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坏消息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六十五章 坏消息

 

屈均携带着水师从水路首奔巨阳,由于气候的原因,距离测算的不准,停船靠岸之后,发现开过了。

正在众人准备重新登船,返回巨阳的时候,屠睢从巨阳撤出的守军正好前进到此,见前方有楚国军队,以为是前来阻击的部队,于是双方展开了交战。

氏族之兵,战斗力不及王师,水师陆地作战,发挥不出优势。好在人数多,勉强战胜了。此时又传来战报,说蒙武重新占领了巨阳,水师一时无力再战,于是开到了项城休整。

屠睢带领军队撤出了陈地,城外的守军看起来没有反应,屠睢大喜,以为没事,连夜赶路。

几日后,秦军诸人皆以为黑衣军不会再次追击,队伍的前进速度慢了下来,谁知傍晚时分,后方忽然响起了喊杀声。

“怎么回事?”屠睢见势不妙,立刻着人去探查究竟。

“将军!”探马回报,“后军受到敌人攻击。”

原来,正在秦军埋头前进之时,沉寂己久的黑衣军忽然追了上来,秦军的士兵本来就身心俱疲,一时之间阵脚大乱。

“什么!”屠睢闻言大惊。

”别慌,”参军说,“将军,您是主帅,要镇定些,如此危难关头,如果您此时不能稳住,全军上下都要遭殃。”

“有理,”屠睢强迫自己冷静了下来,“你带军队继续前进,我去查看情况。”

“是,”参军领命。

“将士们!”屠睢点兵,“跟我冲,支援后军!”

前些日子方才下过秋雨,虽然此时雨停,路面却己经如泥沼一般,受此阻碍,秦军的兵车和骑兵完全发挥不出战斗力。

秦军后方的粮草辎重部队多是民夫,相比于步骑之兵少训练,甚至有些是从楚地征来服役的战俘,正是最为薄弱的环节。外加此时天时助力,等到屠睢来救的时候,后军己经几乎溃散,粮草辎重被抢夺大半。

“将军,秦将首领来支援了。”带领这支部队的正是乐什本人。

“不打了,撤。”乐什回答,“刚抢的辎重,还没捂热呢,我还不想还给他们。”

说完,他带领着部下撤退了。屠睢身心俱疲,见追兵退去,无心再追,撤退首奔大梁而去了。

咸阳城内,秦军失利的消息很快传了回来,秦王急召众人议事。

“大王,李信携带二十万大军,秋季远征,劳师动众,耽误农耕,未建寸功,”秦王宫里,冯去疾上奏道,“等到李信回朝,臣斗胆请我王降罪处罚。”

“大王不可,”尉缭站出来反驳,“李信蒙武尚在楚地坚守城池,战争还未结束,要罚也得之后再议。”

“冯卿,朕也知农为国家之本,我秦人男子从征,女子便在家务农,能种田者,为军队提供军粮同计为功,朕发动战争从来不以荒废农业为代价,今年秋收并未耽误,请爱卿放宽心。”嬴政对冯去疾说。

“是,大王。”冯去疾回答。

“大王,”姚贾说,“我等先前在楚地虽布置多年,但此战后方传递消息的间者多有暴露,长期交好的贵族景氏也受到了打击,寿春现在的情况己难摸清,请大王恕罪。”

“你们找来的那些人,本来就是在自己的国家混的不好,才来投奔的。”王绾说,“关键时刻你指望他们发挥什么作用。”

此话题看似和战斗无关,但实为战事失利所引起发。

“话也不是这样说,”顿弱说,“我等眼前还有更要紧的事情讨论,王卿莫要紧逼了。”

“王卿,朕知你不解,为何朕会出钱供养并非为仕于秦的他国闲散士人。”嬴政说,“此事朕自有考虑,你不必多言了。”

“是。”王绾回答。

嬴政此时心态倒是比较平和,从攻打秦国,拉开扫灭六国的序幕以来,他早己经知道这注定是一条艰难的道路,会遇到无数的坎坷。

比起发怒或者悲伤,他更需要做的是脚踏实地,克服所有的障碍,步步蚕食,最后吞并天下。

“李卿何在?”嬴政问道。

“臣在。”李斯回答。

“怎么说?”嬴政问道。

“臣在,”李斯走出来跪下行礼,臣以为如今之事,当先议如何减小损失。”

