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长安鬼市
第一章:夜巡惊变
元康七年秋,长安西市。
三更的梆子刚敲过,巡夜的武侯突然吹响了警哨。赵广汉赶到时,只见西市牌坊下躺着七具尸体,清一色青白面孔,嘴角凝固着诡异的微笑。最诡异的是,每具尸体的天灵盖都被掀开,脑髓不翼而飞。
"第五起了,"京兆尹擦着冷汗,"都是鬼市常客..."
赵广汉蹲下身,从一具尸体紧握的掌心里抠出半片龟甲。龟甲上刻着古怪的符文,背面沾着些暗红色粉末,闻起来有股腥甜气息。
"不是野兽,"他捻着粉末,"是人祸。"
第二章:龟甲迷踪
大理寺殓房,油灯如豆。
仵作老周掰开尸体牙关:"大人,舌根发黑,是中毒。"
赵广汉不答,只是将龟甲浸入醋水。甲片渐渐浮现出细如发丝的红线,组成一幅诡异的人脑图案。
"《山海经》载:'西王母掌不死药',"他轻叩龟甲,"这纹路是昆仑山的'玉脑图'。"
突然,窗外传来瓦片碎裂声。赵广汉吹灭油灯的瞬间,一支淬毒的吹箭钉在了验尸台上!
第三章:鬼市秘闻
子夜,长安地下鬼市。
赵广汉扮作药材商,跟着向导穿过迷宫般的巷道。两侧摊贩都戴着面具,青铜兽面在幽绿的灯火下忽明忽暗。
"客官要什么?"一个佝偻老者掀开陶罐,"新鲜的'昆仑玉露'..."
罐中漂浮着几团灰白物质,像极了人脑!赵广汉强忍恶心,发现罐底刻着与龟甲相同的符文。
"来三钱。"他抛出一块银饼,"要西域货。"
老者鬼祟地西下张望,从袖中掏出个小木盒。盒开瞬间,赵广汉瞳孔骤缩——里面竟是片带血的颅骨,骨缝里嵌着细小的玉屑!
第西章:玉屑玄机
京兆府密室,晨光熹微。
赵广汉将玉屑撒入特制药水,液体立即沸腾,析出缕缕金丝。
"是金缕玉衣的碎片,"他声音发紧,"来自某座王侯大墓。"
书吏突然惊呼:"大人!《汉旧仪》记载,武帝时西域进贡过'昆仑玉脑',说是能..."
"长生不老。"赵广汉冷笑,"去查查,最近谁家在收购古玉。"
第五章:古墓疑云
灞陵外,荒草丛生。
赵广汉带人掘开一座被盗的陪葬墓。棺椁早己被撬,但角落里散落着几片玉衣残片——纹路与鬼市所见一模一样!
"不对,"他忽然蹲下身,"这墓土被人翻动过。"
差役继续下挖,竟在墓底发现个暗室。暗室里堆满陶罐,每个罐中都泡着团灰白物质,罐底刻着"张君房监制"!
"又是他!"赵广汉踢翻陶罐,"这疯子竟用墓中玉衣炼'仙药'!"
第六章:道观擒凶
终南山,太乙观。
赵广汉带兵冲进丹房时,鼎中正熬着粘稠的灰白浆液。一个披发道人背对门口,专心往鼎中撒着玉屑。
"张君房,"赵广汉剑指道人,"你以人脑合药,该当何罪?"
道人缓缓转身,面具下传出沙哑笑声:"赵大人,你可知这'昆仑玉脑'的妙用?"他猛地掀开道袍,胸口竟嵌着块玉片,玉下血管清晰可见!
"我活了两百岁,"道人扯下面具,露出张年轻的脸,"全靠这长生秘术..."
赵广汉突然掷出腰间铜印,正中道人咽喉。面具碎裂的瞬间,所有人都惊呆了——这哪是什么张君房,分明是三十年前暴毙的淮南王世子刘迁!
第七章:长生迷梦
长安法场,秋雨潇潇。
刘迁被押上刑台时,仍在狂笑:"你们杀不死我!玉脑己成,我魂魄不灭!"
刽子手的鬼头刀落下,头颅滚地竟无血溅出。更骇人的是,那头颅的嘴还在开合:"赵广汉...我会回来..."
赵广汉命人将尸体焚化。烈焰中,刘迁胸口的玉片突然爆裂,射出万道金光。围观百姓纷纷跪倒,以为是仙人显灵。
只有赵广汉注意到,灰烬中有块焦黑的龟甲,上面刻着:"元康十年,未央宫变..."
(本章完)
创作说明
1. 神秘文化:
- "昆仑玉脑"传说取材《淮南子》与《汉武帝内传》
- 龟甲符文参考殷墟甲骨文中的祭祀记载
2. 刑侦创新:
- 玉屑鉴定法为赵广汉首创,早于现代光谱分析
- 墓土翻新识别技术源自《洗冤录》"验坟"篇
3. 历史嫁接:
- 刘迁假死情节嫁接自《史记》淮南王谋反案
- 鬼市设定参照唐代《西京杂记》"夜禁"制度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i0gbgd-2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