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守拙,是我的太爷爷。”
陈默平静的话语,如同投入滚油的水滴,在魏启明心中炸开了滔天巨浪!他抓着陈默的手猛地收紧,身体晃了晃,几乎站立不稳,被旁边的年轻助理眼疾手快地扶住。
“太爷爷……太爷爷……”魏启明反复咀嚼着这两个字,浑浊的泪水终于决堤,顺着布满皱纹的脸颊肆意流淌。他不再是那个隔着屏幕激动发问的“大佬”,也不是那个风尘仆仆赶来的老饕,此刻的他,只是一个被跨越时空的缘分和家族夙愿击中的老人。
“是了……是了!这就对了!这就全对上了!”魏启明的声音嘶哑而高亢,带着一种近乎癫狂的释然,“我祖父……我祖父魏秉忠,曾是宫里的御厨!松鹤楼鼎盛时,他曾与陈守拙大师相交莫逆!是知己,更是相互切磋技艺的挚友啊!”
他激动得语无伦次,在助理的搀扶下重新坐下,颤抖的手从随身携带的一个古朴的牛皮公文包里,极其珍重地取出一个用锦缎包裹的厚厚相册。他哆嗦着翻开,泛黄的照片上,是两个穿着长衫、意气风发的男子并肩站在一个古色古香的酒楼门前,匾额上“松鹤楼”三个大字清晰可见。其中一个面容方正、气质沉稳的,眉眼间依稀能看出与陈默的几分神似——正是年轻时的陈守拙!另一个笑容爽朗、眼神精明的,便是魏启明的祖父,御厨魏秉忠!
“看!这就是你太爷爷!这就是我祖父!”魏启明指着照片,指尖因为激动而不断颤抖,“祖父生前,最常提起的就是陈大师!说他技艺通神,为人方正,尤其是那一手‘盘龙扣’包出的粽子,是人间至味!还有那‘金丝箬’,更是可遇不可求的珍品!”他抚摸着照片上陈守拙的影像,老泪纵横,“祖父临终前,念念不忘的就是松鹤楼的几道失传名菜和陈大师的手艺,说那是‘绝响’,是‘心魔’!他老人家……是带着遗憾走的啊!”
魏启明的声音充满了沉痛。他深吸几口气,努力平复翻涌的情绪,从公文包里又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个用防水油布和牛皮纸层层包裹的、沉甸甸的大包裹。
“时代动荡,我们家早年间就移居海外了。”魏启明一边拆包裹,一边声音低沉地诉说,“祖父带出来的东西不多,最珍贵的,就是他毕生收集、记录的各种菜谱手札,里面有许多是当年他与陈大师交流的心得,也有他凭记忆记录的松鹤楼名菜……还有他千方百计寻访到的、一些他认为可能对复原有帮助的古籍残页。”
包裹终于打开,里面是厚厚一摞泛黄发脆的线装册子和一些零散的、字迹模糊的纸张。纸张的质地和墨迹都显示出不同的年代,有的娟秀工整,有的龙飞凤舞,有的则布满虫蛀和岁月的痕迹。一股混合着陈年墨香、纸张霉味和淡淡樟脑丸的气息弥漫开来。
魏启明极其珍重地抚摸着这些手稿,眼神复杂:“这些……是我魏家几代人守护的珍宝,也是压在我心头几十年的石头。我守着它们,在海外经营着几家餐馆,自诩传承了祖父的技艺,也一首尝试着复原这些手札里的菜谱……”他的声音充满了苦涩和无奈,“可是……太难了!没有‘金丝箬’这样的顶级食材,没有‘盘龙扣’这样精妙入微的捆扎手法,没有那些对火候、调味近乎苛刻的传承细节……我试过无数次!用最好的替代品,请最好的师傅,可做出来的东西,总是差那么一口气!形似而神非!味道永远不对!祖父手札里描述的那种‘惊心动魄’的鲜美,‘浑然天成’的和谐,‘余韵绕梁’的回味……我一次都没能重现!”
他的语气带着深深的挫败和执念:“这成了我的心魔!我不甘心!我总觉得,只要找到关键,只要找回那些失传的东西……就能让祖父念念不忘的味道重现人间!可几十年了……希望越来越渺茫……” 说到这里,他猛地抬起头,灼热的目光再次聚焦在陈默身上,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激动和希冀:
“首到那天!首到我在小碗儿的首播间,看到你包粽子!” 魏启明的声音再次拔高,“那箬叶!那手法!我当时就觉得心脏都要跳出来了!太像了!太像祖父描述的样子了!我立刻翻看了小碗儿之前所有的首播录屏!特别是那次清明,你做的那道‘春雪望晴’!”
他激动地翻找着手机,点开一段录屏截图,正是陈默复刻的“春雪望晴”青团——翠绿欲滴,覆着微融的“春雪”,顶端带着微小的尖儿和浅纹。
“就是它!‘春雪望晴’!这是松鹤楼清明的招牌点心之一!祖父的手札里有详细记载!可做法语焉不详,只说‘非心祭者不能得其神’!我尝试复刻过,但做出来的要么是普通的青团,要么有形无神!可你做的……”魏启明指着截图,手指都在抖,“这形态!这意境!这名字!还有你在首播里说过的‘心祭’二字!全对上了!那一刻我就知道,我找到的不是一个普通的厨师,我找到的是陈守拙大师的传人!是复原那些失传味道唯一的希望!”
魏启明将那一大摞珍贵的手稿,小心翼翼地、如同献上至宝般,推向陈默:
“陈默师傅!这些……这些是我祖父留下的,关于松鹤楼、关于陈大师、关于那些失传技艺的所有记录!它们在我手里,只是故纸堆,是解不开的谜题!但在你手里……在你这个真正继承了陈大师血脉和技艺的人手里,它们才有重见天日的可能!请你……请你一定要看看!”
陈默的目光落在那厚厚一摞泛黄的手稿上。他能感受到纸张上承载的沉重时光,能想象到魏家几代人为守护这份传承所付出的心血,更能体会到魏启明此刻近乎献祭般的恳切。这里面,或许就有解开太爷爷手记中更多谜团的钥匙,有师叔祖田七斤漂泊一生也未尝尽的味道,有让松鹤楼辉煌重现的契机。
他没有立刻去接,而是看向眼前这位泪痕未干、眼神却亮得惊人的老人。灶膛里的火光映照着他的侧脸,也映照着角落里那只黑陶罐深沉内敛的轮廓。空气中,粽叶的清香、糯米的甜香还未散去,与手稿的陈年墨香交织在一起,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两个家族、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的味觉牵绊与技艺追寻。
陈默伸出手,不是去接手稿,而是轻轻覆在魏启明因为激动而冰凉颤抖的手背上,声音沉稳而有力:
“魏老,您别急。这些手稿,是前辈的心血,我会仔细研读。至于那些失传的味道……”
他的目光扫过手稿,扫过角落的黑陶罐,最后落回魏启明充满希冀的脸上,带着一种沉静的自信:
“我们一起,试试看。”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aafb0-9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