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时的梆子声漫过山溪时,林小满正盯着老灶台的裂纹发怔。那道昨夜被星辉修补的细纹里,竟生出几粒晶莹的砂,指尖触上去微微发烫,像封存着未燃尽的星火。
"十八年前惊蛰夜,你祖父用这灶熬了三锅粟米粥。"程愈的声音混着晨雾飘进来。他难得束起长发,鸦青衫子沾着竹叶露,腕间新换的檀木珠串刻着更繁复的星纹,"那年北斗南倾,饥民像秋叶般飘满官道。"
林小满攥着舀粥的木勺一颤。她今年刚满十九,祖辈旧事如同灶台上经年的油垢,早被岁月包了浆。雪团跳上窗台,尾巴扫落晒干的橘皮,在熹微晨光里扬起细碎金尘。
"当年摇光星君私改雨簿,令云归镇三年风调雨顺。"程愈将蓍草排成星阵,草茎在裂纹处投下细影,"作为代价,林家需在百年内集齐七种星泪——就是昨夜嵌进灶台的砂。"
话音未落,门外石阶传来窸窣响动。林小满掀开竹帘,见个佝偻老妪正在溪畔采荇菜,藤篮里躺着枚青铜饕餮纹觚——这分明是前朝祭祀用的礼器,边缘还沾着新鲜泥土。
"姑娘行行好。"老妪抬头时,额间朱砂痣红得妖异,"讨碗热粥压惊。"
程愈突然按住林小满手腕。他掌心星纹灼人,惊得雪团炸毛低吼。林小满这才发现老妪投在溪面的倒影竟没有头颅,手中荇菜根须缠着半截指骨。
"用卯时采的薤白。"程愈低声提醒,目光却锁着老妪发间的骨簪。那簪头雕着北斗七孔,第三孔正渗出黑血,"记得加去年重阳收的茱萸粉。"
灶膛火光亮起的刹那,老妪突然发出夜枭般的笑声。林小满揭开粟米瓮时,惊见陶壁内凝结着冰霜——这本该是盛夏存的新粟。程愈迅速掷出三枚木珠,星纹在空中结成光网,将扭曲的倒影逼回人形。
"二十三年前中元节,北山乱葬岗。"老妪的嗓音裂成两半,一半苍老一半稚嫩,"你们林家应承过..."
林小满的铜勺重重敲在锅沿。粟米香混着茱萸辛气冲天而起,竟凝成赤色烟柱。老妪惨叫一声,藤篮里青铜觚嗡嗡震颤,溪水忽然倒流,卷着断枝残叶扑向小院。
"当年祖父允诺的,是给活人炊烟!"林小满将滚粥泼向溪面。米汤触及水纹刹那,突然化作万千星子,照亮水面。
程愈的星纹珠串突然绷断,木珠坠地竟长出根须。老灶台裂纹中的星砂迸射金光,将青铜觚击成碎片。雪团趁机叼走骨簪,利齿咬碎第七个孔洞时,老妪化作青烟遁入竹林。
晨光刺破雾霭时,溪畔只剩那枚饕餮纹觚的残片。林小满蹲身欲拾,却被程愈拦住:"二十三年前,你父亲用这觚盛过百家米。"他指尖星辉扫过铜锈,映出内壁铭文——竟是林家祖训,"炊烟不断,星火不灭"。
"所以百年前的约定..."林小满抚过老灶台滚烫的裂纹,"是要我们替那些回不来的人,续上人间烟火?"
程愈沉默着摊开掌心。昨夜碎裂的天璇木珠竟重生新纹,只是星轨走向与二十八宿截然相反。雪团蹭着林小满裙角,猫尾缠住她手腕,金瞳里映着灶台裂纹中游动的星砂,宛如星河倾入人间灶眼。
竹筛里未晒干的橘皮忽然簌簌作响,山风裹来远处模糊的铃铎声。林小满望着溪面复归清澈的倒影,忽然记起儿时祖父说的:五味居的灶火里,炖着半部人间史。
---
【声明】本故事中星象玄学、民俗传说均为艺术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文中出现的烹饪手法及器物皆不可模仿,故事年代、地理均为架空设定。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0chi0-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