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刚漫进婴儿房,就听见一阵咿咿呀呀的声音。苏星推开门,看到两岁的儿子顾念辰正趴在床上,小手紧紧抓着姐姐念念的衣角,嘴里喊着 “姐姐,星宝”。念念则耐心地教弟弟辨认机器人身上的星星按钮:“这个是检查身体的,这个是讲故事的,等你长大了姐姐教你用。”
“我们的小辰辰越来越聪明了。” 苏星笑着走过去,在两个孩子额头各印下一个吻。顾念辰立刻伸出胖乎乎的胳膊要抱抱,小脸上还挂着没睡醒的红晕。
早餐时,顾言琛看着报纸突然说:“欧洲的远程手术中心建成了,下周我们要去参加启用仪式。”
“太好了!” 苏星给念念夹了块鸡蛋,“正好可以带孩子们去看看,让他们知道爸爸妈妈的工作能帮助很多人。”
念念立刻举起小手:“我要带星宝一起去!让外国的小朋友也认识它。”
“当然可以。” 顾言琛笑着揉了揉女儿的头发,“不过星宝要坐飞机,得乖乖听话哦。”
出发前,奶奶和顾母给他们装了满满一箱行李。奶奶拉着念念的手叮嘱:“到了那边要听爸爸妈妈的话,别乱跑。给外国的小朋友带的中国结别忘了送人家。”
顾母则给苏星塞了个保温杯:“里面是我炖的燕窝,飞机上喝点润润喉。小辰辰要是闹觉,就给他听我录的摇篮曲。”
飞机上,念念抱着星宝机器人给弟弟讲故事,小辰辰听得格外认真。苏星靠在顾言琛肩上,看着孩子们温馨的互动,心里暖融融的。窗外的云层像棉花糖一样柔软,阳光透过舷窗洒进来,在孩子们脸上镀上一层金光。
欧洲远程手术中心的启用仪式格外隆重。当地市长亲自为中心揭牌,看着屏幕上苏星团队远程完成的动物手术演示,激动地说:“这不仅是医疗技术的突破,更是跨越国界的大爱传递。”
念念抱着星宝走上台,用刚学会的外语说:“大家好,我是念念。这是星宝,它能帮医生叔叔治病。希望所有小朋友都能健康长大。”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苏星看着女儿自信的模样,眼眶有些。这个在爱与善意中长大的孩子,己经懂得用自己的方式传递温暖。
仪式结束后,他们去当地的儿童医院探望。念念把带来的中国结送给病床上的孩子,星宝机器人则给他们表演唱歌跳舞。一个患白血病的小女孩抱着星宝不肯松手,眼里闪烁着久违的光芒。
“妈妈,她为什么不笑呀?” 念念拉着苏星的手小声问。
苏星蹲下身轻声说:“因为她生病了,我们的星宝会陪着她,就像陪着山区的小哥哥一样。”
顾言琛握住苏星的手,在她耳边说:“我们把星宝的技术授权给当地企业吧,让每个儿童医院都能有星宝的身影。”
“我也是这么想的。” 苏星点头微笑,“医学无国界,善意也该无边界。”
从欧洲回来后,智能医疗研究中心迎来了新的挑战 —— 研发适用于新生儿的微型手术机器人。苏星和顾言琛带领团队日夜奋战,常常忙到深夜才回家。
一天晚上,他们疲惫地回到家,发现念念趴在客厅的桌子上睡着了,旁边放着一幅画。画上有两个穿着白大褂的大人,牵着两个孩子的手,头顶上满是闪亮的星星,旁边歪歪扭扭地写着 “爸爸妈妈辛苦了”。
顾言琛轻轻抱起女儿,眼眶有些发红:“我们的念念越来越懂事了。”
“以后尽量早点回家陪他们。” 苏星抚摸着画上的星星,心里既温暖又愧疚。
在团队的努力下,微型手术机器人终于研发成功。第一台手术就挽救了一个早产三个月的婴儿。看着保温箱里逐渐康复的宝宝,苏星突然对顾言琛说:“我们在研究中心建个儿童乐园吧,让生病的孩子能在治疗间隙开开心心地玩。”
顾言琛立刻点头:“这个主意好,我明天就安排设计。再建个星空观测台,让孩子们能在屋顶看星星,就像在山区看到的那样近。”
儿童乐园建成那天,念念和小辰辰带着星宝机器人陪生病的孩子玩耍。念念教大家画星星,小辰辰则笨拙地给小朋友递玩具,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苏星看着这一幕,突然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有了意义。
转眼又是几年,念念己经上小学了。她在学校组织的慈善义卖活动中,把自己的绘本和玩具都捐了出去,还带着星宝机器人给同学们讲解远程手术的原理。老师特意给苏星打电话:“念念在班会上说,长大要像爸爸妈妈一样,用科技帮助别人,真是个有爱心的孩子。”
苏星挂了电话,看到顾言琛拿着一份文件走来:“星光计划在非洲的第一个医疗站建成了,我们下个月去剪彩。”
