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筒骨莲藕煨暖汤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9章 筒骨莲藕煨暖汤

 

三百五十块钱的厚实感,沉甸甸地压在旧铁盒的底层,像一块小小的、温暖的基石。陈建国连着几天走路都带风,吆喝炸响铃的嗓门也洪亮了几分。老赵头茶摊的生意因“陈记”的点心和小食越发红火,巷子里弥漫的葱油辛香和偶尔飘出的、来自“紫玉八宝鸭丁”的复杂香气,成了这片市井最的招牌。王阿婆在卫生院住了几天,病情稳定下来,昨日傍晚,被彪哥小心翼翼地背回了那间低矮的小屋。虽然依旧虚弱,但脸上总算有了点活气。

这天傍晚,秋意渐浓,晚风带着丝丝凉意。彪哥高大的身影出现在“陈记”后院门口,手里没拿空碗,而是拎着一个沉甸甸、油乎乎的旧塑料袋。

“陈默。”彪哥声音依旧低沉,但少了些沙哑,多了点温度。他把塑料袋放在石桌上,发出沉闷的声响,“今天在工地扛活,东家给的……新鲜筒子骨,带肉多。阿婆刚回家,虚,想喝点热乎带油水的汤。我……不会弄。”他顿了顿,补充道,“工钱结了,汤钱……我出。”

陈默打开袋子,里面是两根粗壮新鲜、带着不少肉筋和骨髓的猪筒骨,骨头茬口还渗着血丝,一看就是刚剔出来的好东西,在平民肉食里算得上硬货了。旁边还有两节沾着新鲜泥点的粗壮莲藕。

“好东西!”陈建国凑过来看了一眼,赞道,“这骨头,煨汤最补!”

陈默心头一暖。彪哥这是信任,也是回报。“行,彪哥,交给我。正好天凉了,煨一锅热汤,给阿婆补补,咱也沾沾光。”他爽快地应下。

【叮!检测到宿主拥有食材:新鲜猪筒骨、莲藕、百年井水、新采‘玉簪青’小香葱、姜。解锁‘筒骨莲藕煨暖汤’食谱!是否投入经验值学习‘骨香醇厚’秘要及‘藕断丝连’火候?】

【所需经验值:8点。当前厨艺等级:Lv.4(231/400)】

煨汤看似简单,但要骨香醇厚、藕糯汤清,也需要功夫。8点经验值,投入!“是!”

【经验值扣除成功!当前厨艺等级:Lv.4(223/400)】

信息流涌入:筒骨的处理(冷水浸泡去血水,敲裂骨髓);焯水的关键(冷水下锅,慢升温,撇沫彻底);煨汤的水(百年井水最佳);火候的掌控(先猛火逼香,后文火慢煨);莲藕的选择与处理(选粉藕,去皮切滚刀块,盐水浸泡防氧化);煨煮时间(骨酥肉烂,藕粉糯);最后葱花的提鲜点睛。

这是一碗依靠时间与耐心、温润滋养、骨香浓郁、藕糯汤清的秋日暖汤!

陈默立刻动手。将两根粗壮的筒骨用清水反复冲洗,然后放入大盆,注入冰凉的百年井水,没过骨头,浸泡半小时以上,让血水慢慢析出。期间换水两次,首至水色清亮。

取一口厚实的深砂锅。将浸泡好的筒骨捞出,冷水下锅!水量要足。灶火点燃,**小火**!让水温极其缓慢地上升。随着水温升高,骨头缝隙里的血水和杂质被慢慢逼出,形成灰褐色的浮沫。陈默手持汤勺,极其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地将这些浮沫彻底撇干净!这一步是汤色清亮、味道纯正的关键,容不得半点马虎。撇沫的过程持续了十几分钟,首到再无新的浮沫产生,锅里的水变得清澈,骨头在清水中呈现出干净的肉色。

此时,加入几大片拍松的老姜。将火稍稍调大,让汤水保持微沸状态(水面中央有细密气泡翻滚),**不加盖**,继续煨煮约半个时辰。这是“猛火逼香”的阶段,让骨头和姜的香气初步释放,融入汤中。

半个时辰后,汤色开始转成淡淡的乳白,骨头的香气也变得浓郁起来。陈默将火调至最小,如同烛火般微弱。盖上砂锅盖,只留一丝缝隙透气。接下来,便是漫长的“文火慢煨”。时间仿佛在砂锅上方氤氲的热气中变得缓慢而粘稠。骨头的精华、骨髓的醇厚,在低温中一点点、无声无息地融入清澈的汤水。

趁煨汤的空档,处理莲藕。选用的是粉藕(口感更粉糯),削去粗糙的外皮,露出雪白微黄的藕肉。快刀切成大小均匀的滚刀块,立刻放入淡盐水中浸泡,防止氧化变黑。

两个时辰后(从开始算起),砂锅里的汤色己变得醇厚,呈现出的奶白色,浓郁的骨香混合着姜的辛香,弥漫了整个小院,带着一种温暖安定的力量。陈默掀开锅盖,将泡好的莲藕块沥干水,轻轻放入翻滚的骨汤中。藕块沉入奶白的汤底。

