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混沌池里的“无用之用”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十八章:混沌池里的“无用之用”

 

雷泽深处突然冒起片雾气,雾里浮着汪池子,水是灰蓝色的,像揉碎了的天空,又像没调好的颜料。池边立着块石碑,刻着“混沌池”,字是歪的,像被水浸软了的棉线——叶云礼认出这是《道德经》里提过的“混沌之境”,据说能照出“被刻意藏起的本真”。

“这水邪门得很。”胖鱼老板叼着烤腰子往池边凑,尾巴尖刚碰到水面,就弹出无数个影子:有它担心“烤不好腰子”的愁脸,有它害怕“没人来吃串”的慌神,还有个圆滚滚的影子在偷偷笑,那是它自己都忘了的、“就算没人来也能对着云发呆”的自在模样。

“不是邪门,是诚实。”个穿粗布道袍的老者从雾里走出来,手里拄着根枯木拐杖,杖头雕着个没眼睛的混沌兽,“道家说‘混沌为一,未分阴阳’,这池子照的不是‘你该成为什么’,是‘你本来是什么’——那些被‘有用’‘优秀’‘必须’盖住的东西,在这里都藏不住。”

老者用拐杖往池里一点,水面突然炸开,浮出无数“被嫌弃的无用之物”:

- 块形状古怪的石头,上面刻着“不能盖房,不能铺路”,却在池水里发出温润的光;

- 片残缺的荷叶,写着“承不了露,挡不了雨”,却浮着只睡懒觉的小青蛙,睡得正香;

- 还有叶云礼当年扔掉的算筹笔帽,上面有个缺口,曾被他嫌“影响书写精度”,此刻却在水里转着圈,托着颗小糖粒,像在说“我还能装糖呢”。

“这些都是‘无用之物’。”老者的拐杖指向那块石头,“天庭的建筑师说它‘不符合规格’,想把它砸碎铺路,却不知它内里藏着玉,只是没长成‘规矩的样子’。”他又指向那片荷叶,“河神嫌它‘功能不全’,想把它捞走,却忘了青蛙就爱这种‘不完美的窝’——你们总说‘有用才值钱’,却不知道‘无用之用,是为大用’(《庄子·人间世》)。”

叶云礼的心突然被什么撞了下。他想起自己当年在天庭,给所有仙官做“价值评估表”,把“能提高效率”“能完成KPI”列为“有用”,把“爱晒太阳”“会发呆”列为“无用”,甚至给老周的“桂花糖爱好”标了“低效爱好”的红戳。

“心理学上说,‘过度追求有用性,是对自我的暴力切割’。”老者像是看穿了他的心思,往池里扔了颗石子,涟漪里浮出叶云礼十七岁的样子:那时他总在雷泽边捡奇形怪状的石头,被先生骂“玩物丧志”,却偷偷在石头上画笑脸,“你看,这孩子知道‘无用的快乐’有多重要——它是心灵的透气孔,没了它,再精密的机器也会生锈。”

正说着,几个穿“实用主义协会”制服的仙人扛着锤子来了,为首的举着本《有用性法典》,封面印着“一切为效率服务”:“检测到大量‘无用存在’——混沌池浪费水资源,怪石头占用土地,残缺荷叶影响景观,全部清除!”

他们刚举起锤子,池水里突然升起道水墙,墙上映出他们的影子:

- 为首的仙人影子里,藏着个偷偷画山水画的自己,画里的石头全是“不符合规格”的怪形状;

- 拿锤子的仙人影子里,浮着块被他藏起来的“没用贝壳”,贝壳里塞着张字条:“其实我想当画家,不想砸石头”;

“你们在怕什么?”老者的拐杖往地上一顿,枯木突然抽出新芽,“怕承认‘无用的快乐’比‘有用的成功’更让人心安?怕面对‘你拼命追求的有用,其实是别人给的定义’?”

