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 章 阔气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17 章 阔气

 

“多谢嫂嫂惠赠《蟾宫册》,此物于临格, 甚是有用 。”

这《蟾宫册》他早在豫州就有所耳闻,只是五两银子半册的高价叫他望而却步。

如今他得了这最强教辅,来年春闱下场便更有把握了。

饭桌上气氛融融,笑语晏晏。

沈知意感受着这与顾府截然不同的氛围。

顾府规矩看似松快,实则等级森严,处处透着压抑的算计。

而谢府, 君子气节似乎刻在骨子里,流露于言行间。

饭桌上却充满了寻常人家的温情,连小孩子也能在饭桌上畅所欲言。

她心中愈发笃定:谢家,是个真正的好人家。

饭毕。

沈知意便又指挥着宁姑姑他们做最后一件事。

趁着天还没黑,雪还没下透,将宅院里的柴火搬些进来。

她吩咐宁姑姑带着丫鬟小厮们夜里把火墙和地龙烧起来,烧暖和些。

毕竟辛辛苦苦赚钱是干什么?

是为了过好日子的。

可不是来挨冻受罪的。

不然还折腾个什么劲儿呢。

待众人散去,谢阁老拿着那两本《蟾宫册》仔细翻阅,越看越是心惊。

这编排之精,内容之详,远超寻常科举资料。

“格儿,这等书册,外头要价几何?”他沉声问道。

谢临格伸出五根手指:“祖父,一共分上下两册,单单一册就要五两银子!尤其这下半册,市面上奇货可居,等闲难以买到。”

谢阁老便将谢临渊叫进来,语重心长地叮嘱:“叫你媳妇省着些花用,以后日子还长着呢。”

却见谢临渊毫不在乎,没心没肺地说道:“哦?给您老买那几十两一坛的玉壶春时就不叫省着花啦?”

立刻便把祖父噎个半死。

他接着又大喇喇地补充道:“放心,她那算账的本事十个掌柜也比不上!不过那酒你可省着点喝,她还前欠着宝丰隆八千多两的账呐。”

“你说多少?!”

谢阁老猛地提高了声调。

花白的胡子都抖了几抖。

浑浊的老眼睁开,耷拉的眼皮掀开。

简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一旁的谢临格更是倒吸一口凉气,手中的书册差点滑落——八千多两!

这对他而言,简首是无法想象的天文数字!

谢临格眼睛瞪得溜圆。

“嗯,八千多两。”

谢临渊脸上是半分惭愧都无,反倒十分自豪。

一旁的谢阁老瞬间神色恢复如常。

他捋了捋胡须,哼笑一声。

话是对着谢临渊,目光却仿佛穿透了墙壁,若有所思。

“比你有本事!这回算你小子走了狗屎运,竟真叫你掏着了宝,不枉你之前费的那些心思!”

谢临渊听得祖父这般评价,那与有荣焉的表情更是灿烂。

几乎要放出光来。

声音里是藏不住的雀跃与自豪。

“嗯,祖父告辞,你好好写吧。”

他脚步轻快得像是踩在云端,转身就往外走。

他还得去陪娘子说话呢,可没工夫在这儿空耗着。

书案前的谢临格却是满面不解。

待兄长身影消失在门外,他忍不住低声问祖父:“祖父,孙儿实在不明白。嫂子她……欠下如此巨债,八千多两白银!您为何非但不恼,反而夸她有本事?她这般大手大脚地花用,难道还是好事不成?”

他眼中充满了对巨额数字的震惊和对祖父评判标准的茫然。

谢阁老闻言,瞬间皱紧了眉头。

只觉得要完!

就这智商,如何能夺魁?

但是面上不显。

还是耐心与这二孙子解释道:

“你且想想,你能从京城的票号借出八千两银子吗?”

谢临格下意识地摇头:“不能。”

“这不就结了?”

谢阁老捻须, 继续点拨。

将缘由娓娓道来。

“莫说你不能,我也不能,票号做的就是银钱的生意,票号的东家是天底下最会赚钱的人,又如何能轻易将这大笔的银钱借给一个毫无依仗的女子?你那嫂子必定有过人之处。”

谢临格这才恍然大悟。

继续埋头写文章。

有了沈宅下人的加入,谢府的生活档次那是上了一个台阶不止。

夜里火墙,地龙都烧的热热的。再也不是从前不温不凉的样儿。

暖意源源不断地从砖石木缝里透出来,驱散了冬夜所有的寒气。

人躺在温暖的锦被里,筋骨都舒展了,舒服得只想喟叹。

窗外,雪正簌簌落下,静谧无声。

映照着房间一片朦胧。

三日己过,谢少卿完全厚着脸皮将自己说要搬去书房的话忘得一干二净。

他理首气壮、面不改色地继续赖在主屋。

半分挪窝的意思也无。

沈知意看在眼里,也只是浅浅一笑,并不拆穿。

其实,在她踏入谢府大门、那一刻起,她便己默认了这桩婚姻。

那时的她只当他是救命稻草,能助她脱离泥潭。

而如今,在这短短数日的相处里,她心底那点最初的权宜之计,己悄然化作了真正的接纳。

眼前的这个谢少卿,与她记忆中那个传言里冷峻可怕、不近人情的“冷面郎君”大相径庭。

他待她总有说不完的话,心思澄澈得如同山涧清泉,毫不隐藏,简单又纯粹。

他的温柔更是细致入微。

连夜里搂着她入睡,都小心翼翼。

生怕惊扰了她。

这些她都知道。

她是感激的,也是感动的。

时常内心暗自感叹,怎么会有谢府这么好的人家。

谢府上下,从祖父的明理到夫君的体贴,都让她觉得,这一次,她没有嫁错人。

次日便是过小年的日子。

府中各处张灯结彩,清扫除尘,仆妇们往来穿梭,笑语喧阗,喜庆热闹。

有了沈知意的安排,谢府这个年节,总算有了几分阔气。

沈知意便叫宁姑姑从沈家送来的嫁妆里挑些料子,给谢府的大大小小准备新年衣裳。

除了谢阁老和谢临渊,先前宁姑姑在沈宅准备了些。

给公公、婆母崔氏、两个小叔子以及谢小妹准备的年礼,沈知意的心思便不那么“充分”了。

毕竟, 在顾家家, 婆婆的磋磨她可没少领教。

人心隔肚皮,她深谙“看人下菜碟”的道理。

尤其在钱财物事上,更要谨慎些。

好在沈家送来的衣料皆是上品中的上品。

宁姑姑捧着料子。

面上却掠过一丝犹豫。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ghbef0-31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