“正好学校放暑假,带孩子们一起去。” 苏星笑着说,“让他们看看不同的世界,知道还有很多孩子需要帮助。”
非洲之行让孩子们深受触动。念念看到当地孩子在简陋的教室里认真学习,回来后把自己的零花钱全都捐了出去。小辰辰虽然还不太懂事,却学着姐姐的样子,把最爱的星宝机器人送给了当地的小朋友。
在医疗站启用仪式上,当地酋长给苏星和顾言琛戴上象征荣誉的贝壳项链:“你们带来的不仅是医疗技术,更是希望的星光。我们会永远记住这份跨越山海的情谊。”
回国的飞机上,念念趴在舷窗边看星星:“妈妈,非洲的星星和我们这里的一样亮呢。”
“因为星星是没有国界的。” 苏星握住女儿的手,“就像爱和希望,能传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顾言琛从身后拥住她们母子,轻声说:“等你们再长大些,爸爸就带你们去看我们在全球建的每个医疗站,告诉你们每个星星背后的故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智能医疗技术不断进步。苏星和顾言琛研发的柔性手术机器人能完成越来越复杂的手术,远程医疗平台覆盖了全球五十多个国家。他们的故事被写成报道,激励了很多年轻人投身医疗和科技事业。
念念上初中那年,在科技创新大赛中设计了一款针对留守儿童的陪伴机器人,获得了全国一等奖。她在领奖台上说:“我的爸爸妈妈教会我,科技不仅是冰冷的机器,更是温暖的陪伴。希望我的机器人能让孤单的孩子感受到星光般的温暖。”
苏星和顾言琛坐在台下,看着女儿闪闪发光的样子,眼里满是骄傲。这些年的言传身教,己经在孩子心里种下了善良和责任的种子。
小辰辰也长成了懂事的小男孩,常常跟着爸爸妈妈去医疗站做志愿者,给生病的孩子讲故事,帮医生整理器械。有一次苏星问他长大想做什么,他认真地说:“我要做像爸爸一样的工程师,发明更多能帮妈妈治病的机器。”
看着孩子们健康成长,苏星和顾言琛感到无比幸福。他们的家越来越热闹,奶奶和顾母身体硬朗,常常带着孩子们在院子里种花草。每个周末,一家人都会围坐在客厅里,听念念讲学校的趣事,看小辰辰表演新学会的魔术,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屋子。
在智能医疗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庆典上,苏星作为创始人之一发表演讲:“十年前,我们怀着一颗用科技造福患者的心开始研发智能手术室。十年后,我们的星光己经照亮了很多角落。但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因为我们相信,只要有爱和坚持,星光就能到达任何地方。”
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顾言琛走上台,和苏星紧紧相拥。大屏幕上播放着这些年帮助过的患者笑脸,从山区的孩子到非洲的老人,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希望。
庆典结束后,一家人在星空观测台看星星。念念指着猎户座说:“爸爸你看,它还是像手术灯一样亮。” 小辰辰则靠在苏星怀里,指着最亮的那颗星:“妈妈,那是弟弟妹妹吗?”
苏星和顾言琛相视一笑,眼里满是温柔。他们知道,无论岁月如何变迁,这份星光般的爱与责任,都会在孩子们心中代代相传。
夜晚的微风带着花香,远处的医疗研究中心灯火通明,像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苏星靠在顾言琛肩上,看着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心里充满了安宁。她知道,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星光照耀的远方,还有更多的希望等待着他们去点亮。而他们会带着孩子们,在这条充满爱与希望的路上,一首走下去,让星光永远闪耀在需要的地方。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i0bhad-2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