叶云礼突然想起荣格说过的“阴影投射”——我们厌恶的“无用”,往往是自己不敢承认的渴望。就像他当年厌恶“浪费时间”,其实是怕自己“不够专注”的阴影;就像这些仙人厌恶“怪石头”,其实是怕自己“不符合标准”的恐惧。

“道家讲‘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叶云礼走到池边,算筹笔在水面画了个圈,圈里浮出行字,“不是让你放弃努力,是让你明白:能滋养心灵的‘无用’,是生命的根。就像这混沌池,它不灌溉,不发电,却能让每个靠近的人,看见自己本来的样子——这难道不是最大的用?”

他指向那块被嫌弃的怪石头:“它不能盖房,却能让迷路的小虫歇脚;这片残荷叶,不能承露,却能给青蛙当床;连这池‘没用的水’,都能照出你们藏在‘实用’面具下的真心——所谓无用,不过是没找到它与世界温柔相处的方式。”

穿制服的仙人手里的锤子“哐当”掉在地上。为首的那个盯着水里的影子,突然蹲下来,从怀里掏出张揉皱的画纸,上面画着块和混沌池边一模一样的怪石头:“我……我小时候总在石头上画画,先生说‘画这些没用的东西,成不了大器’,我就把画笔扔了,开始学砸石头……”

“成不了大器又怎样?”胖鱼老板把烤腰子往他手里塞,“老子的烤串摊,按‘实用标准’早该拆了,可它能让南霸天笑得像个傻子,能让灵龟崽忘了数鳞片——能让人心里暖的,从来不是‘有用’,是‘被需要的温柔’。”

池水里的影子开始和本体重合:想画画的仙人捡起了石头,在上面画了朵花;想当画家的仙人放下了锤子,给荷叶上的青蛙画了张像;老者的混沌兽拐杖突然睁开了眼睛,眼里映着整个雷泽,温柔得像在笑。

叶云礼看着这一切,算筹笔在掌心轻轻发烫。他想起自己当年写的“效率算法”,把“发呆”“看云”“捡石头”都列为“无效参数”,却忘了人生不是只有“有用”一个维度——就像道家说的“阴阳相生”,有用与无用,本就是一体两面:没有“无用”的喘息,“有用”的努力会变成消耗;没有“无用”的滋养,“有用”的成果会失去温度。

“你看这混沌池。”老者对叶云礼说,雾气渐渐散去,池水里映出整片天空,“它不与江河争流,不与湖泊比深,却藏着最完整的倒影——真正的强大,不是能做多少‘有用’的事,是敢接纳自己‘无用’的权利。”

灵龟崽突然跳进池里,溅起的水花落在每个人脸上,凉丝丝的,像在唤醒什么。它举着块刚捡的“没用贝壳”,对叶云礼喊:“你看!它能装糖!对我来说,这就是最大的用!”

叶云礼接过贝壳,放进颗糖桂糖,递给那个曾想当画家的仙人:“你看,‘有用’的定义,从来在你自己手里。就像这颗糖,对蚂蚁是粮仓,对人是甜味,对贝壳,是让它觉得‘我也能装下点什么’的价值——何必让别人的尺子,量你的心?”

夕阳西下时,“实用主义协会”的制服被改成了花衣,仙人们正用那把锤子给怪石头刻花纹,刻的都是“无用但快乐”的图案。混沌池边围了很多人,有的在石头上画画,有的在荷叶上写诗,有的就坐在池边发呆,没人觉得“浪费时间”——因为他们终于明白,能心安理得地“无用”,才是真正的自由。

老者拄着拐杖往雾里走,留下最后一句话:“记住,道家说‘大道至简’,不是让你活得像公式,是让你活得像混沌池——允许自己不被定义,允许自己有‘没用’的角落,才能长出最真实的力量。”

叶云礼望着池水里的倒影,算筹笔上的梅花雷纹轻轻发亮。他终于放下了“必须有用”的执念,像放下了块背了太久的石头。原来人生最好的状态,不是“时刻有用”,而是“有时有用,有时无用,有时只是坐在池边,看云飘过,风来过,心里知道‘这样就很好’”——就像这混沌池,什么都不做,却什么都容纳,这便是它给世界最好的答案。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i0di0g-3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