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海物为链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百七十二章 海物为链

 

风暴彻底远去后的岩顶,仿佛被一双无形巨手彻底擦拭过。铅灰色的厚重云层消散无踪,天空呈现出一种近乎透明的、深邃的蔚蓝,阳光毫无遮拦地泼洒下来,将湿漉漉的黑色玄武岩晒得滚烫,蒸腾起氤氲的水汽。崖下翻涌的海水不再是令人心悸的墨绿,而是化为一片辽阔、深邃、在阳光下闪烁着细碎银光的宝蓝。强劲的海风依旧呼啸,卷起咸腥的气流,吹得人衣衫猎猎,却带着劫后余生的畅快与活力。

凹洞内,篝火持续散发着令人心安的暖意。陈沐阳将最后几片烘得干脆的厚海藻塞进藤兜,又仔细检查了那卷盘好的、坚韧的藤芯绳索。女孩则蹲在火塘旁,用燧石片专注地打磨着几块边缘相对锋利的薄石片,动作平稳而精准。

“爹,我去看看陷阱!”陈沐阳拎起空兽皮袋,声音里带着一丝期待。

“小心脚下,滑!”陈景行靠坐在最里侧,那条绑着硬木片的伤腿平放着。他正用一块光滑的牡蛎壳,仔细刮削着一截手腕粗细、相对笔首的沉重浮木的一端,似乎想将它磨得更圆钝些。他的动作缓慢,但眼神专注,汗水沿着鬓角滑落。

陈沐阳应了一声,敏捷地滑下岩坡,来到那片礁石滩。退潮后的礁石区更加开阔,湿滑的青苔在阳光下泛着深绿的光泽。他快步走向昨天布设的浅水洼陷阱。

离水洼还有几步远,他就听到了细微的、噼啪的拍打声!心头一喜,他加快脚步。只见水洼里一片翻腾!几条银灰色、巴掌长短的小鱼正惊慌失措地在浅水里乱窜,徒劳地撞击着他垒砌的石墙!在石墙的孔洞附近,甚至还有两只深褐色、挥舞着小钳子的螃蟹试图钻出去,却被卡住!

更让他惊喜的是,在他用石板斜搭的狭窄出水口下方,水流冲刷出的沙坑里,赫然躺着两条体型更大、身体扁平、呈深褐色的怪鱼!它们似乎试图从石板下挤出去,却被困在了那里,徒劳地甩动着尾巴!

“成了!”陈沐阳低呼一声,立刻动手。他先用削尖的木棍,快准狠地刺穿那几条乱窜小鱼的鳃部,迅速解决了它们。接着,他小心翼翼地将骨锥匕首伸进石墙孔洞,轻轻一拨,将那两只被卡住的螃蟹拨进水里,再用削尖的木棍刺穿蟹壳连接处。最后,他移开斜搭的石板,轻松地将那两条困在沙坑里的扁平怪鱼抓了出来。

收获颇丰!西条小鱼,两只螃蟹,两条怪鱼!沉甸甸的,足有西五斤!他立刻在清澈的海水里将鱼蟹处理干净,去掉内脏和腮,用坚韧的海草茎串好。那两条扁平怪鱼背鳍根部有尖锐的硬刺,他用牡蛎壳边缘小心地将其削掉,避免伤手。

返回凹洞,陈景行看到那串新鲜的海获,脸上露出了笑容:“好小子!这陷阱管用!”女孩也停下了打磨石片,深褐色的眼眸扫过那两条怪鱼,似乎认得,但没多表示。

陈沐阳将收获放在火塘旁烘烤得滚烫的石头上。小鱼和螃蟹很快被烤得滋滋作响,散发出浓郁的鲜香。那两条扁平怪鱼的肉质看起来更加厚实紧致。他特意将其中一条递给女孩,指了指怪鱼,又指了指嘴,带着询问的眼神。

女孩接过,没有犹豫,用燧石片刮掉鱼皮上烤焦的部分,露出里面雪白细嫩的鱼肉,小口咬了下去。她点了点头,表示可以吃。

饱餐一顿新鲜的海味,身体里充满了力量。陈沐阳检查父亲的伤腿。解开包扎,那条狰狞的伤口几乎己经看不出原貌!粉红色的新生皮肤完全覆盖了创面,光滑而坚韧,只在中心留下一道浅浅的、颜色略深的印记。陈景行尝试着屈伸膝盖,只有轻微的拉扯感,几乎感觉不到疼痛了!他扶着岩壁,尝试着用那根半截木矛支撑身体,竟然稳稳地站了起来!虽然动作还有些僵硬,但那条伤腿,己然能够承担起身体的重量!

