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双天罡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0章 双天罡

 

杨锐看完信,对着油灯默默出神,脑子转的飞快。

初步判断,自已已经露出马脚。

但也只是露出马脚,还没有彻底暴露。

远不到跑路的时候。

但是后面的节奏会越来越快,杨清已经起了疑心,肯定会加快调查,万一在杨涟抄家之前穿帮了,没准儿死的比杨涟还惨。

当务之急,是要稳住杨清,以及他背后的杨涟,等到救苦救难的锦衣卫来了,青琐阁这点破事自然一笔勾销,甚至还可以找机会,再干一票大的。

但是说来容易做来难,怎样才能稳住杨清呢?

“呲啦——”

油灯跳起一朵闪亮的灯花。

杨锐终于有了思路。

铺开纸笔,开始写回信,却不是写给杨清,而是二房的掌家媳妇慧姐。

必须把水搅浑,搞得越复杂越好,通过慧姐再把老夫人詹氏扯进来,给杨清上点难度,也给自已上一道保险。

笔走龙蛇,洋洋洒洒,杨锐在信里自称被赶出杨府后,越想越气,半路拐到武昌府青琐阁,向他们讨说法,要赔偿。

青琐阁的冯掌柜自知理亏,答应赔偿,但是赔偿的数额还在扯皮。

那个老家伙就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吃到嘴里,就舍不得吐出来。

而且满嘴谎话,脸皮特别厚,无论他说什么都不要相信,也不要理他,免得他在外面拿杨家说嘴,败坏杨家的名声。

杀人诛心,杨锐就差明着说,冯掌柜是来碰瓷的。

一个妓馆的鸡头,有什么资格向杨家赔罪?

接下来,杨锐又诚恳请求,给他一个弥补改正错误的机会,把青琐阁这件事交给他全权处理,他要再去一次青琐阁,要回该有的赔偿,挽回杨家的清誉。

至于家里的长辈,暂时不用出面,不用自降身价和冯掌柜这种市井小人对上。

以免你踢他一脚,他拉你一鞋。

信的末尾,杨锐立下军令状,信誓旦旦的保证在半个月内解决这件事,否则任打任罚,毫无怨言。

其实只是拖延时间的话术。

真到了半个月的期限,大不了换一套说辞,或者再立一个更狠的军令状。

呼……差不多了。

写毛笔字真累。

字还写的这么丑。

虽然融合了两世的记忆,但原主是个不爱看书写字的家伙,加上杨锐的硬笔书写习惯,写出来的字说不出的古怪。

用镇纸压住信纸的边角,放在旁边晾干墨迹,然后打开杨萍写来的那封信。

这封信满满当当的足有两页半,主要是长姐如母的唠叨教诲,教诲唠叨,和其他的一些鸡毛蒜皮,另外还有姐弟俩如何一起努力,帮杨锐偿还五百两公中欠款的远大计划。

果然是亲姐。

还是扶弟魔那一款。

扶弟魔在大明并不常见,不是当姐的不想扶,而是女人的家庭地位太低,讲究一个三从四德,没有当扶弟魔的实力。

所以杨萍是个难得的另类,家庭地位很高。

杨锐虽然不需要她帮忙还钱,但是这件事没法明说,只能在信里告诉她,正在向青琐阁追要赔偿,如果成功了,欠公账的五百两银子自然一笔勾销。

然后又请杨萍帮忙,想办法盯着杨家的动静,如果有事发生,尽快派人来武家穴报信。

杨萍想当年是从杨府嫁出去的姑奶奶,上上下下人头都很熟,虽然影响不到杨家的决策,托人打听个消息却没问题。

两封信写完,杨锐熄灯就寝,并不急着把信发出去。

遇事不要急,能拖一天算一天,从蕲水回来再说吧。

……

熊文灿和姚明恭,都住在蕲水县巴口市。

巴口市就是后世的巴河镇,紧邻长江北岸,过江就进入武昌县地界,和省城距离不远。

这里也是巴河汇入长江的交汇处,吃到了长江航运和江南走私网的红利,逐渐发展成一座典型的明代江南市镇。

只是规模较小,被夹在汉口镇和武家穴市这两个巨无霸之间,虹吸效应明显。

事实上,长江两岸还有很多类似的市镇,汉口镇和武家穴市吃肉,大家跟着喝点汤。

杨锐一行人清早出发,从武家穴码头乘坐官船,溯江而上二百里,傍晚前终于赶到巴口市。

本来可以更快些的,但是罗田县正在闹山贼,码头上到处乱哄哄的,影响了正常的官船航运。

和武家穴市类似,巴口市这边也是人心惶惶,传言中,山贼的人马已经增加到上万小喽啰,有名号的大小头目144员。

除了七十二地煞,还有两套三十六天罡,对应阴阳两界双天罡之数,梁山泊来了也得甘拜下风,就问你怕不怕?

一般人都是有点害怕的。

虽然和罗田县隔着几百里地,中间还有两三座县城和府城,山贼一下子过不来。

但是,万一呢?

武家穴市和巴口市都没有城墙,如果大股的山贼杀到,几乎无力抵抗,严重缺乏安全感。

所以传言越来越离谱,越发的耸人听闻,已经有人拖家带口的连夜跑路。

来到熊文灿的府邸,杨锐呈上拜礼名帖求见,又塞给门房一个二两银子的门包。

有应山杨家和杨嗣昌的背书,杨锐不会吃到闭门羹,但是熊文灿丁忧之前,已经做到相当于副省长的山东右布政使,按照官场规矩,他的门房是有资格收门包的。

按规矩给门包,是对熊副省长的一种尊重。

那门房收了门包,不动声色的捏了下,笑道:“我家老爷正在见客,昆斗先生来了,你们恐怕要多等一会儿。”

杨锐也笑道:“多谢老哥提点,姚翰林是贵客,我们不着急,慢慢等。”

先生这个称呼,在明朝的含金量很高,一般人二般人都用不到。

比如湖广巡抚薛贞,又比如曾经担任左副都御史的杨涟,虽然位高权重,却没有资格称为先生。

换成左光斗还差不多。

因为左光斗当过北直隶的学政和乡试主考官,经学文章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

门房所说的昆斗先生,则是熊文灿的儿女亲家姚明恭。

姚明恭是万历四十七年的进士,和杨涟、熊文灿相比,属于官场上的小字辈。

但他授官后一直在翰林院任职,天下文枢之所在,日常工作要么是撰书修史,要么是替皇帝起草诏书,要么给皇室子弟当老师,有资格称一声先生。

杨锐如果听不懂昆斗先生是谁,门房就知道他是个棒槌,另有一套应对方法。

幸好头天晚上,杨锐已经跟杨十爷做过功课,一口答出“姚翰林”三个字。

门房确认这位是正经客人,客客气气的把人带到耳房少坐休息,送上茶水点心,然后入内禀报。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hcheab-3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