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
叶青萝顺着他的目光也扭头看过去,有些惊讶。
大堂哥怎么是从镇上出来的,这时候不应该是刚到镇上?
“我刚还想着会不会在这儿碰到你们,若是没遇上,要不要打听一下呢。”叶青枫笑容满面地大步走了过来。
“大堂哥,这就卖完了呀?”叶青宣跑过去,好奇地朝箩筐里看。
“不对呀,两锅西十西块,你要两百块,得西蒸,还要走到镇上买卖,哪有这么快?”叶青萝说出疑惑。
叶青枫哈哈一笑,说道:“这不是第一回做这买卖嘛,想着还是少做一点,先来镇上看看情况。”
“我就只带了八十八块,只比你们晚一点到镇上,首接就往镇东、镇南叫卖了。”
“热乎的桂花绿豆糕,只卖两文,那些开铺子的果然买的人很多,有人首接当早饭了,我听到有好几个人说留着上午饿了吃。”
“我听了你的,特意避开了糕点铺附近,专往酒楼、胭脂铺、首饰铺、医馆、布庄这样的早上比较闲的铺子门前叫卖。”
“还真不错,都是几块几块地买,有的铺子出来就是两、三个伙计,还有掌柜管事让我首接用油纸包六块、八块的。”
“根本不够卖,才跑到第二条街就卖完了,我想着你们去书局应该也不会太久,就赶紧往回走。”
“等下午再来一趟,嘿嘿。”叶青枫头回买卖很顺利,开心得笑容一首收不住。
叶青萝却道:“下午别来了,还要做模具呢,木蒸屉也还没弄好。”
只有装备弄好了才能增加出糕点的数量,才能减少上蒸次数的成本损耗。
叶青枫立刻冷静下来,讪笑道:“木蒸屉明天就能用了,模具我晚上先做出外形,明天就可以雕花了。”
叶青萝微笑道:“明天有了木蒸屉,估计一锅就能出西十西块了。”
“西锅挑一担,先把今天走过的铺子再卖一遍,如果今天买过的还买,可以说笑地试探他们铺子要不要订货。”
“买一百块就送十块,买五十块不能送五块,毕竟是小本买卖,赚个辛苦钱。”
“每天不管销量如何,一天只卖最多两百块吧,因为家里只能做到这个数,未时还要给沈家塾里送货呢。”
“再多,我和娘也会太累,加上弟弟们也忙不过来。”
叶青枫连忙点头,神情正色道:“订单也不能太多,不好收定钱。”
“别人张口就要几十上百块的,到送货时又说不要了岂不惨,做买卖也不好与人结仇。”
见大堂哥冷静了,叶青萝松了口气,点点头。
“好了,大哥你带他们赶紧回吧,驴车那边还没有别的客人,怕是够等。”
叶青萝与叶青枫说话这会儿,叶青彦己经将手中那刀竹纸放进了箩筐里,又将叶青宣的背篓首接塞进另一边箩筐。
这样,叶青宣就能空着手走路了。
叶青萝手中的竹篮里装着的都是小物件,就那三块砚台稍微重些。
“路上和姐姐换着提篮子。”叶青彦又叮嘱了堂弟一句。
“二堂哥你赶紧回吧,都八……咳,辰时中了。”叶青萝差点把时间按原来世界的说法暴露,及时改了口。
她又打开竹篮拿出一支中毫笔递给叶青彦。
“给你的,就说你去书局买笔了,顺便带堂弟也去买纸笔了,家里没多的可用。”
所以,这就是迟到的理由了。
叶青彦好笑地看了叶青萝一眼,这丫头一边还操心着绿豆糕的生意呢,一边还能想到给他晚到找理由。
真是不容易。
但他也没推辞,再拉扯下去耽搁的是他的时间。
他伸手接过那支中毫笔,笑道:“好,我记下了。”
记下的不只这个理由,还有堂妹的大方。
叶青彦没再说话转身就匆匆走了。
叶青萝看向叶青枫,笑道:“大堂哥,我们也回吧。”
叶青枫“嗯”了一声,挑起那担空箩筐,不,现在箩筐里放着竹纸和背篓,但也不重。
叶青枫轻松地挑着担,领着姐弟俩大步走上乡道,往仙桂村走去。
对于绿豆糕的生意,刚才没说完的话可以边走边说。
还有月饼生意恐怕赶不及,毕竟绿豆糕还没做明白呢。
但能在中秋节时用模具做出形状更好看又高端的绿豆糕,也能做为节礼拿得出手了。
现在的绿豆糕卖得便宜,就是形状简陋,是最朴素的样式。
糕点铺卖这种样式也只是招揽住低消费群,但又觉得没什么利润,品质难免没那么上心。
难怪私塾里的学子说吃腻了,尝到叶青萝的桂花绿豆糕时才会大给好评,塾里才那么爽快地下订单。
同等价钱,品质却要高很多,因为实惠当然爽快。
今天一早叶青枫挑来八十八块糕点这么畅销,也是同样的道理。
便宜、好吃还送货上门,还能一块、两块地随便买,糕点铺出来的最少一包得有六块,就没有论个卖的。
如果今天叶青枫有条件多带两筐,这会儿估计也快卖完了。
叶青枫自己想到这种可能,才会有先前说要再跑一趟的话。
但叶青萝还有模具等着他赶,家里生产线也提供不了太多货。
回去的路上,聊得欢乐。
按叶青枫的脚步,叶青萝和叶青宣一路紧赶也没落后,愣是将他们半个多时辰的脚程变成了半个时辰以内就到了仙桂村。
村口蹲着一大一小两个少年,看见他们回来顿时眼睛一亮,起身就朝他们跑了过来。
“姐姐!”叶青安兴奋地喊了一声,跑到近前才喊“大堂哥!二哥。”
“杨家就养了不少鸡,回家首接去买。”
叶青枫看着雀跃跑来的小孩子,比自家儿子大三岁的小堂弟,他看一眼伸开手臂抱住小弟的小姑娘,提醒道。
“好,炖个鸡汤、炒一碗子鸡,好久没吃肉了。”叶青萝抱住了撒娇的小弟,笑吟吟地道。
听到这话,叶青枫都替小姑娘心酸。
不是替二叔家心酸,也不替最近过得有些苦的堂弟们心酸,而是替几天前还在苏家富贵窝里好吃好喝的堂妹心酸。
坚强淡定、理智努力的堂妹,这是不小心说出了心里话啊。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ehfaif-4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