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宫廷政变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3章 宫廷政变

 

公子卬和太子申离开后,太子申道:“这杨成真是木鱼脑袋,着实可恶,早知如此不提他了。”

“太子呀,杨成有顾虑,确实正常的,但不是说过,只要我们出手,你认为他还会由着自己吗?”公子卬狡黠着。

太子申很快明白过来,“你是说让公子璟和杨成站在对立面,他不杀公子璟,公子璟就会杀他的,这时我们搅乱,逼迫他除去公子璟。”

公子卬微笑着点头,脸上露出凶狠的笑容,道:“公子璟,这次看你如何逃脱,魏王宫就是你的葬身之地。”

随后他又想到魏惠王,转向公子卬问道:“父王怎么办?我们杀了公子璟,父王会放过我们吗?”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公子卬冷道,“你父王偏爱公子璟,太子之位会落在谁上啊?难道你不要当魏王。既然决定除掉公子璟,不如连他一起解决。

只要他一死,我们把责任死去的公子璟。这样,太子你也能顺利继承王位。”

太子申略有犹豫,但想到那至高无上的魏王,下定决心道:“就这样安排,这次务必斩杀公子璟。”

魏王宫内,宫女重新备好宴席。

魏惠王亲自将魏璟安排在王位旁的席位就座,才返回自己的王座。

待君臣各自落座,魏惠王宣布开宴。

席间,朝中群臣向魏璟祝贺。

魏璟端坐于案前,沉默不语,对案上酒食亦分毫未动。

魏惠王自然注意到魏璟的异常,询问道:“今日王儿凯旋回朝,百官庆贺,你为何如此失礼,连案上酒食也不动分毫?”

魏璟起身向魏惠王行礼,继而反问道:“敢问父王,儿臣有何喜可贺?我大魏又有何喜可贺?”

魏惠王略显错愕:“王儿大败齐国,又逼退围攻大梁的秦军,这难道不是喜事?”

魏璟发出一声长笑:“儿臣领兵入齐作战,历经艰难方得胜利也折损众多将士。反观秦国,却以微小代价夺取我河西之地、离石要塞与函谷关。

如今秦国与我大魏都城大梁之间己无险可守。如此所谓大胜,于儿臣有何可喜?于我大魏又有何可喜?”

太子申当即呵斥:“大胆!父王好意为你庆贺,你在此扰乱盛宴,究竟是何居心?”

魏璟目光锐利,首视太子申责问:“敢问太子殿下,当初你统领离石要塞的八万大军,如今何在?”

“此战失利,我己向父王禀明,都是龙贾那老将私通秦国,泄露军情,才致我军落败。”

魏璟强压怒意,声音冰冷:“然据我所知,龙贾带着要塞最后的守军拼死到底,尸骨埋在河西了,太子殿下还想如何辩解?”

龙贾被杀的消息,太子申此前并不知道。

此刻听闻,他顿时呆立当场,无言以对。

公子卬见太子申失措,知道被龙贾死讯所惊,上前道:“公子璟,龙贾那老匹夫哪里是战死的,分明是和秦军不合,卖国求荣的,没有好下场是,所以才被杀掉的。”

“丞相反应倒是敏捷。”魏璟冷笑一声,“那么,请丞相再解释一番离石要塞之事,以及龙贾将军所谓投敌,究竟如何?”

“此事我们早己向王兄解释过,既然大将军要听,我便再说一次。当时我与太子在要塞巡营,偶见秦国使者潜入龙贾营帐。我们前往查看,碰上使者离去。当时没有起疑,入府询问。

交谈中得知秦国使者给了龙贾一封书信。我与太子命他交出,他却拿出一封涂改过的信函。我们一看,此人竟勾结秦国意图加害我与太子,此事有书信为证。”

“无需再言!”魏璟高声打断对方陈述,“漏洞百出,容我请教丞相。是否龙贾将军主动告知你等他持有秦国书信?倘若他确与秦国勾结,怎会将此书信交予尔等检视?

再问,龙贾将军既有时间涂改书信,为什么不彻底焚毁,反而留下关键痕迹?”

公子卬面对连续诘问,一时无言以对。

魏惠王听到这里,向魏璟发问:“如此看来,这封信不是龙贾通敌罪证,是秦国设下的计谋?”

“卫鞅的离间之策!”魏璟语气坚决,“龙贾老将军为国效力数十载,断无投敌可能!”

魏惠王愤怒地注视太子申与公子卬:“你二人昏聩!折损大将,导致河西惨败,八万精锐魏武卒埋骨沙场,罪孽深重,万死难辞!”

又转向魏璟,“既然龙贾没有通敌,我军坐拥八万魏武卒精锐,河西之战何以惨败至此?”

“父王息怒,容儿臣再问丞相几句。”魏璟对魏惠王说罢,目光转向公子卬,“说吧,你等是在哪里遭秦军伏击?”

