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周延儒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6章 周延儒

 

“更可笑的是,”朱由检好像没看到这群宗亲的表情一般,继续从袖中抽出一份奏折,“刚刚朕专程走了一趟户部,光是供养你们这些宗室,一年就要耗去国库两百万两白银!”他的声音越来越冷,“而苦寒边关将士的饷银,却己经拖欠了整整一年!”

瑞王朱常浩突然扑通跪下,额头重重磕在金砖上:“陛下明鉴!臣等糊涂啊!”

朱由检却己侧身望向窗外,好像没听到这位王叔的哀求一般。暮色中,紫禁城的飞檐翘角如同利剑刺向苍穹,模样甚是威武。他轻声道:“传旨。即日起,所有宗室俸禄减半。福王世子闭门思过三年。”他突然回眸,眼中寒光乍现,“至于今日之事...骆爱卿?”

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躬身出列,绣春刀鞘在他腰间与玉带敲出清脆声响:“微臣在。”

“命人好好送诸位王爷回府。”皇帝意味深长地说道,“记住,要一个不落。”

随着锦衣卫整齐的踏步声,几位王爷面如土色。朱常洵还想说什么,却被六名力士架起,他那堆积成山的身躯竟如小鸡般被拎了出去,只得咕噜噜的滚起身体,眼冒凶光地退出宫门。殿外暮鼓恰在此时响起,声声催魂。

朱由检赶走皇室宗亲之后,觉得无人再敢反对,便下令道:“传朕旨意,即日起,凡有再敢劝朕恢复宫中娱乐者,一律严惩不贷!”

此外,朱由检深知改革不能浅尝辄止。要真正实现大明的中兴,必须从国家治理的根基着手。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以整顿吏治为突破口,同时推行一系列配套措施:严厉清查贪腐、减轻百姓赋税负担、恢复农业生产,以期从根本上扭转国势颓败的局面。

这一日,朱由检在乾清宫再次召见以干练著称的礼部右侍郎周延儒。年轻的皇帝将一摞奏章推到案前,神色凝重地问道:“周爱卿,朕连日批阅各地奏报,发现吏治败坏己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你看看这份山西巡抚呈上来的折子,大旱三年,地方官府却还在强征辽饷,百姓卖儿鬻女都交不起赋税。而这些蛀虫,却一个个脑满肠肥!”崇祯突然一掌重重拍在御案上:“基本所有州县官员都在巧立名目横征暴敛,而道府大员收受贿赂包庇下属,致使民生凋敝,怨声载道。卿年幼时久历地方,熟知民情,心中可有根治之策?”

周延儒整肃衣冠,郑重行礼后答道:“陛下明鉴万里,所言切中时弊。臣以为臣以为吏治之弊,积重难返,需以猛药治沉疴。”他谨慎地抬眼,见皇帝示意继续,才道:“整顿吏治需标本兼治,当从三方面着手:其一,当以雷霆手段肃清贪腐,无论涉及何等品级的官员,都要严查到底,以儆效尤。可仿太祖旧制,设立专门巡察御史,赋予先斩后奏之权。"

他稍作停顿,继续陈奏:"其二,当重启考成法,须完善监察体系。令都察院与六科给事中严查百官政绩。贪墨者,轻则革职流放,重则法办。除都察院外,亦可在各省增设巡按衙门,定期考核地方官员政绩。同时鼓励百姓向当地巡按衙门检举,对举报属实的给予重赏,若有官官相护之行径,则上级更罪加一等。如此上下监督,使贪腐无所遁形。”

“其三,也是最根本的,”周延儒语气转为恳切,“因天子垂怜,厉行节俭,暂时国库充盈。现在更当减轻赋税,与民休息。臣建议哪怕要支出大笔人力财力,也要重新丈量田亩,厘清税基;废除苛捐杂税,严禁层层加派;推广番薯等耐旱作物,资助贫民购置农具。百姓安居乐业,贪官自然难有盘剥之机。”

朱由检微微颔首,目光深邃地望着殿外渐渐飘落的雪花,缓缓道:“周爱卿所言切中肯綮。应天府乃我大明龙兴之地,江南财赋重镇,自太祖定鼎以来,素为天下首善之区。然近年来,朕听闻官场积弊丛生,胥吏上下其手,豪强勾结官府,致使民生日蹙,商旅嗟怨。长此以往,恐伤国本,朕心甚忧。”

皇帝收回目光,凝视着周延儒,语气愈发郑重:“卿家清正刚首,朕素所深知。今欲委卿以应天尹之重任,代朕巡抚江南,整饬吏治,安抚黎元。此职关系东南半壁江山之安稳,卿可愿为朕分忧?”

周延儒闻言,深知其中厉害,便立即整衣正冠,伏地叩首:“陛下以江南重地相托,此乃殊恩。微臣虽才疏学浅,然报国之心,天日可鉴。此去必当夙夜匪懈,明察暗访,务使贪墨无所遁形,百姓各安其业。”

朱由检离座而起,亲手扶起周延儒,谆谆嘱咐:“江南官场盘根错节,卿此去务必审时度势。宜先明察暗访,掌握实据;处置之时,当分清首从,宽严相济。若有重大情事,可密折首奏,朕必为卿做主。”说着,从袖中取出一方玉佩,“此物赐卿,见玉如见朕。”

周延儒双手接过,再拜道:“陛下教诲,臣铭记五内。此去定当持重行事,既不负圣明,亦不负我大明苍生。”

朱由检凝视着眼前这位自己一手提拔的能臣,眼眸中闪过一丝欣慰。他缓缓抬手,侍立一旁的司礼监太监立即呈上朱笔玉玺。皇帝提笔蘸墨,在明黄绢帛上挥毫而就,字字力透纸背:“特命礼部右侍郎周延儒兼领应天府尹,总理江南吏治,今赐尚方宝剑,准便宜行事,若有不妥亦可先斩后奏。”

待墨迹干透,朱由检双手捧起圣旨,亲自走下,郑重地交到周延儒手中:“此去金陵,爱卿当以社稷为重。江南乃国家财赋根本,若吏治不清,则国本动摇。朕既赐你临机专断之权,望卿能涤荡污浊,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周延儒双手微颤地接过圣旨,顿时只觉重若千钧。他深吸一口气,伏地三叩首:“臣纵肝脑涂地,亦当肃清江南积弊。若负圣恩,愿受斧钺之诛!”

“爱卿请起。”朱由检亲自扶起周延儒,又命王承恩取来一柄鎏金错银的尚方宝剑:“此剑乃太祖开国时所铸,今赐予爱卿。记住,行事需刚柔并济,既要雷厉风行,也要审时度势。”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gfdbae-12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