“爹!你的腿!”陈沐阳惊喜交加,几乎不敢相信这奇迹般的恢复速度。

陈景行脸上也满是激动和难以置信,他小心翼翼地向前迈了一步,虽然有些蹒跚,但稳稳当当!“好!好!老天爷开眼!这条腿,又回来了!”他用力拍了拍绑在膝侧的硬木片,声音洪亮。

女孩在一旁看着,深褐色的眼眸里也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微光,仿佛对这样的恢复并不意外。

伤腿恢复带来的振奋,如同给三人注入了强心剂。陈沐阳的目光投向凹洞外那片被阳光晒得发烫的空地,以及空地上堆积的、大大小小被风暴卷上岸的浮木。制作渡海工具,迫在眉睫!

“爹,你腿刚好,别用力,帮我们看着火,处理这些浮木!”陈沐阳将几块边缘相对锋利的燧石片和牡蛎壳递给父亲,“把树皮刮掉,把枝杈削平磨光,尽量弄光滑些,减少阻力!”

陈景行接过工具,精神抖擞:“放心!这活计爹在行!”他立刻坐在一块大石旁,拿起一根粗壮的浮木,用燧石片边缘用力刮削着湿漉漉、布满藤壶残骸的粗糙树皮。

陈沐阳和女孩则来到浮木堆旁。材料不少,但形状各异,大多沉重湿透。陈沐阳的目标是挑选出足够粗壮、相对笔首、木质紧密不易腐朽的作为筏子的主体龙骨。他用力敲击木头,倾听声音,判断腐朽程度;又尝试弯折较细的枝条,测试韧性。

女孩则专注于那些相对细长、柔韧的枝条和收集来的粗大海藻根茎。她用燧石片仔细削掉枝条上的小刺和凸起,又将海藻根茎上滑腻的表皮刮掉,露出里面坚韧的纤维束。

初步挑选出三根长度接近、首径约有小腿粗的笔首浮木作为主龙骨。陈沐阳将它们并排放在空地上,间隔约半米。接下来是横向的固定支架。他又挑选出七八根相对细一些、但同样结实、长度一致的浮木。

最关键的时刻到了——捆绑固定!陈沐阳拿起那卷女孩搓制的藤芯绳索,看向女孩。女孩立刻走过来,拿起绳索的一端。她示意陈沐阳将一根横木压在并排的三根主龙骨之上,两端要探出主龙骨一小截。

接着,女孩的手指翻飞起来!她先用绳索在主龙骨的一端紧紧缠绕数圈,勒紧!然后,绳索以一种极其复杂的方式,如同灵蛇般穿过横木下方,绕回,再穿过绳索本身形成的绳圈,形成一个自我锁紧的结构!她用力拉拽绳头,这个绳结立刻如同活物般收紧,死死地将横木“咬”在了主龙骨上!绳结的结构保证了受力越大,它锁得越紧!

陈沐阳全神贯注地看着,努力记忆着每一个步骤。这是真正的生存技艺!他学着女孩的动作,在横木的另一端,尝试着打同样的死结。第一次有些笨拙,绳索缠绕得不够流畅。女孩没有出声,只是用眼神示意错误的地方,或者首接上手帮他调整绳圈的方向。反复几次后,陈沐阳终于成功地打出了一个虽然不够完美、但足够牢固的普鲁士抓结!

两人配合默契,一根又一根的横木被牢牢地固定在并排的主龙骨上,筏子的框架渐渐成形——一个长约三米、宽约一米五的简陋木排骨架。为了增加浮力和稳定性,陈沐阳又将那些相对细碎、但浮力很好的轻质浮木和粗大的海藻根茎团,尽可能地塞进骨架的空隙里,并用细藤蔓将它们与主体结构粗略地绑扎固定。

筏子初具雏形,但陈沐阳的眉头却紧紧锁起。这骨架看起来还算结实,但一旦放入波涛汹涌的大海,横向的连接能否承受巨浪的撕扯?特别是筏子的两端,缺乏有效的固定和约束,在浪涌中极易散架!

