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 年,庚午马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当天,天空中大雪纷纷扬扬地洒落,恰似一片片轻盈的鹅毛在空中肆意飞舞,整个世界宛如被一层洁白而柔软的绒毯温柔地包裹着,银装素裹,静谧而美好。桥台镇的卫生院里,一声新生命诞生的啼哭,宛如划破寂静夜空的嘹亮号角,瞬间打破了冬日的宁静。一个体重六斤三两的女婴呱呱坠地,她那响亮的哭声,仿佛带着无尽的力量,刹那间驱散了产房外父亲心中长久以来笼罩着的阴霾。
孩子的父亲杨文一,是公社里负责民政工作的机关干部。平日里,他总是为了帮助镇里的百姓西处奔忙,足迹遍布小镇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解决孤寡老人的生活难题,还是为贫困家庭争取救助物资,他都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在工作上从未有过丝毫懈怠。母亲王舒兰,是一位朴实无华且勤劳坚韧的农民。每日天刚蒙蒙亮,她便迎着晨露走向田间,在那片希望的土地上辛勤劳作,用自己粗糙却有力的双手,稳稳地撑起了家庭的半边天。他们结婚己有 12 个年头,然而,六年前,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却因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没满月就不幸夭折了。那个小生命的离去,如同一场如影随形、挥之不去的噩梦,让这个原本充满欢笑的家庭沉浸在悲痛的深渊中,久久无法自拔。
如今,这个女婴的降临,恰似黑暗中猛然透进的一缕璀璨光芒,瞬间为这个家带来了全新的希望。夫妻二人看着襁褓中那可爱的女儿,她的脸蛋红扑扑的,如同熟透的苹果,眼睛亮晶晶的,仿佛藏着星辰大海,两人满心欢喜,嘴角上扬,高兴得合不拢嘴。杨文一思索了许久,最终为女儿取名为杨悦宁,这个名字饱含着他对女儿最真挚、最美好的期许,希望她的这一生都能平平安安,时刻充满喜悦,远离一切苦难与忧愁。而这个女婴,便是我 —— 杨悦宁。
时光犹如白驹过隙,匆匆流逝,曾经那个在大雪天里诞生的小婴儿,早己告别了青涩与稚嫩,步入了而立之年。2025 年,35 岁的我,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宝贝。同样是个可爱至极的小姑娘,如今刚满 3 岁。她的名字也是父亲起的,叫陈欣,父亲对她的期望和当初对我别无二致,只愿她能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地茁壮成长,一生都被幸福与快乐围绕。
在外人眼中,我的生活或许看似平淡而幸福,有疼爱自己的家人,有活泼可爱的孩子,家庭和睦,岁月静好。可只有我自己深深知晓,在这看似波澜不惊、平静如水的生活背后,究竟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心酸与坎坷。接下来,我便要为大家讲述,我那充满波折,却又无比糟心的人生故事。
在悠悠流转的成长岁月长河之中,从牙牙学语的懵懂幼年,到青涩莽撞的少年时光,再到逐渐迈向成熟的青年阶段,父母于我的教育之路可谓用心良苦。他们扎根于平凡生活,并未习得那些高深莫测、晦涩难懂的学问,然而,他们自有一套独特且真挚的教育方式。
父亲闲暇时分,喜欢沉醉于书海,指尖书页,神情专注,在墨香中探寻知识的奥秘;又或是铺开宣纸,蘸饱浓墨,笔锋游走间。自我呱呱坠地,父亲便将这份热爱巧妙融入对我的启蒙教育。他精心用毛笔书写诸多偏旁部首,字迹端正而飘逸,随后工工整整地贴于家中墙壁。每日,他都会站在墙边,耐心地指着那些字符,一遍又一遍教我认读,从简单的 “一”“丨”,到复杂些的 “氵”“亻”,他的声音沉稳且充满慈爱,引领我叩响文字世界的大门。
父亲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时常奔波于乡间。清明前后,为守护山林安全,他会带着年幼的我投身防火工作。山路崎岖蜿蜒,他带着只有几岁的我,仔细查看周边环境,排查可能存在的火灾隐患,平时在下班后,他也不忘带上我前往实验田。夕阳的余晖洒在田间,父亲手持记录册,仔细记录农作物的各项数据,从植株高度、果实数量,到病虫害情况,无一遗漏。在田间地头,在山林小径,父亲身体力行,每一个专注的眼神,每一个严谨的动作,都如同无声的教诲,可能当时记不得什么深刻的内容,但确确实实的影响了我后来的工作状态。让我深刻领悟到对待工作和生活中的任务,需全力以赴,肩负起应有的责任。
母亲在家庭生活中,同样以细腻的方式给予我言传身教。操持家务时,她总会轻轻拉着我的小手,开启生活技能的传授之旅。走进凌乱的房间,母亲先从整理衣物开始示范。她动作娴熟,将一件件衣服抚平、折叠,再分类放进衣柜,不一会儿,原本杂乱的衣物便变得整整齐齐。接着,她教我如何整理杂物,将玩具、书籍各归其位,物件摆放得错落有致。在这个过程中,母亲轻声细语,不管是我忙了倒忙,还是洗碗时打碎了碗,她都没有说过我,因为她觉得只要是为了干活犯的错就不能说,要不以后我就会放弃这项劳动。事实证明她是对的,就因为她说我做的饭好吃,这口锅我一下子背了二十多年。
对待长辈,父母更是为我树立了恭敬孝顺的典范。逢年过节,家中便充满温馨忙碌的气息。父母早早开始精心筹备礼物,为爷爷奶奶挑选保暖舒适的衣物,为姥姥姥爷购置他们喜爱的糕点美食。前往长辈家中时,父母的言行满是关切。一见到爷爷奶奶,父亲便快步上前,接过他们手中的重物,笑着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母亲则满脸笑意,拉着姥姥姥爷的手,嘘寒问暖,分享着生活中的趣事。用餐时,父母会细心地为长辈夹菜,提醒他们多吃些营养的食物。在他们的影响下,我也学会了关心长辈,懂得了孝道并非只是物质上的给予,更是精神上的陪伴与尊重,这便是孝道的深刻真谛。在生活的这些点点滴滴中,父母用他们独特且温暖的方式,如春雨润物般,悄然将为人处世的深刻道理植入我的心底 。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gcafic-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