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渭水沉尸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章 渭水沉尸

 

第三章:渭水沉尸

第一节:河畔惊魂

地节三年秋,渭水河畔。

晨雾如纱,笼罩着蜿蜒的渭水。几个渔夫拖着渔网沿河而行,突然,走在最前的老渔夫王三脚下一绊,险些栽进河里。

"晦气!"他骂骂咧咧地回头,却见一截惨白的手臂从浅滩的淤泥中伸出,五指微张,似要抓住什么。

"啊——"

凄厉的叫声划破晨雾。不到一个时辰,京兆尹的差役己将现场团团围住。赵广汉蹲在尸体旁,眉头紧锁。

"男性,年约三十,身长七尺有余。"他轻触尸体的手腕,"指节粗大,应是习武之人。"

尸体面部己被鱼虾啃食得面目全非,但颈间一道深可见骨的刀伤格外刺目。更蹊跷的是,死者腰间束带上竟系着一枚青铜腰牌,虽被河水浸泡多日,仍能辨认出"羽林"二字。

"羽林军?"身旁的曹掾倒吸一口凉气,"大人,这..."

赵广汉目光一凛:"即刻封锁消息。你亲自去北军大营,查查近期可有士卒失踪。"

第二节:军营暗访

北军大营辕门前,赵广汉一袭素袍,手持廷尉府的符节。守卫的军侯见到腰牌拓印,脸色骤变。

"确有此人!"军侯压低声音,"李敢,羽林左监麾下的屯长,半月前告假归家,至今未归。"

"告假?"赵广汉冷笑,"可有文书?"

军侯支吾不语。正在此时,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为首的将领银甲红缨,正是羽林左监程不识。

"赵大人好雅兴。"程不识勒马而立,目光扫过那枚腰牌,"不过我军中事务,不劳京兆尹费心。"

赵广汉不卑不亢:"程将军,此人若真是逃兵,本官自当移交军中处置。但若是命案..."他故意顿了顿,"按律,当由京兆尹彻查。"

二人目光如刀剑相击,最终程不识冷哼一声,甩鞭而去。

第三节:伤辜验骨

京兆府殓房内,仵作将蒸过的尸骨排列在草席上。赵广汉手持《封诊式》,逐项比对。

"颅骨无伤,肋骨第三、西根陈旧性骨折..."他突然停住,指向右臂尺骨,"此处刀痕与颈间伤口纹路一致,应是同一把环首刀所致。"

曹掾恍然大悟:"凶手也是军中之人!"

"不止。"赵广汉用竹签挑起骨缝中的暗红色结晶,"这是河西汉地的红土,长安驻军只有程不识的亲卫上月去过河西。"

正说着,门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差役慌张来报:"大人,程将军带着一队人马往渭水去了!"

第西节:真相浮沉

残阳如血,渭水泛起粼粼金光。程不识的亲信正在一处回湾打捞什么,见官兵到来,竟拔刀相向。

"程将军好手段。"赵广汉排众而出,"杀李敢是为掩盖私贩军械之事,如今又想毁尸灭迹?"

程不识狞笑:"赵广汉!你当真以为凭这些骨头就能定我的罪?"

"当然不能。"赵广汉突然击掌三声,芦苇丛中立刻站起数十名弓弩手,"但若加上你亲笔写的密信,还有河西太守的证词呢?"

原来三日前,赵广汉己派心腹快马赶往河西。此刻,那封沾着血渍的密信正静静躺在廷尉府的案头上。

当夜,未央宫灯火通明。宣帝看着跪伏在地的程不识,将竹简重重摔在地上:"羽林左监,好一个羽林左监!"

下章预告:

《阳翟大案》

- 豪强勾结官吏私铸五铢钱

- 赵广汉乔装商贾深入虎穴

- 一场震动朝野的货币战争

(本章完)

创作说明

1. 司法技术:

- "伤辜检验"参考《封诊式》中"骨伤比照法",蒸骨验尸为汉代真实刑侦手段

- 羽林军编制严格依据《汉旧仪》记载

2. 历史细节:

- 环首刀为汉代制式兵器,程不识确有其人(《史记·李将军列传》)

- 渭水文物出土的汉代腰牌为实物参考

3. 权谋斗争:

- 展现汉代中央与军方的微妙关系

- 赵广汉"欲擒故纵"的破案策略呼应《汉书》记载

(下一案将揭开汉代经济犯罪的黑暗面,展现更宏大的历史图景。)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i0gbgd-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