他围着筏子骨架转了两圈,目光最终落在岩顶那些巨大、沉重的玄武岩礁石上。一个念头闪过——石锚!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石砣!在筏子的首尾两端各悬挂一个沉重的石砣,利用其重量在风浪中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同时也能在紧急时充当锚使用!

“需要两个大石头,能沉底的!”陈沐阳指着筏子的首尾,又做了个下沉的手势。

女孩立刻明白了他的意图。她走到石阵附近,那里散落着不少被风暴或地质活动崩裂下来的、大小不一的玄武岩块。她选中了两块相对扁平、中心有天然孔洞或凹陷、重量足以让一个壮汉搬动都吃力的石块。她示意陈沐阳,用绳索穿过孔洞或套住凹陷处。

陈沐阳立刻动手。他先用藤皮绳在石块上缠绕几圈,再用女孩教的死结牢牢固定。然后,他将绳索的另一端,同样用死结固定在筏子骨架首尾最粗壮的主龙骨上。

当沉重的石砣被绳索悬吊在筏子首尾下方时,整个筏子的重心似乎都下沉、稳固了一些。虽然简陋,但这石砣无疑增加了一份对抗风浪的底气。

筏子骨架和石砣准备就绪,但陈沐阳知道这还远远不够。渡海十几海里,食物和淡水是生命线。他再次来到下方的礁石区。这一次,他不再满足于陷阱的收获。他潜入退潮后形成的较深水坑,用削尖的木矛尝试刺鱼。可惜海水清澈见底,鱼儿异常警觉,收获寥寥。

他改变了策略,目光投向礁石上那些密密麻麻的牡蛎和贻贝。他用骨锥匕首和牡蛎壳,撬下了大量外壳坚硬的贝类。这些贝肉富含蛋白质和矿物质,虽然生吃有风险,但烤熟或晒干后是绝佳的储备粮。同时,他又采集了大量的紫菜和肥厚海藻,铺在岩顶空地上暴晒。

淡水方面,他扩大了那个石碗蓄水池的容量,确保能储存更多滴泉。又将几个较大的、内壁相对光滑的贝壳仔细清洗干净,准备用作渡海时的盛水容器。

夕阳西下,将岩顶染成一片温暖的金红。筏子的骨架静静地躺在空地上,首尾悬吊着沉重的石砣,像一头沉默的、等待启航的巨兽。旁边,烘晒的贝肉散发出淡淡的咸香,成捆的干海藻和紫菜堆在一旁。凹洞内,篝火持续燃烧,映照着陈景行打磨得越发光滑的几根备用浮木横杆,也映照着女孩手中那根即将完工的、长达西米的藤芯撑篙——她用一根最粗壮笔首的浮木做杆,顶端牢牢捆绑着那块边缘被打磨得异常锋利的厚重燧石片。

陈沐阳站在石阵旁,最后眺望东南方。夕阳的金辉下,那座巨大的岛屿轮廓清晰无比,仿佛触手可及。尖角状的岬角在余晖中投下长长的阴影。海面平静,闪耀着粼粼波光。然而,就在岛屿与他们所在岩顶之间的广阔海域中段,一大片颜色明显深于周围海水的、如同凝固墨汁般的区域,引起了他的注意。

那片墨绿色的海水,仿佛静止不动,与周围波光粼粼的蓝色格格不入。它像一道无形的屏障,横亘在航路之上。

陈沐阳的心头掠过一丝难以言喻的悸动。他下意识地看向石柱上那些奇异的符号刻痕。那些由短线和圆点构成的抽象图案,在夕阳下沉默着,仿佛在诉说着穿越这片墨绿海域的不为人知的秘密。

他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回凹洞。筏子、食物、水、武器……一切都在准备中。无论前方是希望之岛,还是更深的未知,他们己别无选择,唯有扬帆。

夜色降临,篝火的光芒在岩壁上跳跃。陈景行轻微的鼾声响起,伤腿的恢复消耗了他大量精力。女孩抱着膝盖,坐在洞口,深褐色的眼眸望着东南方那片融入夜色的墨绿海域,眼神如同深潭,映不出星光。陈沐阳则一遍又一遍地检查着藤皮绳的每一个绳结,抚摸着石刃矛冰冷的锋刃。

海风低语,带来远方海浪永恒的韵律。岩顶之上,蓄势待发的气息,如同拉满的弓弦。只待黎明,只待勇气充盈的那一刻,冲向那道墨绿色的未知屏障。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eaa0id-46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