酒店顶层会议室时,霍明砚的指尖正敲在投影幕布上。

蓝光在他的镜片上投下冷白色的光斑,身后的欧洲团队成员们都屏住了呼吸——他们从未见过霍总在危机会议上露出这样的神情:眉峰压得很低,眼底却燃烧着一小簇火焰,仿佛要将那些蛰伏的阴谋连皮带骨地烧穿。

“对话展的核心不是反驳,而是重建。”他抽出激光笔,在“欧罗资本”几个字上画了个圈,“他们用专利战切割我们的设计价值,我们就用三十位中法设计师的创作轨迹来证明——原创不是孤岛,而是代代相传的火种。”

苏挽坐在长桌的另一侧,捧着保温杯的手微微暖和起来。

杯壁上凝结的水珠顺着指缝滑进掌心,就像七年前她蹲在便利店后巷画设计稿时,落在素描本上的雨珠。

那时她用身体护着画纸,雨水顺着后颈灌进领口,却在纸页角落歪歪扭扭地写着“等我有钱了,要让所有被偷的设计都回家”。

此刻投影里跳动的“中法青年设计师对话展”字样,正一点点把那句孩子气的誓言焐成了滚烫的现实。

“但霍总,邀请雷诺教授……”市场部的安娜迟疑地举手,“他三天前刚在论坛上支持过剽窃指控。”

“所以才要请。”霍明砚转身时,西装下摆带起一阵风,扫过苏挽搁在桌沿的手背。

她抬头,正好撞进他深潭般的眼底——那里翻涌着的,不是惯常的冷静,而是近乎偏执的认真,“他当年给苏总监的本科论文打了A +,在评语里写‘你的设计有温度,像捧着火种的手’。”他抽出一份泛黄的邮件打印件拍在桌上,“欧罗资本买得走他的嘴,买不走他的笔。”

苏挽的喉咙突然发紧。

她想起上周整理云盘时,意外翻出那封被自己珍藏了十年的邮件。

发件人姓名栏里“Renault.L”的字母己经有些模糊,可正文里那句“别让现实浇灭你的热”依然清晰如昨。

原来霍明砚早就在她看不见的地方,把这些碎片拼进了棋局。

“苏总监,”法务林总监突然转向她,推了推眼镜,“您需要在展会上展示原始手稿。”

“我有。”苏挽摸出手机,点开加密相册。

屏幕亮起的瞬间,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倒抽冷气的声音——2016年的收银纸草图边缘泛着黄,咖啡渍在“时光胶囊”的戒臂位置晕成暖褐色;2018年实习时的邮件往来里,导师用红笔圈出“这个对称结构很有灵气”;还有去年她跪在儿童病房地上画的胎教涂鸦,歪歪扭扭的小脚丫旁,写着“要像妈妈的设计一样,堂堂正正长大”。

“这些我存了七年。”她的声音很轻,却像钉子般钉进每个人的耳膜,“不是为了报复,是为了有一天能说——看,真正的原创,从来不怕见光。”

霍明砚的指节在桌下轻轻碰了碰她的手背。

这个只有两人能察觉的小动作,让苏挽想起昨夜他替她盖被子时,也是这样轻轻碰了碰她的指尖。

那时他以为她睡着了,低声说:“我知道你攒着这些宝贝,就像知道你攒着攒着,就攒出了整个宇宙。”

会议结束时,落地窗外的巴黎己经沉入墨色。

苏挽收拾平板时,瞥见霍明砚的日程本摊在桌上。

“保护苏挽”几个字被他用红笔划了双道,旁边新添的备注是“对话展需苏挽亲自选十位中国设计师”。

她的指尖在那行字上顿了顿,小腹突然传来轻轻的踢动——小家伙像是也感受到了什么,正用最柔软的方式给她加油。

“在看什么?”霍明砚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他的西装搭在臂弯,领带松了两颗,喉结在灯光下滚动了一下,“明天要发的视频,脚本我让人再检查过。”

苏挽转身,撞进他带着雪松香气的怀抱。

他的下巴抵着她的发顶,温热的呼吸扫过耳尖:“你说要连接,我就给你搭最宽的桥;你说要火种,我就给你造最亮的灯。”

次日清晨的阳光漫进酒店套房时,苏挽正对着手机镜头调整角度。

身后的飘窗上,霍明砚煮的红枣羹飘着甜香,他特意让人送来的中国结在风里晃着红穗子。

她深吸一口气,点开录制键:

“十二岁那年,我在便利店打工。收银台底下有个破纸箱,我总在打烊后钻进去画设计稿。”她举起那张泛黄的收银纸,“这是我画的第一版对戒,当时想,等我有钱了,要给弟弟买最漂亮的礼物,要让所有被偷走的设计都回家。”

屏幕外,霍明砚靠在门框上。

晨光穿过他的睫毛,在眼下投出一片温柔的阴影。

他看着视频里苏挽发亮的眼睛,突然想起昨夜她翻云盘时说的话:“其实我早不恨那些偷设计的人了,我只是怕……怕后来的小孩也像我一样,明明捧着火种,却要躲在纸箱里。”

评论区的提示音突然炸响。

苏挽低头,霍老夫人的留言排在最前:“挽挽宝贝,奶奶让人给你煮了酒酿圆子,等你回家吃。”弟弟的消息紧随其后:“姐,我把你所有设计稿都背下来了,谁要再说你抄,我就给他们念!”更下面,是数不清的“原来原创背后是这样的故事”“霍氏这次我站定了”。

霍明砚走到她身后,手搭在她肩上。

指腹轻轻着她后颈的碎发,他望着屏幕上滚动的留言,声音轻得像怕惊碎什么:“这一次,我不只是要赢。”他顿了顿,喉结滚动着吐出后半句,“我要让他们知道,霍家的女人,不容轻辱。”

苏挽抬头看他。

窗外的阳光落进他眼底,把那些蛰伏的暗潮都染成了金色。

她摸着小腹里又动了动的小生命,突然想起对话展计划里那个被霍明砚用红笔圈出的部分——“十位中国年轻设计师”。

或许,是时候去看看了。

她想。

去看看那些藏在纸箱里的火种,去把它们捧到阳光下。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bbafd-11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