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作为新人试水之作。
而且竟然拖了这么久,骚瑞。
历史穿越现在热度己经不比当年了(什么时候热过?)现在各大平台的征稿都是科幻悬疑,或者都市现言的文。我这某种程度上来说算是49年入国军了。
科幻和现言的火热其实解决的也是当今大部分的精神焦虑,科幻折射的是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环境日益恶化的世界如何走向未来的恐惧,而现言的题材则是为了满足现代人越来越难以满足的感情需求。
(所以我为什么还在写历史文?)
作者的三次生活不顺,人生经历影响人生观,与很多穿越回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的雄心勃勃的同仁们不同,由于倒霉惯了,作者对回到古代能过上什么样的生活,始终持悲观态度。
写文的原动力其实是因为找不到与我的三观契合的作品。
(因为没有饭吃所以自己做饭。)
第一次连载没什么经验,其实我应该新开一本书,但考虑到剧情连贯的问题,还是开了第二卷。
最近正在发掘武王墩,是昌平君的父亲楚考烈王的墓,希望有考古新发现。
(快醒醒,环形壁什么的不会有的。)
作者非全职,有很多事情要忙,写文耗费精力,发电创作,非是副业,动力不足,诸位见谅。
一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心血来潮就开始写了,后来发现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还是应该提前列好大纲,有一个基础的构思,不然写完了又得动手术,是真的很麻烦。
作者战国史稀烂,选昌平君这个人是因为信息比较少,方便捏他。
开始写了才发现没有相关的历史材料要写一个生活在几千年前,和我们价值观完全不同的人还真是困难。
秦国的那些臣子看上去似乎清晰一点,但甘罗、缭、顿弱、姚贾甚至王翦都是有来无去,在史书里忽然下线了,也不知后来干什么去了。
也有认为缭和顿弱其实是一个人,因为两个人向秦王谏言的内容非常的相似。
关于秦军使用的武器,虽然兵马俑里都是青铜器,但可能只是随葬品,不能说明当时秦军打仗用的是青铜。而不是铁。
赵高也不一定是太监,书上说赵高出于隐宫,原文其实为赵高出于隐官,意思是赵高是犯罪分子的子女,中车府令似乎也不是宦官会干的职业,而且他还有女儿。
(以上问题在文中影响皆不大)
说起秦始皇去世,现在都有了新的补充材料,赵正书里写的是李斯和冯去疾按遗诏立的胡亥,废长立幼是始皇本人的意愿。(不会是早期汉代人写的历史小说文吧,玩笑开的有点大了)
不过没关系我也不会写到嬴政去世。(那你说这干嘛)
因为此文扑街,其他小说我都腰斩掉了,不过本文还是会完结的,一次修改之后内容大框架就不变了。
作者有强迫症,初版内容我不满意的地方太多了,就改掉了,在此向喜欢初版的朋友道歉。
欢迎大家继续观看第二卷。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e0ccgc-8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