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猛地不像人类的弟子,和压根不是人的师傅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章 猛地不像人类的弟子,和压根不是人的师傅

 

自数日前张三丰下令,武当弟子下山除魔。武当众多武功小有所成的弟子,纷纷收拾行李,除大病初愈的俞岱岩,需在武当管理事务的掌门宋远桥,其余武当七侠中人,纷纷率弟子下山,寻找西域金刚门的踪迹,铲除勾结蒙元的武林败类。

在几个大大小小的武林门派彻底消失之后。江湖一时间风声鹤唳,尤其是那些曾残余当年威逼张翠山夫妇的五大派。

张三丰自然没有主动跟那些蝇营狗苟之人计较的打算。

紫霄宫内,蒲团之上,张三丰盘膝而坐,一个透明的气罩笼罩着他的全身,伴随一声宛如利剑出鞘的,又宛如空谷鸟鸣的脆响声,一个太极图案在张三丰眉心闪现,随即开始飞速转动。

长生诀是道家圣典,也许在武侠的世界中,它更多体现为一门神奇的武功秘籍,但在如今的张三丰眼里,这是另外一种看世界的方式,非要类比的话,他甚至更像是原世那种存在于半科幻半玄幻的小说视角。

万物起源于大日,大日首射为阳,经月反射为阴,滋养天地万物,长生诀与天地相合,自天地阴阳中汲取本源的太阳太阳之力,为己所用,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一门不依赖于世界灵气潮汐的武功,哪怕在一个极其贫瘠的世界,他也能修行。

就像原子核聚变与裂变的反应不会因为在地球和火星有什么不同,长生诀不会因为所在的地方有什么不一样,只要你能学得会。

此刻的张三丰宛如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与天地,万物似有合为一体的态势,蒲团之上的身形时有时无的闪烁着,烛火照耀之下的影子也似乎变得越发透明。

再睁开双眼,张三丰己经处在一处冰寒千里之地,远处笨拙的企鹅摇头晃脑的围到他的身边,一个个摇头晃脑的,想不通自己为什么感到这里有一股很舒服的气息,却什么也看不见。

张三丰微微一笑,一念之间,再度回到了紫霄宫内。

“阳神出窍,瞬息万里吗?”张三丰平静的再度闭上双眼,并没有对自己的超凡感到有什么奇怪的地方。以他的天资,加上几个世界的积累,做到上一世需要借助玄武晶石才能做到的事情,这并不奇怪。

不同的是,布衣神相中的元神观测天地,万里通讯,更像是后世视频语音之类的视角转换,而非如今这般更进一步的元神降临。

在广阔的天地遨游,看尽诸多光怪陆离的神奇景色,张三丰终于想起来自己还是一个人,他的视角终于回到了神州大地。

在一眨眼之间,他来到了自己两个关门弟子之一,朱元璋的老家。

那一年,朱元璋二十三岁,陈友谅二十五岁。

自拜别师傅,两人分道扬镳,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此时的朱元璋还是英雄少年,一门心思想要屠掉那条令他厌恶丑恶的恶龙,回到家乡,找到自己父母己经只能看见一点土堆的坟头,朱元璋跪倒在坟前,只觉满腔的怒火的在胸中不断的积聚。

在凤阳城外的官道之上,一支两三百人的元兵,正在围杀一群明教弟子,为首的正是倒霉的常遇春,这个在倚天屠龙记中不是在被追杀,就是在被救的天下第一猛将。

此刻的常遇春无比的狼狈,他武功不弱,但仍然做不到像绝顶高手那样面对百十人的围攻仍然游刃有余。眼见自己的手下被元兵不断的分割绞杀,自己也陷入重重包围,常遇春几乎陷入了绝望。

元兵百夫长的弯刀马上要砍向常遇春脖颈的时候,一柄大刀替他挡住了对方,浑厚的内力瞬间将那元兵百夫长震飞出去。

没有丝毫的犹豫,来人几乎是瞬间弹射出去,眨眼之间,那元兵百夫长的便被大卸八块。

他没有回头看常遇春一眼,他也不知道自己救了一个会助他夺取天下的心腹,此时的朱元璋满心怒火,只想发泄,他冲入人群之中,在其他人心惊肉跳的目光中,像切菜一样肆意砍杀着面前的敌人。

元兵百夫长战死,按照蒙古人的规矩,百夫长死,麾下的人有责任带回他的尸体,带回来可以分到一部分财产,带不回来,那必然是严酷的责罚,尤其是百多年之后,几乎己经是绝对奴隶制的蒙古军队。

一时间,元兵都向朱元璋汇聚过来,只是此时的朱元璋早己不是原著中那武功平平的小坛主,见近百人的元兵聚集,朱元璋双眼微微发红,双手紧握长刀,跃上三丈的半空之中,在常遇春等人目瞪口呆的表情中,挥出一道十几丈长的赤红色刀气。

刀芒所过之处,一阵阵爆炸声响彻云霄。

硝烟散去,朱元璋面前只剩下遍地的残肢断臂,鲜血混杂着路边的泥土,显得异常污秽,

宛如神魔降世的一幕,超出在场元兵与明教和中人的认知,剩余三二十人的残余元兵吓破了胆,有的首接愣在原地动弹不得,更多的则是连跪带爬,顾不上裤裆里的屎尿,恨不得爹妈少生了两条腿,只想马上头里对面的恶魔。

而明教众人这边,即便人是见过张三丰出手的常遇春,也没有想过真正的绝世高手能做到这个地步,愣愣的说不出话来,而那些本就所知不多的教众,就只有一个想法。

明尊下凡了!!!!

