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姐弟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9章 姐弟

 

拄着拐杖走在后面的叶青宇默默接过小竹篮,叶青萝牵着小弟的手走在前面。

叶青宇看一眼二弟,俩人走在后面说起了悄悄话,都是叶青宣在小声说书局的事。

他以前有跟着二堂哥去过一次书局,才不会怯场。

但像今天早上这般在书局可以一路观赏书架上那么多书名,就仿佛看风景一样让他心里有些小激动。

但是姐姐教过他们,儿郎要沉稳,喜怒不形于色。

与什么人说什么话,什么场合要注意什么表现,有什么想法先在心里多思量几遍再确定要不要说出来。

所以,他都是拿手遮了嘴再与姐姐小声说话,后面来了那个顾公子找姐姐说话,他就不再开口。

回来路上姐姐说过,那个顾公子是以前她在苏家定亲的林公子的同窗好友。

如今她回了叶家,不能再与苏家有关的人往来,而回苏家去的那个姐姐能否与林公子继续婚约,林家和苏家还在商量。

有了姐姐的解释,他才算听懂那个顾公子说的那些话。

一路上他都只有听的份儿,如今当悄悄话说与自家大哥听,总算找到一个可以说话的人了。

叶青宇听得沉默又感慨,一时也不知是心疼回来的姐姐,还是心疼回苏家去的姐姐。

这亲事……怕是不成了。

毕竟在叶家十三年半的那个姐姐是什么性子,他们当弟弟的还能不知道?

那是个脾气大的,能写的字有限,他启蒙读书后,有想教姐姐多认字的,但姐姐嫌浪费时间不愿意学。

她倒是能绣花,以前常绣些帕子去镇上能换几文钱。

她说她一个姑娘家学读书识字那一套又考不了科举、又做不了掌柜帐房,不如学好了绣花才是她的傍身本事,以后嫁人了也能靠绣花赚钱。

其实她的想法也没错,只不过这是一个农家姑娘再正常不过的想法。

如今回到苏家去,想要继续与富家公子定亲,以她农家女那点本事恐怕是不行的。

不知道苏家人会不会因此嫌弃她?

可苏家人也没在两个女儿之间做选择。

同样养了十三年半、从小培养起来的女儿说赶走就赶走了,哪怕知晓亲女在农家没什么本事也还是说接回家就接回家了。

这两天从亲姐换了人的事实里缓过神来,他也思考过许多。

只希望……苏家之后能够真心善待亲生女儿吧。

姐姐说得对,她己经不是苏家人,与苏家无关,自然与苏家的亲事无关,再去拉扯就没意思了。

所以姐姐在书局才会对那位找来说话的顾公子,十分客气,还让顾公子带话给那位林公子。

姐姐……她是真的很清醒,也很好。

叶青萝牵着小弟在前面走着,说着去镇上的街边见闻,捡一些小弟能听懂的说了说。

得知买了笔墨砚台还有纸,以后都可以在纸上写字了,叶青安开心得原地蹦跳起来。

就连走路都开始蹦蹦跳跳了,仿佛不这样表达不了他的喜悦。

他上学的那几个月里,村塾先生有教他们认识文房西宝,也有教他们应该如何握笔、沾墨、起字写字,但……

他们使用最多的,还是竹枝和沙盘。

农家娃启蒙读书,可不会立刻就拥有自己的笔墨纸砚,除非家里本来就有的,不然只能等着机会。

这个机会在很多孩童心里默默期盼着,有的能够实现这份期盼,有的……可能就悄悄地如梦想消散。

有的人读了几年书,从启蒙到弃读,都没有自己的笔墨纸砚,可能一辈子只接触过沙盘,能认不少字,却极少像样地写字。

而现在,叶青安在启蒙半年又辍学之后,因为长姐回家而重新得到上学的机会,还得到了长姐送他的笔墨纸砚。

一路进村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但有前两天闹出来的事情,又见叶青枫挑着箩筐,便也没人上前询问。

叶青萝他们出村的时候天还没亮呢。

叶青枫出村的时候就是挑着一担箩筐又扣着盖子,那时天色也很早。

早起的人遇见打了招呼,也有人问他干啥去,他都说去镇上买点东西。

挑着箩筐去买东西也没什么奇怪的,很多村里人也会这么做,便没人多想。

如今回来见他箩筐里搁着竹纸和背篓什么的,更加没人议论什么了。

就这么过了田畈回到家。

叶刘氏坐在上房屋檐下做着针线,叶青萝的衣裤和长裙还没做完,还得赶工。

厨房里,因为叶青枫改变主意只挑了八十八块绿豆糕,后面做好的绿豆糕就留在家里了。

有了这批货,下午往私塾送货的压力小了很多。

“娘,去杨家买一只大鸡、买一只子鸡回来吃吧,今天安儿生辰,咱们家也许久没吃肉了。”

叶青萝回来就先找叶刘氏说买鸡的事情。

在镇上没能买成肉包子,她就惦记着要吃肉。

虽说穿越也就几天,穿越之前她的生活水平并不差,但这几天吃的全是粗粮啊!

杂粮窝头、野菜杂粮粥,吃得她想哭。

后面她有钱了,杂粮粥变成了粟米南瓜粥、粟米玉米粥、粟米南瓜饭,还算是改善伙食了的。

有碗青菜都算不错,没有全部吃野菜了。

因为做糕点倒是在老宅那边弄了点猪油,也用不了几回了。

只是今天去了镇上却没办法买,初七那天虽不去镇上,但要找机会去买点肥肉回来熬猪油。

等还了债再看剩余的钱,可以让大堂哥从镇上带回来,这个在回家路上己经说过的。

现在,赶着中饭之前赶紧把鸡买回来吧。

叶刘氏一听要买鸡,还是两只,便有些不舍得,好言道:“买一只鸡回来炖个汤就好,子鸡就算了吧。”

见闺女要说什么,叶刘氏连忙解释:“你爹和青宇如今都病着,他们吃不了子鸡,子鸡太燥。”

叶青萝愣了愣。

子鸡营养丰富、肉质鲜嫩,是很适合小孩子吃的。

应该不是发物,但若是太燥也容易引发一些身体隐患,尤其是对病人。

可别到时让病情又变严重了……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ehfaif-4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