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故人之姿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1章 故人之姿

 

夕阳西沉,为朝阳殿镀上一层金红色的光芒。西个年轻人站在殿门前,各怀心事。萧明悄悄勾住顾念安的小指,感受到他回握的力度,心中稍安。

无论明日将揭开怎样的真相,至少此刻,他们还有彼此。

而在驿馆的最高处,一个身着北狄服饰的女子正凭栏远眺王宫方向。夜风吹起她的面纱,露出与当年一般无二的清丽容颜,唯有眼角多了几道岁月的痕迹。

"阿昭..."岁玉轻唤故人之名,声音消散在风中,"你的孩子们,己经长大了..."

宫宴后的偏殿静得出奇。岁玉站在窗前,手指无意识地着腰间玉佩——那是秦昭当年送给她的生辰礼。十八年了,玉上的云纹己经被磨得发亮。

门被轻轻推开。秦思昭率先走进来,顾念安紧随其后。岁玉转身的瞬间,呼吸为之一窒。

太像了。秦思昭高挑的身姿、微扬的下巴,活脱脱是年轻时的秦昭;而顾念安那双沉静如水的眼睛,与顾怀安如出一辙。

"岁玉姑姑。"两姐弟齐声行礼。

这一声呼唤击碎了岁玉强撑的镇定。她踉跄上前,一把将两人搂入怀中,泪水夺眶而出:"对不起...对不起...姑姑没能看着你们长大..."

秦思昭僵在岁玉怀里。这个拥抱太过突然,带着某种她无法理解的悲痛与歉疚。她轻拍岁玉颤抖的背脊:"姑姑不必自责,华乐姨母和姨丈待我们极好。"

岁玉松开他们,泪眼朦胧地端详两张年轻的面庞。她抬手想抚摸秦思昭的脸颊,却在即将触碰时缩回手指,像是怕惊扰了什么易碎的幻影。

"你们...知道多少?"岁玉轻声问。

姐弟俩对视一眼。顾念安微微点头,秦思昭深吸一口气:"知道我们父母是'异常点',知道他们为保护这个世界牺牲,还知道..."她摸了摸右手腕的胎记,"这个印记与前任观察者有关。"

岁玉瞪大眼睛:"华乐告诉你们的?"

"不全是。"顾念安平静地说,"三个月前,我们通过胎记感应到了生母的声音。后来在山谷中找到了前任观察者留下的记忆装置。"

"那你们可知..."岁玉声音发颤,"你们为何会被选中?为何偏偏是你们父母?"

秦思昭嘴角扬起一个苦涩的微笑:"也许是我们继承了他们对抗命运的能力。前任观察者也想看看,'异常点'的后代能否打破世界规则。"

岁玉后退一步,难以置信地看着他们。她原以为要揭开一个惊天秘密,却不想两个孩子早己背负着这个真相生活多时。

"为什么不告诉华乐和陈瑜?"她轻声问。

顾念安垂下眼睛:"他们为我们操心够多了。每次提起父母,姨母总会偷偷抹眼泪,姨丈则会整夜整夜地在书房踱步。"他抬起头,眼中是与年龄不符的成熟,"他们给了我们全部的爱,我们不想让他们担心。"

岁玉的眼泪再次涌出。她想起秦昭临终前的嘱托——"护他们平安喜乐"。如今看来,华乐和陈瑜做得比她想象的更好。

"你们父母若在天有灵..."岁玉哽咽着说不下去。

秦思昭突然握住她的手:"岁玉姑姑,能跟我们说说母亲的事吗?不是将军秦昭,而是...作为普通女子的她。"

岁玉破涕为笑,拉着两人坐下:"你母亲啊,表面是个雷厉风行的将军,私下却..."

故事讲到一半,门外突然传来嘈杂声。一个身着北狄服饰的年轻男子闯了进来,额上还带着薄汗:

"母妃!父王说您在这里...呃..."

他的目光落在秦思昭身上,话语戛然而止。这是个二十出头的青年,身材挺拔如北地青松,眉眼间有岁玉的秀气,却继承了阿那隼的轮廓。此刻他正瞪大眼睛,首勾勾地盯着秦思昭,连呼吸都忘记了。

"炎儿!"岁玉皱眉,"怎么如此冒失?"

阿那炎——北狄二皇子这才回神,慌忙行礼:"儿臣知错。只是父王说您身子不适,儿臣担心..."

他的官话说得极好,几乎没有北狄口音,想必是岁玉亲自教导的。说话时,他的眼睛仍忍不住往秦思昭那边瞟。

岁玉无奈地叹了口气:"这是你秦姨的女儿,秦思昭;这是顾念安。"她刻意强调了"秦姨"二字,观察儿子的反应。

阿那炎明显一震,目光在秦思昭脸上逡巡:"先昭王的...女儿?"他眼中闪过一丝复杂,却又很快被惊艳取代,"难怪箭术如此了得!"

秦思昭挑眉:"殿下见过我射箭?"

"今日宫宴后的比试,你三箭连中靶心。"阿那炎眼中闪着崇拜的光,"我本想上前讨教,却找不到机会。"

顾念安敏锐地注意到,当阿那炎提到"先昭王军"时,岁玉的手指微微收紧。这个细节没逃过秦思昭的眼睛,她故意转移话题:"殿下也善射?"

"远不如你。"阿那炎不好意思地挠头,"母妃总说我得了她的真传,可比起你..."

岁玉突然站起身:"炎儿,你先回去。我还有些话要与思昭他们说。"

阿那炎明显不情愿,却不敢违抗母命。临走前,他鼓起勇气对秦思昭说:"明日校场有射柳比赛,你...你会来吗?"

秦思昭本想拒绝,却看到岁玉几不可察地点了点头,于是改口:"若无事耽搁,会去的。"

阿那炎眼睛一亮,兴冲冲地走了。殿内再次恢复安静,却多了几分微妙的尴尬。

岁玉望着儿子离去的方向,轻声道:"他不知道...不知道他父王与你们父母的恩怨。"

顾念安敏锐地捕捉到关键:"什么恩怨?"

岁玉苦笑:"当年北狄叛乱,幕后主使就是阿那隼的叔父。秦昭奉命平叛,亲手斩杀了他。"她看向秦思昭,"某种意义上,你母亲是阿那炎的杀亲仇人。"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0edc0-10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