一时间,剩余的几十个普通教众除了常遇春之外,都远远跪倒在地,陷入一种狂热的跪拜中。

“恭迎明尊降世!!!”教众渐渐齐声的呼喊终于惊醒了愣在原地的常遇春,反应过来面前是一个出手相助的绝世高手,他连忙走向朱元璋。

朱元璋沉浸在自己那一刀中,他也被自己所做到的一切感到震撼,尽管那一刀几乎耗光了他一身的真气,“没想到师傅传我的明神武典,如此强大!!”

“多谢大侠出手相助,常遇春感激不尽,还未大侠赐教你的高姓大名,日后我常遇春和明教凤阳分坛弟子,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走上前常遇春打断了朱元璋的思绪,回过神的朱元璋连忙回礼,此时的少年,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不必多礼,你我皆是汉人,同被蒙元欺压,救你们是理所当然的!”

“在下,武当朱元璋!!”朱元璋理所当然的报上自己的师承,张三丰可没有搞什么不准摆出师门的鬼要求,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江湖名门正派。

“武当,你是武当派的弟子,不知师承是哪位高人?是武当七侠?还是张真人?”常遇春惊喜的问道,本就跟武当中人交好的他,再蒙武当弟子相救,欣喜的同时也觉得豁然开朗。

武当弟子啊,那没事了,怪不得这么牛逼!

“恩师正是武当祖师张张真人,朋友莫非,你与我们武当有渊源?”朱元璋同样感到有些许亲切,没想到在自己老家居然也能遇到跟武当有关的人。

“哈哈哈,早些年曾有幸,蒙张真人出手相救,没想到今日再蒙张真人传人出手相救,我常遇春欠武当的,看来是一辈子还不清了。”

“此地不便久留,若朱大侠不弃,不如随我等一同回凤阳分坛!”

“待至安全之地,我备上一桌酒菜,你我再细细说来。”常遇春真诚的邀请道。

朱元璋左右自觉还没想好要怎么做,做什么,便想着交个朋友也不错,便欣然答应。

常遇春高兴的哎了一声,回头看向那群还在原地磕头的教众,不禁大吼一声:“别叫了,这位不是什么明尊降世,是张真人的真传弟子,别丢人现眼了,赶紧撤!!”

凤阳分坛内,常遇春率众人祭奠了死在白天那场围杀之中的凤阳分坛坛主后,明教众人设宴宽待了朱元璋,说是款待,只是众人均是穷苦人家出身,活不下去才加入明教造反,宴席也只是一些简单的吃食和普通的酒水罢了。

但与他们同样出身的朱元璋,却没有觉得丝毫不妥,朱元璋一时间感觉自己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与众人相谈甚欢,在大家的起哄之下,朱元璋常遇春两人甚至结为了异姓兄弟。

半晌,一个喝醉的明教弟子对朱元璋说道:“朱大哥,你武功盖世,不如加入我们明教一起干吧,我相信有你带着我们,一定能成就一番事业。”

除了常遇春,其他人纷纷开口附和道,这些普通教众,并不知道江湖上武当是与明教并立的门派,他们只当造反的人都可以加入明教呢。

“哈哈哈,我身为武当弟子,虽然从没去过武当,但怎么能再转投他们,你们真是喝醉了。”朱元璋哈哈一笑,并没有把这话放在心上。

“如今张坛主战死,我身为巨木旗弟子,不能越俎代庖,他们也没了主心骨。”

“还望大哥千万不要怪罪!”常遇春在一旁连连道歉。

朱元璋继续笑着,正欲再度拒绝,却突然想起来张三丰让他两人出山的目的,一时间有点犹豫,随即开口道:“我自然是愿意跟众兄弟一起抗击鞑子的,恩师是古往今来最贤明之人,也不会在意我为抗元大业投身明教。”

“只是明教与武当到底是两个门派,我只怕将来不被明教高层所容,反到害了众位兄弟。”

见朱元璋有所意动,常遇春连忙开口劝道:“大哥且放宽心,我明教向来包容,带艺入教者比比皆是,天地风雷西派,既有中原男女僧道,也有西域修持僧侣。”

“只要大哥不嫌弃,我们愿推你为凤阳分坛的新坛主,我教如今的代教主杨逍受张真人徒孙张无忌的大恩,必然会同意的。”

言及于此,朱元璋也不再拒绝,随即与众人干了一大碗酒:“好,咱们就一起干了,以后我们兄弟一起上战场,杀鞑子。”

一旁看着的张三丰欣慰的笑着,摸了摸自己胡子,随即元神再度遁去,准备去看看自己的另一个弟子在干什么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gbaa0e-3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