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六代机泄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52章 六代机泄密

 

高云常的调离悄无声息,仿佛从未在这栋大楼里留下痕迹。

东海省国安厅的动作也好像是刻意地并不迅速,在雷斌在主持全局工作近两三个月后,新局长的任命才下来——孟战平,43岁,正团级干部转业,履历干净利落,没有任何多余的描述。

“新来的局长,很厉害啊!”于海宁坐在办公室里,指尖轻轻敲着桌面,声音压得很低。

宋军没接话,只是点了点头,目光落在窗外。

办公室里很安静,只有空调运转的细微嗡鸣。

两人都在揣测省厅这次人事调动的用意——突然空降一位实战经验丰富的转业军人,显然不是简简单单的补缺。

党校泄密事件的余波仍在震荡,新部长那句“承平日久,精神懈怠”的批评,不仅仅是对萨斯市国安局的敲打,更是对整个东海省国安系统的警示。

分量很重。

“我打听了一下。”于海宁低声说道,“这位孟局长,一首在疆省反恐一线上干,经手的涉密行动记录,据说一个档案盒都装不下。”

顿了顿后,于海宁又笑了笑说道,“省厅让他过来,恐怕我们清闲日子是要到头了。”

“折腾折腾,严一严也好,省得让大家真以为天下太平了。”宋军轻声接了一句,“咱们轻松的太久了。忘战必危,怠战必败!”

于海宁听后点了点头,然后说道,“你说得对。这几年国际局势紧张,我们和漂亮国的博弈也越来越深。前一阵六代机泄密的事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宋军听到沉默地点了点头。

对于六代机泄密案这件事,虽然收网抓捕及时,没有造成涉密数据外泄,但也让整个国安系统惊出一身冷汗。

毕竟,六代机仅在公众面前出场没到一个月,就出现这样的事情。说明对象靶向窃密的能力,是极其恐怖的。

国安部对这起案件进行了全国通报,也让于海宁、宋军对这件案件有了更深的了解。

90后军工女博士韩某某为了300万元向境外机构出卖新型战机数据资料。她在借调至涉密研发部门期间,通过加密硬盘窃取六代机矢量发动机参数、隐身涂层技术等核心数据,并用数据分层加密的手法以火龙果种植手册、美甲配色方案等暗语预向境外传递信息,被国安网络金盾系统识破并触发警报,最终韩某某被抓获。

于海宁看了他一眼,忽然笑了:“先别想这些了,待会儿新局长谈话,你准备怎么说?”

“能怎么说?领导问什么,我答什么。”

“呵,那你可得小心点。”

“怎么?”

“听说这位新局长,问话……很细。”

宋军刚想再问,敲门声响起。

一名一科的年轻同事推门进来,语气恭敬:“宋科长,局长请您过去。”

宋军站起身,和于海宁对视一眼,后者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推开原先属于高云常局长的办公室屋门后,宋军第一眼就看到了坐在办公桌后新任局长孟战平。

身材高瘦,脊背笔首,肩膀线条如刀削般锋利。他抬头看过来时,眼神锐利得像能刺穿人心。

宋军心里微微一凛——这是个练家子。

“宋科长,请坐。”孟战平的声音不高,但字字清晰,带着一种军人特有的干脆。

谈话开始了。

从宋军的籍贯、毕业院校、入职时间,到婚姻状况、历任岗位、业务专长,再到对当前工作的看法和建议……

孟战平问得很细,甚至在某些关键业务细节上反复确认。

宋军都一一作答。

整个过程中,孟战平几乎不插话,只是安静地听着,目光始终落在宋军脸上,像是在观察他的每一丝表情变化。

而当宋军提到某些关键业务时,孟战平就会低头,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几笔。

谈话持续了很久。

结束时,宋军走出办公室,心里对这位新局长也己经有了新的判断。

这位新局长,虽然没干过国安,但就凭这份细致和耐心,不出半年,整个局里上上下下,怕是全得被他摸透。

“省厅这次,真是派了个厉害角色。”宋军心里感叹道。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hddccd-15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