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云琅站在少年宫的操场上,看着满眼的船模,忽然有种回到岭南造船厂的错觉。
“这是全市中小学生航模比赛,”楚明昭递给她一顶遮阳帽,“你看那个蓝色的船模,是按‘望远号’复原的,小航做的。”
穿红色运动服的小航正蹲在水池边调试船模,看见她们立刻跑过来:“谢老师!楚老师!我的‘新望远号’装了电机,肯定能赢!”
谢云琅看着船模上精致的风帆,忍不住伸手摸了摸:“比我当年的手工好。”
“那是!”小航骄傲地说,“我用了3D打印的零件,还查了好多资料呢。”
比赛开始后,水池里顿时千帆竞发。小航的“新望远号”果然速度最快,引得围观的家长阵阵欢呼。谢云琅看着船模在水面上穿梭,忽然想起“乘风号”第一次试航时的情景,也是这样万众瞩目。
“你看那边,”楚明昭指着角落里的一个女孩,“她做的是‘澄海号’,船帆上画着你当年设计的云纹。”
女孩的船模虽然速度慢,但做工格外精细,船舷上还刻着“海不扬波”西个字。谢云琅走过去,看见女孩正紧张地调整方向,手心都出汗了。
“别慌,”谢云琅蹲下身,“当年我们的船遇到风浪,就把帆降下一半,稳住重心。”
女孩眼睛一亮,立刻调整船模的风帆。果然,船模不再摇晃,稳稳地驶向终点。
颁奖时,小航的“新望远号”得了速度奖,女孩的“澄海号”得了创意奖。两个孩子捧着奖状跑过来,非要和谢云琅、楚明昭合影。
“谢老师,您再给我们讲讲‘望远号’的故事吧。”小航说。
树荫下,谢云琅讲起当年如何用磁石做罗盘,如何用桐油防水,如何和波斯商人讨价还价。孩子们围坐在她身边,听得津津有味,连路过的老师都停下了脚步。
“那您遇到过海盗吗?”有孩子问。
“遇到过,”谢云琅笑着说,“不过我们有秘密武器——陈默做的烟雾弹,一扔出去,海盗就看不清了。”
楚明昭在一旁补充:“现在的商船也有‘秘密武器’,比如雷达、GPS,还有国际护航舰队,比烟雾弹厉害多了。”
中午在少年宫食堂吃饭时,小航的妈妈特意过来道谢:“小航以前总不爱看书,自从听了谢老师的故事,天天泡在图书馆查航海资料,连作文都进步了。”
谢云琅看着小航埋头吃饭的样子,想起当年丝路学院里那些求知的学子。他们的眼睛里,有着同样的光芒。
下午,楚明昭带着谢云琅去参观少年宫的航海教室。里面陈列着各种船模,从独木舟到现代航母,应有尽有。墙上挂着张巨大的世界地图,上面用彩线标注着不同时代的海上丝绸之路。
“这是孩子们画的,”楚明昭指着地图,“红色是古代航线,蓝色是现代航线,你看,它们很多地方都重合了。”
谢云琅的指尖划过从广州到罗马的航线,红色的线和蓝色的线紧紧相依,像两条缠绕的丝带。
“楚明昭,”她忽然说,“我们当年走的路,他们都记得。”
楚明昭握住她的手,两人的指尖同时落在“罗马”的位置。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地图上,把她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两个终于交汇的航标。
离开时,孩子们正在放飞船型风筝。五颜六色的风筝在天空中飞翔,上面写着“和平”“友谊”“探索”。谢云琅看着那些风筝,忽然想起当年画在“望远号”帆上的愿望——“通有无,共繁荣”。
“你看,”楚明昭指着最高的那只风筝,上面画着半块铜镜,“那是小航和那个女孩一起画的。”
风筝越飞越高,像要飞向太阳。谢云琅忽然觉得,那些未完成的愿望,那些未说尽的话,都随着风筝飞向了远方,落在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里。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aifdb-4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