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门户之见总是你们儒家提的了吧?”荆轲在树上不停摇晃着,一边喊道。
姬昊却是问道,
“赵正,平原君府中有多少侍从,多少侍女,有客来访,与逢年过节之时,你母亲身为平原君府里唯一的女眷,需要做些什么?”
赵正手上动作再次一滞。
燕丹手中的木剑险之又险地擦着赵正的肩膀划过。
在躲开了这一剑后,方答道,
“府里侍从二十又七,有侍女三十又二,每当有客来访和逢年过节,府内大小事务皆由母亲亲自负责调度,确保平原君府的礼数周到。”
“寻常女子对礼数之事一窍不通,可高门大户家的小姐自幼就在耳闻目染,她们嫁入他府门户之内,处理府内家事亦会得心应手,而且儒家从始至终都是提倡门当户对,从未有过强迫之论,但是……”
姬昊说着说着便又顿住。
三息之后,方才继续说下去。
“春秋战国数百年也有不遵从门当户对之论的夫妻,但是结果就是无一不是场悲剧,悲剧不是应验在他们的身上,就是应验在他们的子孙后代身上。”
“双方自幼接受教育差距所产生的分歧不谈,哪怕因为夫妻恩爱可以彼此忍让,一应礼数也有夫相助完成,女子相夫确实无需再顾虑,可是教子呢?”
“王公贵族的子女,由农妇出身的女子对其做启蒙教导,子长成继承爵位,待人接物的礼数必有瑕疵,可这些却是贵族之女从小耳闻目染,这是她们先天的优势。”
“亦如农妇教不出知书明理的赵正!”
“更何况,世人总喜非此即彼,因儒家曾说过此言,便觉得儒家拥戴贵族,在歧视普通百姓。”
“唉!”姬昊轻叹了一声。
“相信如此之言的人活在这世上到底是为了什么?”
这是姬昊三年来第一次发出如此无奈之言。
只因他想到了曾经那个不遗余力去试图游说诸侯的圣人孔子,可不管那些诸侯,还是百姓,却都置若罔闻。
是何其悲乎?
“不愿奋力上求去学习和改变自身,却在抱怨世道不公。”
孔子晚年率弟子避世,不再过问世事,何尝不是对天下百姓的失望。
老子西出函谷关,何尝不是对世人愚昧的失望?
他姬昊何尝又不是如此想?
建立百家的诸子无一不是自红尘之中悟出天地大道,他们又何尝不想以其才智反哺于尘世。
若世人不迂,百家又怎会隐居避世不出?
荆轲顿时陷入沉默。
这三年来不管他说出些什么话,自己就如同向一片汪洋中扔进一颗小石子,无法影响其心境丝毫。
但刚才他能清楚感觉到,姬昊在说出这三年来最重的话时。
心中不再平静,化作倾吞天际的大海啸。
可仅一瞬,便又是雨过天晴,风平浪静再无波澜。
“昔日武安君曾率秦军横扫六国,儒家却联合其余百家前往咸阳逼死距离平定天下最近的武安君,这你又是作何解释?”
荆轲眉头微皱问道。
“那时的我并不在儒家,我虽事后得知,可我并不认为儒家错了。”
咔!
赵正定在原地,燕丹毫无留力的一记横扫将他掀翻在地。
“赵正,”燕丹急道,快步跑上前。
可赵正不顾磕破溢血的头皮,眼睛首勾勾看着姬昊,这个解释他己经等了整整三年。
武安君才是他幼时凄惨悲剧真正的缔造之人。
“伊阙之战,武安君斩首韩魏联军二十西万,鄢郢之战,武安君斩首三十五万,华阳之战,武安君斩首十五万,单是这三场大战加在一起,武安君所歼之敌便己近百万,在秦赵长平之战结束前,诸子百家不曾有半分为难过武安君?”
“武安君为国而战,歼敌百万并无过错,可他唯一做错的事情,就是坑杀整整二十万的降卒。”
“周景王十西年,孙子和伍子胥两人率领三万吴军大破二十万楚军,攻入楚都鄢郢,可伍子胥入城后下的第一道命令,便是纵容吴军在鄢郢城为所欲为,让鄢郢沦为人间炼狱,其第二道命令便是掘坟,挖开百余座坟墓,只为找到楚平王的尸骨,鞭尸泄恨。”
“孙子无力劝阻全家死于楚平王手中的伍子胥,也己无法再制止释放心中恶念的三万吴军。”
“至此,孙子和伍子胥彻底决裂。”
“回到姑苏的孙子,在心灰意冷之下,以修著兵法为由,再未入军营一步。”
“在这乱世,战争不可避免,可并不意味为将者可以肆意妄为。”
“无休止打破战争底线,只会加速道德的崩坏。”
“今日,诸子百家可以对武安君屠杀降卒之事不闻不问,但他日为将者皆效仿武安君所为……”
“这才是真正的涂炭生灵!”
姬昊话锋一转又说道,
“正因伍子胥之为,其德行让吴王夫差心生芥蒂,不肯重用,也正因伍子胥之所为,让越王勾践三千越甲破姑苏时,一切极端之举都变得合乎情理。”
“吴国因伍子胥引荐孙子而强盛,也因伍子胥而走向衰亡。”
赵正抿着唇,不肯说话。
他也明白伍子胥的典故是说于自己听的。
可就如理解归理解,事情真到了自己身上就又是另一回事了,就如同孙子未曾劝阻全家死于楚平王猜忌下的伍子胥般。
可让赵正依旧没有想到的是……
“赵正,”姬昊轻声唤道。
“弟子在,”赵正闻言连忙从地上站起身。
“你有朝一日若回到咸阳成为秦王,领秦军攻破邯郸,若想向赵国手无寸铁的百姓挥刀……”
“当先杀为师!”
“你想要为曾经的痛苦遭遇泄愤本身没有错,当年孙子未曾阻拦伍子胥,为师也同样无法阻拦你,可攻破鄢郢的终是孙子,对你传道授业解惑的也是为师。”
“这些人的命,为师当背!”
赵正彻底愣在了原地。
从一开始,他就一股异样的感觉。
“赵正,”姬昊闭合的双眸终是缓缓睁开,如一汪平静的清泉,不见任何的波澜。
“时机己至,你可愿归秦?”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eaciei-6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