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各国算盘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4章 各国算盘

 

魏国宫廷政变掀起巨浪的同时,天下诸侯都被震动。

齐国王宫,接到齐军战败消息的孙膑和齐威王田齐,两人在花园中相对而坐。

“公子璟那么有手段,连军师的部署识破,现如今我齐军损兵折将十三万,国力一度空虚,霸业难以成就。”

齐威王雄才大略,不是有魏璟这个变数,天下和齐国较量的,只有秦国。

“请大王恕罪,是孙膑轻看了公子璟,低估了天下英雄,导致齐军惨败。”

齐威王宽慰道:“此战不是军师之过,军师坐镇后方,不明前线实情,魏璟狡诈多端,战败也在情理之中。”

孙膑摇头:“我想出半渡而击的计谋,来对付公子璟,本想着速战速决,没有防备魏军虚虚实实。即使这一场大战,我在阵前,但魏军不露破绽,我也有可能中计,还是孙膑轻视了。”

“当初楚庄王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现如今有魏璟在,寡人争霸天下恐怕是空中楼阁。”齐威王语气中带着感慨。

孙膑微笑道:“大王难道因为一战失利,消磨了志气?”

齐威王正色道:“寡人整顿吏治,使得齐国大治。寡人心志坚定,哪里是一场战败便能动摇?只是这魏璟,像是悬挂在寡人头顶的利剑,一日不除,寡人一日难安。”

孙膑听完,朗声而笑。

齐威王问道:“孙军师是觉得寡人所言有误?”

“非也,大王所言极是,公子璟确是我齐国心腹之患。”孙膑话锋一转,“但大王想过没有,魏国是在公子璟出现之前强盛的,还是因为他之后才强盛的?”

齐威王凝眉思后,豁然开朗:“军师之意,是说公子璟擅用兵,疏于治国理政,缺乏长远谋划?连年征战,必致魏国府库空虚,人口锐减。纵有公子璟这般帅才,魏国终将衰微。待那时,才是我齐国崛起的机会?”

孙膑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齐威王又道:“如今魏国大胜,我齐国是否应该派遣使臣道贺?”

“自然要去。”孙膑目光投向远方,缓道,“眼下齐国军力暂时不是魏国之敌,正好示弱。等我齐国新军练成,魏国因为骄横而招致天下诸侯不满,加上府库再度空虚,魏人人口锐减,就是我齐国给予致命。”

“军师高见,寡人明白了,遣使去道贺。”齐威王言罢,吩咐内侍照料孙膑,然后离去。

在赵国,赵成侯惶恐不安。

现在的赵国还不是后世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部有中山国威胁,比起中原各国的国力差一大截。

赵国依附齐国对抗魏国,实在是因为魏国霸道,严重威胁其疆土安全。

齐国战败,魏国兴兵伐赵,赵国有亡国的危险

赵成侯越想越怕,也派出使臣去魏国求和。

韩国知道魏国大败齐军的消息,大为震惊。

韩国新君即位不久,朝政来不及稳固,之前在新郑与魏国交战,元气大伤,沦落为战国七雄当中最弱的国家。

韩国国君对魏国非常忌惮,先前齐国邀请合攻魏国时,他犹豫再三还是没有答应。

听说魏军大败十三万齐军,韩君一阵后怕,庆幸当初的英明,没有搭上齐国。

庆幸是庆幸,该给魏国贺礼不能缺,老老实实做国。

燕国在北方边陲,和魏国没有首接的冲突,倒是和齐国冲突不断,燕君不希望中原有一个国家发动灭国之战的,一旦该国有这个能力的,即便燕国远离中原,也会收到威胁的。

好在魏国的实力还在范围内,齐军又被魏军击溃,给燕国减轻压力。

如果能和魏国结盟,一起对付齐国,自然更好的。

南方的楚国,地盘辽阔,一首对中原虎视眈眈。

不过楚国最近主要在往南边扩张,灭了不少小国。

楚王对魏国的崛起不怎么担心,魏国连年打仗,越打越穷。

魏国跟秦国、齐国死磕,反而把秦、齐的力量都牵制住了,防御楚国边境的力量大大减弱。

这对楚国来说,天赐良机。

听说齐国又败在魏国手里,魏国终于从东边抽身了,楚王更是喜上眉梢。

他一边派出使臣去魏国道贺,一边私下交代使者另一个重要任务。

想办法跟魏国结盟,一起揍秦国!

各国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时,秦国咸阳也没闲着。

秦孝公把刚从前线回来的卫鞅找来,忧心忡忡道:“大良造,之前我们能赢魏国,那是因为魏国带兵的是太子申和公子卬两个草包。现在那个厉害的公子璟回到大梁了,他带兵来打我们秦国,那可怎么办?”

卫鞅沉思片刻,分析道:“君上不必太过忧虑。这次太子申和公子卬大败,公子璟立下大功,他们之间的矛盾肯定更深了,魏国内部必有一场大乱斗。太子申和公子卬肯定斗不过公子璟,但魏国经过这场内耗,短时间内肯定没力气对外用兵,这正是我们秦国休养生息的好机会。”

他顿了顿,继续道:“况且,我们现在占了离石要塞和函谷关,有这两处天险在,魏军没那么容易打进来。我们秦国变法之后,国力一天比一天强,恢复起来比连年征战的魏国快得多。凭着我们秦国的山川地利和将士的勇猛,就算魏璟真来了,我们也有一战之力!”

听了卫鞅的分析,秦孝公心里稍微踏实了点。

毕竟魏璟能打败孙膑的名头太响了,他真怕秦国扛不住。

卫鞅的信心给了他主心骨。

“不过,”卫鞅话锋一转,面露忧色,“我担心楚国那边会不安分,可能会趁机联合魏国,一起出兵攻打我们秦国。”

秦孝公的心又提了起来:“魏楚要是联手攻秦,我们的压力就太大了!这可如何是好?”

卫鞅想了想,露出胸有成竹的笑容:“君上放心,我有办法让楚王打消这个念头。不过,我们也不能放松对楚国的防备。防好了楚国,我的计策才能顺利实施。”

秦孝公正想问卫鞅有什么妙计,感到一阵头晕目眩。

他知道是自己连日操劳,老毛病又犯了,得赶紧说完去休息,不想让卫鞅担心。

“这次魏国大胜,我们是不是也该派个使者去道贺一下?”

卫鞅点头道:“确实应该,虽然秦魏之间仇怨很深,但现在也不能让魏国对我们恨意更深。派使者去道贺,至少能缓和一下两国关系。如今离石要塞和函谷关都在我们手里,失地算是收回来了。

是时候暂时缓和与魏国的关系,为我们变法争取时间。等我们秦国民力国力都超过魏国,再与它决一死战也不迟。眼下,还得靠齐国、赵国在前面顶着,分担魏国的压力。”

秦孝公点头赞同:“道贺的事,就麻烦大良造安排了。景监对魏国很熟,派他去比较合适。”

“君上和我想到一块去了。”卫鞅应道。

秦孝公疲惫地挥挥手:“我有些乏了,想歇会儿,大良造你先去忙吧。”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aebaa-3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