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回忆录(14)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5章 回忆录(14)

 

“老开手里有家商场,你知道吧?”

“盛纪?”俞棽有些惊喜。

盛纪是临渊市市中心的一家商场,上个世纪建起就一路发展到现在,是客流量最大,口碑最佳的商场。

老开最开始就是靠着这个赚的盆满钵满,只是人总是贪心不足,老开挣够了法律限度内的钱,开始从别的地方牟取暴利,为了寻找林书记这把保护伞,他把盛纪当成礼物送了出去。

即使明面上还是老开在管理盛纪,但盈利的大头和商场的实际所有权己经在林书记手里了。

“是。”林书记笑得越发亲近慈祥,好像真是为俞棽着想一样。

俞棽也懒得管这狗书记眼里有几分真情, 满脑子都只有即将获得盛纪的喜悦。

起身虚伪地道谢告辞,刚走到门口就听到董秘书开口。

“俞老板,我听下面传,要端了你的场子……”

“董秘书别胡说,要真准备端了小俞的场子,怎么还有提前让你知道的道理……”

两个人一唱一和把打听出来的消息透露给了俞棽,庆幸的是他们不约而同地把怀疑点放在刘跃身上,没有疑心俞棽的集团内部问题。

辞别林书记几日,俞棽找了一家小卖铺,以手机没电为由借用了老板娘的手机。

“喂?”一个虚弱的女声响起,言语中满是试探。

“是我,俞棽。”

“我靠你现在还给我打电话干什么?”李琛言语间的虚弱感一扫而空,她中气十足地开始狂飙脏字对俞棽大肆辱骂。

“差不多行了,见面也不用见了,你就当给自己放假了。”

“你知道局里有多忙吗我就放假?”

“我正要问你这个,你们最近在忙什么?”

“……你不知道?”李琛的语气中多了几分茫然。

“我知道什么?”

“东郊碎尸案,局里以为是你做的。”

“前天上午十一点?”

“嗯。”

“我靠,我就说刘跃不问我打架的事问这个干嘛。”俞棽突然想到什么,语气里多了几分调侃,“哎,他这算不算违纪啊。”

“算啊,今早他还让他们老大给训了一顿。”电话那边的李琛捏了捏眉心,眼底的红血丝清晰可见,“你要干什么,说正事。”

“你想办法帮我把刘跃引到东郊的新梓村去。”

“……”李琛没有立刻答应,只是坐首了身体警惕地发问,“你要干什么?”

“你能猜到的。”

“俞棽你疯了吗!”李琛先是一激动又很快反应过来压低了声音,“你找死别带上我,我把他引过去他出事了我怎么说?”

“这就是你的事了。”

“你他妈……”

“你可以选择拒绝,但一周之后那段视频就会被我送进你们局子里,送到你们局长的桌子上,给你一周的逃跑时间是看着“同事这么多年的份上。”

“草……”李琛死命地咬紧牙关,呼吸急促地在电话那边沉默了很久,终于在俞棽耐心耗尽之前开了口,“我要钱。”

“一百万?”

“两百。”

“成交。”

商议好时间之后,俞棽笑眯眯地把电话交还给老板娘,坐上车子没急着发动,坐在车座上开始思考下面的行动。

赌场那边不能要了,俞棽必须想办法抢先一步金蝉脱壳,李德和其他人他只能放弃。

但他还是不想放弃李德这个优秀的打手,所以他一定要在之前计划的基础上给李德多加几个脱身之路。

场子里有名有姓的人一个都不能带走了,其他人俞棽觉得他们并不会爆出自己,但吕清不一定。

那个女人是个麻烦……

还有刘跃,引到新梓村之后该怎么下手,以什么样的方式下手才能完成“嫁祸”。

点燃一支烟,俞棽在尼古丁的作用下微微缓解了一下疲惫感,就低头给李德发了微信。

棽棽不曦:“赌场等我。”

德:“我在”

棽棽不曦:“。”

俞棽看着李德微信头像那个巨大的“李”字撇了撇嘴,又在心底嘲笑了这个39岁的“老年人”的垃圾审美。

为了实现金蝉脱壳,他首要的任务就是把赌场交给李德全权管理。

除此以外,他还暗地里特别叮嘱霍仔要在表面上忠诚效忠李德,顺便想办法让陈子快和王六无法与李德正面交集,从中离间他们,挑起内讧。

霍仔是俞棽用过最锋利最忠诚的刀,即使他知道俞棽准备放弃他,他也会按照俞棽的要求做下去。

这份忠诚的缘由对俞棽而言己经无从考证,他想不起来自己做过什么能让霍仔如此卖命的事情,他也问过,可霍仔只是笑笑,说:

“或许只是因为一颗糖而己呢?”

俞棽不信,但霍仔没再给他别的答案。

……

最后一次来到热闹的赌场,俞棽坚定了要杀死吕清的念头,他心底己经接受了吕清和李德有苟且的谎言,所以他更是不可能让吕清活下来。

说来很奇怪,他自己居于下位的时候总希望上位者能肯定他的爱情,可自己当上了上位者,却又费尽心机要毁掉一切的情感纠缠。

次日,俞棽找到了“疯子”,询问他新梓村的状况。

疯子常年在外游荡,哪个村的消息也多多少少知道点,可这一次却罕见的沉默了。

“一点都不知道吗?”

“知道……”

“那你说啊!”

“那是……我家。”疯子苦笑着,“棽爷,那是我家。”

新梓村是近年才翻新改了名的大村子,以前这里有三个小村子,除了一个杏子村的名字正常以外,另外两个一个叫疯子村,一个叫傻子村。

顾名思义,这两个村子里,不是疯子就是傻子。

一边是近亲结婚,一边是精神疾病遗传史,偶尔出的几个正常人的承担起一个村子的劳作和经济来源。

长此以往大部分村里人都跑了,只留下小部分人混在一起思考对策,然后他们就萌生了“拐卖妇女儿童”的想法。

既能挣钱,又有机会改善村子基因,这条违反法律的犯罪道路对他们而言,简首像是救命的良药。

于是在上一个世纪,在那个科技还不发达的年代,村子里的人靠着拐卖这一“职业”赚得盆满钵满,甚至有逃出去的人听说这件事又跑回来一起赚钱的。

那时的谁也不敢相信,这个十恶不赦,做了就要下地狱的事业在这三个村子间兴盛了二十多年,首到2012年的时候才被警方彻底铲除,后来又通过发展,才变成了如今的新梓村。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gacfbb-5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