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铜人谜案
第一章:鬼市铜人
垂拱五年春,洛阳鬼市。
三更的梆子刚敲过,狄仁杰便带着元芳潜入西市地下的鬼市。昏暗的甬道两侧,商贩们戴着青铜面具,兜售着见不得光的货物。
"大人,"元芳压低声音,"就是那家。"
狄仁杰的目光落在角落的铜器摊上。摊主是个佝偻老者,面前摆着十二尊巴掌大的铜人,每尊铜人胸口都嵌着块血红的玉石。
"客官要买铜人?"老者声音嘶哑,"这可是汉武帝时的古物,能镇宅辟邪..."
狄仁杰拿起一尊铜人,指尖触到玉石时突然一颤——这哪是什么玉石,分明是块浸透鲜血的人骨!
第二章:铜人泣血
大理寺殓房,夜雨敲窗。
狄仁杰将铜人置于烛光下,铜人眼窝中竟缓缓渗出暗红色的液体!
"不是血,"仵作老周蘸了蘸液体,"是朱砂混着水银。"
狄仁杰不答,只是用银刀撬开铜人底座。里面掉出团发黑的丝絮,展开竟是半张人皮,上面刺着诡异的符文!
"《太平广记》有载,"狄仁杰声音低沉,"汉武帝时,方士李少君曾造'十二铜人',以活人祭炼..."
突然,铜人"咔"地一声裂开,腹腔中滚出几粒黍米大小的金丸。元芳刚要触碰,狄仁杰猛地拦住:"别动!这是'金蚕蛊'!"
第三章:金蚕蛊祸
太医署药库,晨雾弥漫。
老太医颤巍巍地捧着《本草拾遗》:"金蚕蛊,南疆秘术,以活人饲蛊,蛊成则宿主化金..."
狄仁杰翻到记载"铜人蛊"的那页,插图赫然是十二尊铜人围着一口丹炉!更骇人的是,书页空白处有人用蝇头小楷添了行字:"垂拱西年,洛阳西市。"
"查!"狄仁杰合上书册,"三日内,我要知道谁动过这本医书!"
窗外突然传来惨叫。众人冲出去时,只见一个药童倒在地上,胸口插着枚铜钉——钉帽竟是小巧的铜人头颅!
第西章:铜钉索命
太医署后院,血迹斑斑。
狄仁杰蹲在尸体旁,发现死者右手紧握。掰开手指,掌心赫然是用血画的符号——与铜人内人皮上的符文一模一样!
"大人!"元芳从药童怀中搜出张纸条,"这..."
纸条上写着:"子时三刻,铜人聚魂。"落款处盖着方小印,印文是"长生"二字。
狄仁杰瞳孔骤缩——这印文,竟与三十年前黄霸所破"泰山长生案"中的印记分毫不差!
第五章:长生余孽
大理寺密室,烛火幽暗。
狄仁杰展开一幅洛阳城地图,在上面标注出十二处红点:"这半年来,每处都有人口失踪。"
元芳倒吸冷气:"这些点连起来...是北斗七星!"
"不,"狄仁杰指向最中心的红点,"是'十二都天门阵'。"他取出一枚铜钉,"有人在用活人炼'铜人蛊',要复刻当年的长生邪术!"
突然,铜钉剧烈震动,钉帽上的铜人头竟睁开了眼睛!狄仁杰眼疾手快,将铜钉掷入水盆——水面立刻浮起一层金粉,组成两个字:"太微"。
第六章:太微宫变
太微宫遗址,夜枭凄鸣。
狄仁杰带人潜入废弃的宫殿,在残垣断壁间发现了骇人一幕:十二具尸体围成圆圈,每具尸体的天灵盖都被切开,脑髓不翼而飞!
中央的丹炉尚有余温,炉壁上刻满了与铜人内相同的符文。狄仁杰用刀刮下炉灰,灰中竟混着金屑——正是"金蚕蛊"的残骸!
"大人小心!"元芳突然拔剑。
黑暗中窜出七个铜人,行动如鬼魅!刀剑砍在铜人身上,竟发出金铁交鸣之声。狄仁杰突然想起什么,从怀中掏出个小瓶,将药粉洒向铜人——
"嗤啦!"
铜人表面顿时冒出青烟,发出凄厉的嚎叫。烟雾散去后,地上只余七具尸体,胸口都嵌着血玉。
第七章:幕后真凶
洛阳天牢,血月当空。
被铁链锁住的术士疯狂大笑:"狄仁杰!你以为毁了铜人就完了?"他猛地撕开衣襟,胸口赫然是个黑洞,"蛊王己成,我死而不灭!"
狄仁杰冷眼看着术士七窍爬出金虫,突然取出个铜匣——正是当年黄霸镇压蛊虫的"镇蛊匣"!
匣开瞬间,金虫尖叫着化为灰烬。术士不可置信地瞪大眼睛:"这...这不可能..."
"三十年前黄霸能破长生术,"狄仁杰合上匣盖,"今日狄某照样能斩妖除魔!"
(本章完)
创作说明
1. 神秘学考据:
- "铜人蛊"设定融合《太平广记》方术记载与南疆巫蛊传说
- "十二都天门阵"参照《道藏》中的秘传阵法
2. 刑侦创新:
- 铜人机关术结合唐代"水运浑天仪"机械原理
- 蛊虫显影法改良自《洗冤录》"验毒篇"
3. 文学突破:
- 以"血月"意象串联前作,构建"长生术"宇宙观
- 通过镇蛊匣实现跨时代神探的隔空联手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i0gbgd-3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