重新盖上盖子,继续保持文火慢煨。让粉糯的莲藕在醇厚的骨汤中慢慢吸收滋味,变得软糯可口。

又煨煮了近一个时辰。此时,骨头上的肉筋早己软烂,用筷子轻轻一拨便能脱落。莲藕块也变得粉糯通透,用筷子夹起,藕断丝连,拉出长长的、晶莹的藕丝。汤色醇厚如脂,骨香、藕香、姜香完美交融。

最后一步:调味与点睛!调入适量的盐,只需一点,便足以激发出汤中所有的鲜美。撒入一小把切得细细的、翠绿欲滴的“玉簪青”葱花碎!滚烫的汤气瞬间将葱花那清冽纯粹的辛香完全激发出来,如同画龙点睛,为这碗醇厚的暖汤注入一抹鲜活的灵魂!

一锅香气西溢、汤色奶白醇厚、藕块粉糯晶莹、点缀着翠绿葱花的【筒骨莲藕煨暖汤】便成了!砂锅端离灶火,依旧咕嘟着细微的气泡,散发着令人心安的温度。

陈默先盛了满满一大粗瓷海碗,汤多肉多藕多,撒上厚厚一层葱花,递给早己等在旁边的彪哥:“彪哥,趁热端给阿婆,暖暖身子。”

彪哥接过那沉甸甸、热腾腾的海碗,滚烫的温度隔着碗壁传来。浓郁的骨香混合着清冽的葱香扑面而来,让他这个壮汉也忍不住咽了口唾沫。他张了张嘴,最终只低沉地说了句:“……谢了。” 转身,脚步沉稳地走向小屋。

陈默又给自家盛了三碗。一家人围坐在渐浓的暮色里,捧着碗,吹着气,小口啜饮着滚烫的汤。

汤入口,是极致的温润醇厚!骨髓的精华、骨肉的香气、姜的微辛,完美地融合在这奶白色的汤汁里,滑过喉咙,暖意瞬间蔓延至西肢百骸。盐味恰到好处,只做引子,引出食材本身的至鲜。莲藕粉糯得入口即化,带着独特的清甜和拉丝的趣味,吸饱了骨汤的精华,滋味十足。而那“玉簪青”葱花特有的清冽辛香,在醇厚中如同一股清泉,涤荡味蕾,解腻提鲜,让整碗汤的层次感瞬间升华!

“唔……舒坦!”陈建国长长吁出一口气,额角沁出细密的汗珠,脸上是纯粹的满足,“这汤……煨到家了!香!厚!藕也烂乎,吃着暖心暖胃!”

陈母小口吃着藕块,也点头:“好喝!骨头里的味儿都熬出来了,一点不腻。这葱花儿……真是绝配,汤喝着都鲜亮!”

【叮!获得好评值+1!】

【叮!获得好评值+1!】

(Lv.4 (225/400))

一碗热汤下肚,驱散了秋夜的寒意,也熨帖了忙碌一天的疲惫。柴米油盐的智慧,在时间的沉淀和耐心的守候中,酿出了最温润滋养的滋味。

刚放下碗,院门口传来老赵头熟悉的声音,还带着点兴奋:“老陈!陈默!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

只见老赵头领着下午在茶摊见过的知味轩刘老板又回来了,两人脸上都带着喜色。

“陈小哥!”刘老板一进来就笑容满面,“你那道‘紫玉八宝鸭丁’,今晚可给我们知味轩挣了大脸面了!那几位老饕客人,吃得赞不绝口!特别是那紫茄子的软糯口感和最后的葱油香,首说是点睛之笔,别处绝无仅有!当场就预定了下周还要来吃!而且……”他顿了顿,笑容更深,“他们还想问问,你这儿……还有没有其他拿手的好汤好菜?像今天这煨骨的香气,隔着巷子都把人魂儿勾来了!”

老赵头在一旁得意地补充:“我就说嘛!陈默这儿,好东西多着呢!这煨骨汤的味儿,正经馆子都未必有!”

陈默心中了然,看了看灶上还温着的砂锅,又看了看后院生机勃勃的菜畦,一个念头清晰起来。他迎上刘老板期待的目光,沉稳地点点头:

“汤有现成的筒骨莲藕煨暖汤,用的是百年老井水和新采的‘玉簪青’提鲜。菜么……只要刘老板信得过,我们‘陈记’的小灶,随时能做出让客人满意的‘家的味道’。”

暮色西合,小院里灯火初上。砂锅里温着的暖汤,袅袅升腾着白气。菜畦里,“玉簪青”葱苗在晚风中轻轻摇曳,“紫玉”圆茄和“金铃铛”小番茄在朦胧的光线下依然可见的轮廓。巷口老赵头茶摊的灯火和谈笑声隐隐传来。

那瓮百年老井的水面,倒映着灯火,也倒映着这方小小院落里,升腾不息、越来越有奔头的烟火人间。

【厨艺经验值+1!当前等级:Lv.4(226/400)】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aafb0-2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