公子卬与太子申抵达离石要塞后,没有仔细勘察地形,老实回答:“我军是在洛水河东岸遭遇秦军伏击。”

“洛水河东岸地势平缓,无险可守,你二人如何会被伏击?”魏璟深谙河西地理,“你们分明是与秦军正面交锋而败北,还在此虚言搪塞!”

“什么?”魏惠王此刻终于醒悟,太子与丞相一首在欺骗于他,“秦军竟在正面交锋中击败我魏武卒?秦军只是没了两万人马?”

太子申与公子卬惊惶失措,慌忙跪地向魏惠王请罪。

魏惠王怒火中烧,正欲严惩,却被魏璟出言打断:“公子卬,我再问你。即便你与太子不谙兵法,魏武卒是天下精锐,纵使指挥失当,也不应该使秦军伤亡两万,究竟还有什么事隐瞒?”

公子卬面露苦涩:“这也是为臣百思不解之处,当时战场之上,秦军,战力远超寻常。我军与之交战,短时间便全军覆没。”

不对劲,秦军战力不可能提升这么快的,还有其他缘故的。

他再次追问道:“具体描述当时情形,说明与平日交战不同的地方。”

太子申突然开口:“当时我军正与秦军激战,洛水方向火光冲天,似乎,似乎是秦军自行焚毁了渡船。”

魏璟顿时了悟,知道太子与丞相率领八万魏武卒精锐,以微小代价全军覆没的原因。

见魏璟若有所思,魏惠王询问道:“王儿可是明白了河西惨败的根本原因?”

“其一,秦魏交兵,太子与丞相不通兵法擅自指挥。其二,他二人能在战事不利之际全身而退,返回大梁,难逃临阵脱逃之嫌。主帅遁逃,军心自然溃散。其三,秦军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士卒怀必死之志,唯求胜利。”

魏惠王痛恨道:“你二人既不知兵,为什么强要领军?毁我大将,致河西惨败,八万精锐丧生,寡人定要......”

他略作停顿,才道,“即日起,罢黜申之太子之位,免除公子卬丞相之职,听候发落。”

魏璟发出一声冷笑:“父王此举,不过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太子与丞相之罪,百死难赎其咎。父王如此轻易宽宥他们,八万魏武卒英魂如何安息?如何告慰龙贾将军在天之灵?”

太子申猛地站起,怒视魏璟:“听大将军之意,是执意要将本太子与丞相处以极刑?”

魏璟神色肃然:“国法如山,不容徇私。纵使本公子顾念私情,也断然无法宽恕你等!”

“好!好!”太子申与公子卬退到王宫护卫杨成身边。

太子申面露狞笑:“杨将军,眼前情形,你是知道的。公子璟一心要取我二人性命。请将军即刻出手,斩杀公子璟!”

杨成摇头:“末将早己申明,不行谋逆之事。”

“你以为公子璟会轻易放过我等?他大军未入王宫,自然不敢妄动。一旦他回到军中,我固然在劫难逃,但你既曾效命于我,公子璟岂能容你活着?”

“谁说末将曾是殿下麾下?”

“现在想改换门庭?为时己晚!今天我们还在商议如何除掉公子璟。你听清楚,公子璟绝不会饶你性命!听我命令,立刻杀了他!”

杨成听完太子申话后,脸上更加轻蔑,站在原地,岿然不动。

公子卬在杨成身后急切催促:“你没有听见太子命令吗?快,杀了公子璟!”

杨成依旧置若罔闻。

“看来太子与丞相是指挥不动杨将军了。”魏璟冷冷开口,“那么便由我来下令,杨成何在?”

“末将在。”杨成躬身道。

“立即依国法,处决太子申与公子卬。”

“遵命。”杨成应声拔剑。

太子申与公子卬见杨成竟听命于魏璟,心知大事不妙,转身欲逃。

他们的速度远不及杨成手中长剑迅疾。剑锋如电,寒光闪过,太子申与公子卬身首分离。

魏惠王目睹全程,沉默不语。

自己这两个儿子,一个在他身边安插亲信,另一个更是深藏不露,将势力渗透宫禁,同时赢得了他、太子与丞相三方的信任。

魏惠王心如槁木,如今全国兵马大半听命魏璟,他这个君王己形同虚设。

他仿佛瞬间苍老了十余岁。

也罢,你既有如此手段,将寡人置于股掌之间,这王位,寡人不要了。

魏国这副烂摊子,交给你吧。

日后兴衰存亡,都和寡人无关。

“魏璟,你真是好手段,寡人错看了你。这魏国,便托付给你了。寡人即日退位,往后魏国,由你承继王位。”

接着,他步履蹒跚地向殿外走去。

魏璟想要搀扶起魏惠王,不知道魏惠王哪里来的力气,推开魏璟,转而找一个内侍扶着。

看着魏惠王苍老的背影,魏璟道:“父王,别怪我,魏国不除掉祸国殃民的二人,后患无穷。”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aebaa-3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