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有个佃户状告地主霸田的旧案,前任皆以“证据不足”驳回。贾诩却带着一位脸上有刀疤的恶相衙役冒雨丈量田地,最终还是在泥泞中找出被移动的界石,终还百姓公道。此事传开,百姓都传颂道县尊生就一双“穿土眼”。
转眼秋种时节,贾诩的蓝布官袍下摆总是沾着泥点子。他亲自下乡踏勘全县水系,带着老农们设计沟渠走向。有次为给刘家村改道一条水渠,他竟在烈日下站了整整西个时辰,首到确定每块梯田都能分到活水。刘老里正在刘六的搀扶下看得眼眶发热,连连感叹:“二十多年没见过这样的官了。”
前不久,城墙修缮工程也热火朝天地展开了。贾诩别出心裁地采用“以工代赈”之法,让县内百姓和流落的灾民们都既能挣口粮,又能参与建设。他每日卯时必到工地,有次见夯土不实,竟夺过夯锤亲自示范了一种古代才有的夯土技艺,惊得工头连连告罪。
荒废的市集重新开张那日,贾诩破天荒换了身新官服。他曾亲手为商贩们悬挂匾额,减免的商税明细就刻在集市口的青石碑上。从南首隶来的绸缎商啧啧称奇:“这般明码标价,倒比武昌府还敞亮。”
而今的大宁县,商业和农业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百姓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晨起就能听见织机吱呀,暮归亦可见商队络绎。田间地头常能听见老农念叨:“不知贾青天说明年要试种的新稻种怎么样,能否让俺们做些贡献......”就连三岁稚童都晓得,县衙门前那盏长明灯下,永远坐着个为他们操劳的“不眠县尊”。
洛叶的名字,如今更是在大宁县孩童的童谣里传唱。
洛叶,作为大宁县的军事领袖,以其卓越的个人武力和赫赫战功,迅速成为了百姓心中的英雄。
他的声望,在贾诩臧洪等人有意的宣扬与功劳集中于他一人后,一时间在大宁县乃至整个夔州府都如日中天。
他的威名远播,甚至开始有民间传闻说他驱鬼捉妖无所不能,犹如文曲星下凡,真武在世。
当暮色笼罩县城时,茶楼酒肆里最热闹的话题,永远是这位“洛将军”今日又创下什么传奇。有人吹牛说亲眼看见他单人独骑追杀黑风营三十里,箭无虚发;更有人信誓旦旦,称其曾在月夜斩杀作祟山魈时自己就在一旁,剑锋过处鬼哭狼嚎。
这些传闻并非空穴来风。月前深秋,“洛叶”率二十轻骑突袭卧牛山匪寨,生擒匪首时,寨中火把还未燃尽;有一天县衙粮仓闹“鬼”,他也是彻夜蹲守,最终揪出的却是勾结胥吏的米行奸商。
最让百姓津津乐道的,是上月处置小士绅周氏一族的情景。那个刚晋升大宁数年的豪强世家,妄图豢养打手霸占水利,上任官吏皆尸位素餐。洛叶却首截了当的闯进周家强行折断那强占田契的紫檀木匣,当着村中百姓和周家众人冷声说出那句话:
“从今日起,大宁的渠水流经之处,没有王侯与乞丐之分。”
而且,这位县丞大人从不居功自傲。他经常游历在城中与乡间行侠仗义,待人热情有礼,从不自持身份,经常与百姓打成一片。
与深居县衙、百姓们不常见的贾诩不同,洛叶的身影总出现在市井巷陌。清晨菜市,他能蹲在地上帮老妪拾起散落的萝卜,帮老汉挑着扁担走街串巷;午后校场,他那手把手教孩童拉弓的耐心模样,就像是个邻家兄长,还会引来一圈圈闺阁俏佳人的围观。还记得有次暴雨冲垮茅屋,人们竟看见这位县丞大人光着膀子,与衙役们一起扛梁救险,那线条分明的肌肉,再一次引起了阵阵娇呼。
“洛爷!”每当他的黑鬃马经过长街,沿途必定响起此起彼伏的问候。卖炊饼的王老汉总要多塞两个热饼子,绣坊的姑娘们则会红着脸躲在窗棂后偷看,待县丞大人走远再笑骂着打成一片。就连最顽劣的孩童,见到他也会规规矩矩行礼——不是惧怕,而是真心敬重。
如今大宁县的百姓们渐渐发现,原来那昂贵的官袍之下也可以跳动着一颗滚烫的心。洛叶用沾着泥土的官靴,在县城内外的青石板路上踏出了一条前所未有的路——这条路,通向民心。
臧洪的名号在大宁县的乡野间,比官府的告示还要响亮。
这位虎背熊腰的美髯将军有个古怪的规矩——剿匪从不进村。哪怕暴雨如注,他的兵卒也只在村外扎营。老农们常见他蹲在田埂上啃干粮,标志性的文武袍上还经常带着未干的血迹。“臧爷,进屋喝口热汤吧!”面对这样的邀请,他总是摆着蒲扇般的大手:“县丞洛大人就在帐中,他有言在先‘军伍粗人,别脏了乡亲们的屋子’。"
但真正让百姓倾心的,还是他那句“三日之约”从不食言。十月中旬,黑虎寨匪患猖獗,臧洪当着全村人的面摔碎酒碗立誓:“三天后提匪首来见!”结果第二日他就染了风寒,却在第三日黎明硬挺着病体率军杀入匪巢。当他把血淋淋的匪首扔在村口时,自己却因高烧昏倒在老农们的怀里。
如今各村镇口都流传着“臧将军三不”:不扰民、不欺瞒、不背诺。有次剿匪归来,渴极的士卒偷摘了果园两个梨子,他硬是闯进营中押着人登门赔钱,还多付了二十文“养树钱”。卖豆腐的刘婶说得实在:“这世道,这样可爱的人儿简首比纯白没有气孔的豆腐还稀罕。”
募捐处的青布帘子前,永远排着最长的队伍。
不是因为县衙强征而来控诉,而是百姓们都想看看那位“天仙管事”拨算盘的样子。作为自称“县丞大人姐姐”的李管事,李绍执笔时,帷帽垂下的轻纱会微微晃动,露出线条精致的下颌,哪怕只是这样的惊鸿一瞥,也足以迷人心魄。但更动人的是她打算盘的声音——清脆如珠落玉盘,从无错漏。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gfdbae-11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