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宁国府父子定是在劫难逃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24章 宁国府父子定是在劫难逃了

 

因近期众多工部官员皆遭查办,沈蕴身为风羽卫长官,自然需进一步展开审讯,务必从他们口中追问出更多贪腐详情。

此前,因查抄吴家一事,沈蕴深得靖昌帝满意。

毕竟,此次查抄缴获了多达六百万两的财产,于朝廷而言,无疑是一个极好的消息,靖昌帝说话的底气较之以往更足了几分。

因此,此次工部贪腐大案,靖昌帝依旧令沈蕴主导查案。

不过,都察院亦在同步调查,旨在相互监督、彼此竞争。

谁能更快查出更多贪腐内幕,谁自然便能获得更多功绩。

虽说沈蕴并不看重这些功绩,但若能掌控更多内幕信息,于他而言,自然再好不过。

回到诏狱后,沈蕴并未急于审讯工部被抓的官员,而是先来到了王熙凤的牢狱之中。

王熙凤见他前来,先再三表达感激之情,随后问出了与平儿相同的问题:

“沈大人,这些新抓进来的官员究竟所犯何事?竟抓了如此之多进来?”

沈蕴解释道:“工部贪腐事发了,牵涉了整个工部,此外,宁、荣二府亦有所牵连。”

“尤其是他们所建的省亲别院,在工部立项,从中谋取了不少利益,贾家此次亦难以脱罪。”

王熙凤听闻,惊疑不已:“竟是如此,二老爷正是工部官员,难道他也会被抓进来吗?”

沈蕴微微撇嘴:“这便不好说了,前头那个吴天佑,不也是贵妃娘娘的亲生父亲,且身为工部侍郎,不照样被抓进来了。”

王熙凤闻言,心中五味杂陈,不知该作何感想。

她未曾料到,就连贾政都可能面临牢狱之灾,如此一来,她自己坐牢似乎也算不得什么了。

“政老爷尚且还不说,最为难的,恐怕便是宁国府的贾珍、贾蓉父子二人了,此次怕是难逃砍头之祸。”

又听沈蕴这般说道,王熙凤愈发惊疑:

“沈大人,为何如此说?”

沈蕴微微摇头:“具体缘由,我此刻不便细说,你且静观其变便是。”

“对了,你莫要因好奇而与这些人搭话,否则,一旦被牵连其中,我也无法为你开脱。”

王熙凤听后,恭敬应承:“我知晓的,不会乱打听的。”

同时,她心中也对沈蕴所言宁国府贾珍父子此次在劫难逃一事充满好奇。

虽心中疑惑重重,但王熙凤还是选择相信了沈蕴,毕竟沈蕴从未骗过她。

二人闲聊片刻后,沈蕴这才离去。

王熙凤目送着沈蕴离开,眼中闪烁着复杂情绪,不知是感激、怨恨,还是别的什么。

和王熙凤说完后,沈蕴便亲自开始审讯某个工部官员,期望能尽快获取一些有用信息。

结果确实得到了一些线索,但皆非沈蕴所期望的,只能都如实上报给靖昌帝。

……

皇宫。

“老货,东寿宫那边有何动静?”

勤政殿内,靖昌帝一边批阅奏折,一边询问身旁的夏守忠。

夏守忠低眉顺眼地回道:“回圣上,东寿宫一切如常,太上皇此时依旧在修道呢。”

靖昌帝听后,放下朱笔,皱眉说道:

“前番朕令沈蕴去查抄吴家,本以为他会出面干涉,可没想到,直至吴家被彻底查抄完毕,他也一直未曾表态。”

“此次,朕令沈蕴等人联合查办工部贪腐案,连工部尚书卢修然都牵连其中被停职,他竟依旧不声不响?”

对于太上皇所持的态度,靖昌帝心中着实有些捉摸不透。

夏守忠更是只能小心翼翼地加以推测:

“圣上,老奴以为,或许是太上皇觉得您所做之事皆颇为得当,并无表态之必要。”

靖昌帝摇头道:“老货,你可莫要哄朕,朕倒觉得,他越是不表态,越像是并不支持朕的做法。”

夏守忠闻言,一时间不敢接话了,毕竟此事涉及两位帝王,实在过于敏感。

见夏守忠沉默不语,靖昌帝也只能皱眉沉思,思索良久后,沉声追问:

“林海上奏,称京兆府府丞周良一心为民,不畏强权,堪当京兆府尹之职,老货,你觉得如何?”

按理,此类级别的官员任用,靖昌帝本应询问内阁大臣的意见。

而眼下,他却主动询问起夏守忠,显然内阁已然给出了意见,就看靖昌帝自身如何看待此事了。

夏守忠自然也明白靖昌帝此问的深意,思索片刻后,恭敬回道:

“回圣上,老奴以为,周良确实堪当京兆府尹之职,他公审吴家一事,已在京城传得沸沸扬扬。”

“大家都称他是包青天再世,此时圣上点他为京兆府尹,也算是顺应民意之举。”

靖昌帝微微点头,却又说道:

“可朕怎么觉得有些不对劲呢?”

夏守忠疑惑反问:“圣上,何处觉得不对?”

靖昌帝皱眉说道:“举荐周良之人,竟是林海,这便说明,背后多半有沈蕴的授意,朕怎么觉得,这就是沈蕴的意思呢?”

听了这话,夏守忠愣了一下,思索片刻后,这才接话:

“圣上,就算是沈蕴的意思,这也没什么吧?或许只是做个顺水人情而已,毕竟周良公审吴家,也算是为沈蕴出了力。”

靖昌帝听后,觉得颇有道理,可心中总觉得有些异样,一时间倒也想不通究竟何处不对。

“启禀圣上,忠顺王爷求见。”

就在这时,有小黄门进来通禀。

靖昌帝索性将疑惑抛之脑后,摆手说道:“让他进来。”

须臾,便见忠顺王走了进来,恭敬行礼道:

“臣参见吾皇万岁。”

靖昌帝依旧摆手道:“免礼,赐座。”

忠顺王答谢一声,坐了下来。

靖昌帝又问道:“老六,此时来见朕,有何要事?”

忠顺王恭敬回道:“臣弟此来,有两件事情要向皇兄禀报。”

“第一件,便是有关应天府府尹贾化徇私枉法之事,臣弟已从刑部官员口中得知,被关押在刑部牢狱中的薛蟠,已然将所有事实供认不讳。”

“虽说无法断定薛蟠是否真的打死了人,但他确实脱不了嫌疑,可贾化却判其已死,薛家最终赔了一笔银子,这人命案子便这般判完了。”

“圣上,贾化此举,实在是目无王法,为巴结薛家,以及薛家背后的王家、贾家,罔顾事实,徇私枉法,臣弟以为,必须严惩,以儆效尤!”

靖昌帝听后,不免惊疑:

“老六,去年你和朕说,要查王子腾吞并薛家的证据,可怎么事情竟演变成这般模样了?”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g0bceb-32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