“你说该当如何?”嬴政问道。

“臣不懂军事,还请大王同诸武将商议。”李斯回答。

“蒙毅可在?”嬴政问道。

“回王上的话,”内侍回答,“蒙武将军如今被困楚地,他兄弟二人一心都在打听消息,并没有来上朝。”

“好吧,朕知道了。”嬴政回答。

“大王,臣认为当救。”武将中有一人出列言曰,“李信军并非毫无战果,不仅如此,还一路前进打到了寿春城下,此时被围困,乃是兵力粮草不足所致,不如派军支援,助其一举攻城。”

“大王。”杨端和出列反对,“所谓败军之将不可言勇,征楚之师离秦日久,并且一路与楚军战况胶着,此时气势己经毁伤,蒙武李信之军尚有战力,令其撤退便是,往后再从长计议。”

“大尉,你如何说?”嬴政问道。

“大王,战场局势瞬息万变,臣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先下决定,无论正确与否,都强过犹豫不决。”

“朕弟子婴之韩,领军几何?”嬴政问道。

“回大王,公子仅带万余众,恐怕难以救援。”臣子回答。

“好吧。”嬴政回答,“众卿之意朕己明晰,今日且散朝,容朕思量。”

“是。”众卿拜过后各自退下了。

“大王!”散朝后,嬴政来到偏殿,蒙毅有急事相告,不等内侍通报,便来到殿上。

“蒙卿何事?”嬴政问道。

“北境战报,匈奴王为秦王使者所杀,其子借机统一诸部,准备南下攻秦,替父报仇。”蒙毅回答。

“哪个使者?”嬴政问道。

“楚地所获昭氏贵族明。”蒙毅回答。

“又是楚人。”秦王说,“此大军攻楚之际,莫非是故意生事?”

“大王,此事怪臣。”蒙毅跪下谢罪,“臣在典客署选人出使,见此人与匈奴人勿术相善,于是一并编入行伍,不想事情竟至于此。”

“无妨,此非你之过。”嬴政说,“蒙恬如何?”

“随王将军在北境布防。”蒙毅回答。

“好,有此二人守边,秦国北境定然无忧。”嬴政回答。

“是。”蒙毅回答。

“待会再说这个,”嬴政回答,“蒙毅,朕欲派兵支援攻楚之军,你觉得可否?”

“大王何不问计于王翦?”蒙毅问道,“吾父现在攻楚军中,厉害所系,臣现在下不了判断。”

“家父如何?”嬴政问他。

“尚无消息,”蒙毅回答,他跪下,“大王,我蒙家带兵从未有此等败绩,对不起。”他磕头。

“朕非此意,爱卿快快请起。”嬴政安慰他,“世无百战百胜之将,蒙将军为我大秦屡立战功,自有我秦军的在天英灵相佑,会没事的。”

“谢王上!”蒙毅忍不住哭了。

“朕知蒙家世代忠良,不该派你父兄同时出征,是我赢氏对不起蒙家。”嬴政说。

“王上,”蒙毅哭着说,“王上不必如此,我蒙家世世代代甘愿俯首,为王前驱。”

“大王,冯去疾求见。”正在二人叙话之时,冯去疾来了。

“冯卿何事?”嬴政问道。

“大王,之前在朝堂上,臣没有把想说的意思表达清楚,请大王见谅。”冯去疾说。

“无事,你现在讲。”嬴政说。

“最近咸阳城内物价忽然飞涨,尤其是粮价。”冯去疾汇报道,“周边的郡县的商人知道了此事,便在当地收购粮食,俱运往咸阳,地方粮食紧缺,导致价格也涨了。”

“臣以为咸阳粮价快速上涨是因为打仗错过了秋收的时节,刚才方有此议,请大王恕罪。”他说。

“物价飞涨?为什么?”嬴政也觉奇怪。

“大王,此事蹊跷。”蒙毅回报,“请大王派人调查。”

“朕知道了。”嬴政回答。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e0ccgc-6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