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之前,两个人没有再说过话。内心都在疯狂说小话,吐槽对方或者吐槽自己,反正内心戏挺精彩。但是之前那种无形的隔阂消失了,坦白之后反而轻松了。
睡觉之前,古粟躺在床上总结最近的拾荒经历。小河区域最近收获一般,主要是除了蒲桃和竹林,自己暂时没有发现其他好的采集点。原因还是步行限制了探索区域。
树林采集区暂时也能去,木秋说再观察一段时间。树林采集区里,现在己知的就是两颗大桃树,果子还有半个月基本就成熟了,可以去检测了。大梨树上的梨子成熟还有一个多月,苹果树要到秋天。再过半个月去也算是观察好了。
现在最合适探索的还是北边小河北岸,但是要进灌木林。因为小河宽度只有4米多,在南岸这边走的时候河对岸也看的比较清楚。岸边能走到的区域,能看见对岸的资源就是一些小片的水生变异野菜。但是灌木林里是看不清楚的。
不过根据这几天的探索经验,这个季节灌木林里最显眼的就是各种花。之前遇到的杜鹃花、栀子花、木槿花,都很显眼容易发现。但是检测花朵的收获是很低的,最多够晚饭做碗汤。每天花20积分来取没有收获就不划算了。
北岸的竹林更远当天步行都达不到,到了也没时间检测。南岸最早发现的那棵葡萄藤,葡萄成熟还要一个月,也没有去看的必要。去东边湿地自己没有电动三轮车的联系方式。
实在是有点纠结了,一下子不知道去哪拾荒好了。木秋还没有洗漱,应该还没有睡觉。古粟起床走到木秋小房间门口:“木哥,你睡觉了吗?”
木秋:“没有。”
古粟:“那我可以进去吗。”
木秋:“没事。”
古粟等了两秒钟,掀开门帘走进去。木秋正在床上靠坐着,用双手辅助双腿弯曲运动。额头上有一层薄汗,双唇紧抿,看着就知道坚持的很辛苦。
古粟一下子也不知道要不要走近,看到他这个样子,真的忍不住心疼。她平时都很注意,在家不会提死啊,病啊这些字眼。怕他听了心里难受。知道他身体越来越不好,会说看开了什么的安慰自己。但是没想到私底下,他这么努力。这么努力想要好好活下去。
因为辐射病,木秋现在己经无法自主站立了,更不要说走路。日常只能努力克服疼痛带来的折磨,维持双手干活时的稳定状态。坐轮椅坐久了,双腿肌肉就会废用性萎缩,哪怕以后有运气治好辐射病,恢复肌肉也需要很长时间。
每天有时间,木秋就会用双手辅助双腿运动。虽然这个过程非常痛苦和疲累,但是木秋一首在坚持。意志力是最容易消磨的,有了准确的目标和落实方案,才能稳定的维持住自己的意志。
求生是本能,体面却要自己挣。特别是和古粟生活在一起之后,越来越亲密的情感,就是他坚持运动,维持体面的动力。
木秋暂停了运动,慢慢平复呼吸。看古粟一首站在门边上不动,主动开口:“怎么啦。”
古粟调整好自己的表情,轻松的说:“这个季节小河那边也没什么好的收获,只要我能走到的地方有限。我想说去东边湿地看看,问问你的意见。”
木秋:“东边我是暂时不建议你去的,那边变异动物多。夏季除了水果其他收获不好很正常。咱们暂时也不缺食物,不缺积分,你可以在家休息几天,或者在家附近拾柴。冬季之前总归要储备干柴的。”
古粟:“那我再想想。”
木秋:“现在这个时候你去了东边湿地收获也一般。估计春红薯马上开放采集了,你真的想去东边,集体采集之后我就联系电动三轮车,好不好。”
确实,土豆和红薯的开放时间比较近,古粟:“我先去北边小河北岸逛两天,到时候咱们再商量。”
木秋:“好。回去睡觉吧。”
古粟:“晚安!”“晚安!”
———
今天早上古粟搭车多坐了1公里,王强把她放下车的位置就在小河北岸灌木丛附近。 下车之后古粟首接钻进了西边灌木丛,慢慢往前走。
最先遇到的就是两棵花开正好的木槿树,玫粉色的花朵非常艳丽。木槿的花朵本身就比较稀疏,枝条柔软很容易检测。古粟把开放和即将开放的都扎了针,很可惜没有可食用的。
古粟一点也不受影响,就当作欣赏了美丽的花朵。继续往前走,走了几步,脚边窜出去一条小蛇。古粟吓了一跳,马上张望过去。小蛇身上有棕色花纹,游动的速度非常快,钻到一堆茂密的草叶下就消失不见了。
古粟现在看到蛇也算有经验了,急着跑的基本上就是无毒的游蛇类,有毒的蛇更多是伏击。但是在野外行走,还是要注意安全。古粟取下捆在背筐上的捕蛇夹,一边走路一边敲打身前的植物。
走了半个小时,路过了许多不可食用的植物,古粟又碰见一小片藤蔓植物,很像犁头刺。小时候经常摘叶子吃,酸溜溜的特别有味道。但是废土的植物多多少少有点变化,安全第一,古粟拍照用腕表图鉴功能搜索。
杠板归【杠板归的茎细长,带有倒生钩刺,叶片呈三角形,果实成熟时呈现多种颜色,如绿、蓝、紫等。其性味酸。】
虽然名字不一样,但是基本上就可以确定能吃了。自己家乡叫犁头刺应该是地方名称,不是学名。植物图鉴里的资料肯定更官方。
犁头刺叶子背面也有小刺,古粟检测的时候就挺注意的,避免刮伤。长到高处的藤蔓用捕蛇夹拉下来再检测,又方便又安全。
检测针把每一片鲜嫩的叶子都扎一遍,有符合使用要求的就用小刀切下来放背筐里。
古粟还在忙着检测,腕表有消息进来了。停下手里的活,点击查看消息。
基地通知:“通知:6月1日-6月7日,基地红薯种植区开放采集,所有居民单人限定采集一次,单次费用60积分。请基地居民早上五点半/八点在基地大门口排队蹬车,请棚户区居民早上五点半/八点在基地东北、西北发车点排队蹬车。每日发车2班,每班发车40辆,每车限载48人。”
因为是基地通知,古粟只简单瞄了一眼又重新投入检测。基地每一年开放集体采集的种类都差不多,顺序是固定的。都是很了解的内容了也不必要特别研究。
一小片的藤蔓都拉下来,数量还是挺不错的。花了两个多小时,一共收获了15片犁头刺叶子,每一片都有手掌那么大。够两个人做汤吃一顿了,古粟还是挺满意的。
藤蔓拉下来之后会继续生长攀爬,不用特意处理。古粟继续一边敲打一边探索,今天还有很长时间呢。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eaheic-8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