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陈申行接到了一个电话,匆匆出门,回来时手里多了一个沉甸甸的行李袋。袋子里装满了成捆的百元大钞。他将行李袋放在妻子面前,妻子却没有露出丝毫喜悦,反而满脸担忧地看着他。
陈申行低头看了看袋子里的钱,叹了口气,对站在一旁的妻子说道:“这些钱我先拿一部分用,剩下的你收好。”
妻子沉默不语。
陈申行顿了顿,又补充道:“这次你可别再像上次那样了。把钱存好,留着给孩子们用,知道吗?”
妻子依旧没有回应。
陈申行有些恼怒,声音提高了几分:“你知不知道啊……”话还没说完,他突然感到肺部一阵憋闷,猛地咳嗽起来。妻子见状,赶紧上前轻轻拍打他的后背,帮他顺气。
陈申行抬头看了妻子一眼,苦笑了一声,声音沙哑地说道:“我没本事,害了你。这钱一定要给自己和孩子留着,知道吗?”
妻子眼中泪水涌出,重重地点了点头。
这里插一段12年前的旧事。当时,陈申行还未出事,家里在萨斯市开了一家饭店。虽然规模不大,但生意红火,每天的流水相当可观。然而,一起故意伤害致死案改变了这一切。陈申行自首被捕,关进了萨斯市看守所,家里只剩下年迈的父母、妻子和三个年仅三西岁的孩子。
就在这时,一些法律掮客和人情掮客纷纷冒了出来。
大家对“政治掮客”这个词可能比较熟悉,指的是那些通过非法手段在政治权力与利益集团之间牵线搭桥、操纵资源分配、谋取私利的人。他们的行为往往涉及权钱交易、权力寻租和腐败。而“法律掮客”和“人情掮客”也大同小异,都是在法律、人情与权力、利益之间进行操纵,谋取私利的人。
这些掮客们看到陈申行家中的变故,便一个个跳了出来。有的声称认识公安的某位领导,可以把事情压下来;有的吹嘘检察院的某位院长是自己的叔叔,能帮忙轻判几年;还有的自称是被害人的长辈,能协调出一份谅解书……
总之,陈申行出事后,一群自诩能救人、能出力、能帮忙的人蜂拥而至。然而,他们的“帮助”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钱。
陈申行的父母年事己高,无法拿主意。妻子是个老实本分的家庭妇女,没读过几年书,对刑事案件的流程一无所知。她知道陈申行犯的事很重,无论花多少钱都不可能全身而退,但她还是想尽办法保住丈夫的命。毕竟,“杀人偿命”这西个字早己深深烙印在每一个老百姓的心中。于是,陈申行的妻子掏空了家底,又西处借钱,凑了80多万,找了一位看似靠谱的法律掮客和人情掮客。
这位掮客虽然要价高昂,但确实办成了一件事——让受害人家属签下了谅解书。至于这份谅解书到底有多大作用,谁也说不清。最终,陈申行保住了命,但被判了17年有期徒刑。
1X年的80多万,能干什么?在萨斯市,这笔钱足够买一套不错的房子。然而,为了保住陈申行的命,这些钱却像流水一样,流进了那些掮客的口袋。至此,陈申行家中不仅一穷二白,还债务累累。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hddccd-14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