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大亮后,又过了一个时辰,武家穴派出弓兵和民团,成功收复仓库街。
听说诚远商行的甲字库被山贼抢了,苏主簿大惊失色,立刻带人赶来仓库街。
半路上,正好碰到黄沐汶。
两人同时停下车驾,下马车向对方走去。
他们的长随护卫赶紧跟了上来,手按刀柄,全神戒备的盯着对面。
这两位大人都是九品官,一向明争暗斗,为了抢路先行,不止一次的引发激烈冲突——看样子,今天又要打一场了。
“黄税宰,学生有礼了。”
苏主簿是正牌的举人出身,更有君子之风,首先站定拱手,淡淡说道:“今年的夏征银,我可以再让你十个里甲。”
他身边的长随当时就是一愣。
十个里甲,就是一千一百户,一下让出这么多税银,难道要向黄沐汶投降么?
黄沐汶却冷笑一声:“不要打肿脸充胖子了,只要过了这一关,我倒赔你十个里甲!”
他身旁的护卫也是全身一震,自家老爷一向是猪八戒玩钉耙,只往自已怀里搂,怎么今天往外推了?
众人还在疑惑不解,两位九品大佬已经达成共识,各自举起右掌,在空中轻轻一击。
历史性的一刻!
自从苏主簿在武家穴开衙,黄沐汶一直和他斗的不可开交,可是在这一刻,他们两个竟然击掌为盟!
“辽案”上达天听,锦衣卫马上就到,诚远商行的万石库被山贼攻破,无论黄沐汶还是苏主簿,都会被严厉追责,丢官罢职只是小事,搞不好还会蹲大狱。
所以,两个人都拿出最大的诚意,和对方团结起来,共渡难关。
“李芳求呢?这件事他也脱不开干系,怎么还没来?”
苏主簿心思缜密,觉得武家穴巡检李芳求是个薄弱环节,最好把他也拉进来一起结盟。
“不用等他了,咱们商量个章程,回头告诉他一声就行。”
黄沐汶雷厉风行,转身走进仓库街。
进了诚远商行的甲字库,发现多云山山贼只抢走了一千四百石粮食,黄沐汶和苏主簿轻松了许多,心中暗叫侥幸。
一千四百石粮食,三千多两银子而已,补上窟窿就没事了。
黄沐汶和苏主簿商量了一下,决定由税课司、巡检司和主簿衙门三家一起扛,赶紧去找一千四百石粮食,送到仓库里充数。
因为常延龄的大肆采购,市面上的米铺粮仓几乎都空了,不过这点小问题难不倒黄沐汶和苏主簿。
很多官绅豪门家里都有备荒的粮仓,长年累月屯放大量的米粮,以防遇到灾年米价暴涨,这些备荒粮轻易不会动用,更不会外借,但是黄沐汶和苏主簿都是武家穴市的父母官,短期拆借一些米粮的面子还是有的。
东家借二百石,西家买三百石,当天凑够了一千四百石粮食,黄沐汶和苏主簿随即下令,对诚远商行的两座万石库再次封库,又调来一百名民团土兵,严加看守。
当晚,由苏主簿亲笔润色过的两份牒呈文书被送到驿站,乘快船送往黄州府的知府衙门和下江防兵备道衙门。
在这两份牒呈文书中,详细汇报了武家穴市遭到山贼袭击的过程。
多云山山贼勾结水匪,于当天深夜突袭武家穴,山贼水匪共计两千余人,号称兵马一万,大小头目八百员,在武家穴仓库街一带烧杀抢掠。
武家穴税课司大使黄沐汶(苏主簿)临危不惧,率领土兵青壮奋勇抵抗,守住了官衙官仓几处要害地方。
又发动武家穴各个里甲,连夜召集上千名青壮,重赏弓兵民团之死士,攻击停在码头的贼人船只,侥幸烧毁贼船一条。
贼人恐怕后路断绝,慌忙撤出武家穴市,连夜逃走。
战后记点损失,共有五家仓库遭到洗掠,万幸的是,诚远商行涉及“辽案”的两座万石库有重兵看守,贼人不知深浅,知难而退。
经此一役,武家穴市损失惨重,伤亡失踪数十人,恳请减免当年的夏征银,以便休养生息,恢复民力……
牒呈文书的最后,是一长串伤亡失踪的名单,彭万程的名字霍然排在第一个。
这份名单的水分很大,除了不到十个人的真实伤亡,大多数都是弄虚作假凑数的,正好补上了几个衙门的编制空额。
天启年间的大明朝,除了军队吃空饷,每个衙门也在吃空饷,现在只能用他们凑人头,证明武家穴是有激烈抵抗的,几位官老爷都是恪尽职守的。
人数还是不够,不过没关系,从衙役土兵中挑一些机灵的,让他们在牒呈文书里英勇战死,等些日子风头过了,改个名字重新入职,还能多领一份抚恤银子。
……
常延龄的水师舰队离开武家穴市以后,满帆全速向上游行驶,在荆州找了一家和扬子商行相熟的粮商,补上最后六百石军粮的缺口。
船过三峡,尽览山河壮丽。
船过奉节,入耳皆是川音。
一直扮做杨锐勤务兵的向丰收老爷子,听到周围都是家乡话,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
船到重庆,杨锐单独派一条轻便快船,把他送去南岸的巴县,又派去两个官兵随行保护,以防意外。
送佛送到西!
蒋胡子、韩老三和向丰收他们的老家,都在巴县相邻不远的几个村子,奢安之乱闹得最凶的时候,反复的过贼又过兵,如果实在毁的不成样子,就把向丰收老爷子带回武家穴市。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hcheab-9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