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茶馆怒斥棒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7章 茶馆怒斥棒子

 

李春花把那幅《火锅图》仔仔细细卷好,用块干净的蓝布包了。

揣在怀里,比揣着两千块钱还踏实。

这钱,捐得值!孩子们那一张张笑脸,比啥都暖人心。

这事儿在县里传开,都说李记火锅店的李春花,不光生意做得红火,心肠也好。

一时间,李记火锅店的门槛,又被踏平了不少。

这天,李春花刚从屠宰场回来。

提溜着半扇还带着温热的猪耳朵,准备回去卤了做下酒菜。

路过县招待所门口,就听见里面茶馆里头,人声鼎沸,比往常热闹。

“听说了没?来了个高丽棒……”

“哦不,韩国来的倒爷,姓金,叫金成浩。”

“派头大得很,住的可是招待所最好的房间!”

“韩国人?跑咱们这穷乡僻壤干啥?”

“说是来考察市场,还说……还说咱们西川的火锅,是他们韩国传过来的!”

“啥玩意儿?!”李春花脚下一顿,眉头拧成了疙瘩。

猪耳朵往旁边石墩子上一放,她几步就跨进了招待所的茶馆。

茶馆里烟雾缭绕,七嘴八舌的。

正中间一桌,坐着个油头粉面的男人。

的确良衬衫领口敞着,手腕上戴着块明晃晃的电子表。

他面前摆着个搪瓷缸子,里面却泡着盖碗茶的茶叶,正端起来呷了一口。

随即嫌弃地皱眉,用蹩脚的普通话抱怨。

“太辣了,这个茶,怎么也放辣椒?给我来点甜面酱,中和一下!”

旁边陪坐的招待所主任,一脸尴尬。

正想解释西川的盖碗茶没放辣椒,那是茶叶本身的劲道。

李春花火气噌地就上来了。

她几步走到那桌前,把石墩子上那半扇猪耳朵,“啪”一声丢在金成浩面前的桌上。

震得搪瓷缸子里的茶水都晃了出来。

“龟儿子!”李春花柳眉倒竖。

“吃着咱们西川的回锅肉,喝着咱们西川的盖碗茶,你还敢放这种屁,说火锅是你们韩国的?”

那金成浩被这突如其来的阵仗吓了一跳。

看着桌上血淋淋的猪耳朵,又看看怒气冲冲的李春花。

半晌才反应过来:“你,你是什么人?岂有此理!太粗鲁了!”

“老娘就是李记火锅店的李春花!”李春花叉着腰。

“我倒要听听,你凭哪门子说火锅是你们韩国的?你们韩国有花椒吗?有郫县豆瓣吗?啊?!”

招待所主任赶紧上来打圆场。

“李老板,李老板,消消气,有话好好说,这位是外宾……”

“外宾就可以胡说八道,认贼作父了?”李春花不依不饶。

金成浩大约也是横惯了,仗着自己“外宾”身份。

梗着脖子:“我们大韩民国有历史记载,火锅最早就是我们发明的,你们西川的,不过是学了我们的皮毛,还加了这么多乱七八糟的辣椒,简首是糟蹋美食!”

这话一出,茶馆里头的本地茶客们也炸了锅。

“嘿,这棒子,脸皮比城墙还厚!”

“跑到西川来说火锅是他们的,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杨华不知何时也挤了进来,他拉了拉李春花的袖子。

低声道:“春花姐,别跟他一般见识,这种人,就是来碰瓷的。”

李春花哪里咽得下这口气。

她对杨华说:“杨华,你上次不是说公社图书馆里有本《川蜀食志》的刻本吗?你赶紧去给我借出来!”

杨华一点头,转身就跑。

金成浩见李春花不说话,以为她怕了,更得意了。

“怎么?没话说了?我们韩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岂是你们……”

话没说完,杨华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

手里捧着一本线装的旧书,书页泛黄,散发着淡淡的墨香和霉味。

他把书递给李春花。

李春花接过书,翻开,从里面飘落一张折叠的纸片。

杨华眼疾手快捡起来,展开一看,是一张1950年的土地改革房契。

红色的印章还很清晰,上面写着户主的名字和分到的田亩房屋。

这张红契,显然是被人当成了书签,夹在了书里。

李春花没管那个,她首接翻到记载饮食的一页。

指着其中一段,对着金成浩,一字一句念道。

“‘麻辣锅,蜀地人家冬日待客、亲朋团聚必备之佳肴,以牛油、郫县豆瓣、汉源花椒、二荆条辣椒等熬制锅底,涮烫毛肚、鸭肠、黄喉……’看清楚没有?这是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

她又把那张红契拿过来,拍在书上:“这上面写的明明白白,‘麻辣锅,川人冬日必备’!你娃认不认得中国字?要不要老娘一个字一个字教你?”

金成浩看着那本古籍,又看看那张带着时代印记的红契,脸上青一阵白一阵。

他哪里见过这种阵仗,一个农村妇女,随手就能拿出古书和地契来跟他理论。

李春花把书往桌上一合:“我们西川人,吃火锅就像你们韩国人顿顿离不开泡菜一样,是刻在骨子里的习惯!你少在这里信口雌黄,给我们西川美食泼脏水!再敢胡说八道,我李春花第一个不答应!”

茶馆里的茶客们纷纷叫好。

“说得好!春花妹子!”

“让他见识见识我们西川人的厉害!”

金成浩被众人说得面红耳赤,他旁边的那个据说是翻译的年轻人,也有些手足无措。

想替金成浩辩解几句,却被李春花的气势压得说不出话来。

“我们西川的火锅,红红火火,代表的是我们西川人的热情和爽快!”李春花指着那半扇猪耳朵,“这猪耳朵,回去卤了,切片凉拌,也是一道好菜!我们西川的好东西多得很,用不着偷你们韩国的什么‘发明’!”

她提起猪耳朵,对杨华道:“走,杨华,回去!别跟这种没见识的人浪费口舌!”

说完,也不管金成浩铁青的脸色,在一片叫好声中,和杨华一起扬长而去。

回到火锅店,李春花把猪耳朵扔进后厨,心里的火还没完全消下去。

杨华安慰道:“春花姐,别气了。这种人,就是跳梁小丑,故意来找茬的。”

李春花点点头:“我晓得。只是没想到,这年头,还有人敢这么明目张胆地抢咱们老祖宗的东西。以前那个刘老板,是偷咱们的招牌,这个韩国人,是想首接刨咱们的根!”

她想起杨华之前说的,李富贵背后那些电器贩子,对她的火锅配方感兴趣。

现在又冒出个韩国人,说火锅是他们的。这两件事,会不会有什么联系?

李春花越想,眉头皱得越紧。这潭水,怕是越来越浑了。

“不行,”李春花猛地站起来。

“这事儿不能就这么算了。他不是说他们有历史记载吗?我倒要看看,他们能拿出什么记载来!”

她看着杨华:“杨华,你文化高,你帮我参谋参谋,这事儿,咱们得跟他好好说道说道,不能让他污了咱们西川火锅的名声!”

杨华镜片后的眼睛亮了亮:“春花姐,你是想……?”

李春花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不是喜欢碰瓷吗?老娘就让他碰个结结实实!”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0fbbh-3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