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君携带着家眷来到了寿陵,寿陵的屋舍年久失修,嬴氏夫人找了不少人来修缮,并且将秦王给的墓田分散给了附近的村民耕种,很快和附近的村民搞好了关系。
守陵人日常的工作无非打扫陵园,定时祭祀而己,这些事情都有仆人去做,昌平君整日也无事可干。
他原本惦记的孙儿现在虽然平安无事,但因为长子记恨他被贬连累全家,不许他抱孩子。
“老人家,我怎么觉得你有些眼熟,以前是做什么的?”这天闲来无事,他同原本的守陵人攀谈了起来。
“是厨子。”老守陵人说,“大人可曾到过老主人安国君家中宴饮?”
“去过,经常去。”昌平君回答。
“那就对了,你过去应当也吃过我做的饭。”老守陵人回答。
“唉,”随后,守陵人自己叹了一口气,念叨了起来,“想来过去的老主人,他可是最爱宴饮。那时厨房里日日都在忙碌,鱼要煎至什么火候,汤要煲到几时出锅,酒要温到什么程度,不同的客人,大人孩子都有什么喜好,我到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
“如今这些年过去了,老主人现在只能躺在这阴冷漆黑的墓室里,当年那些宾客,也不知现在都去了谁家。”他无奈的摇了摇头。
“也在这里呢。”昌平君回答,“老人家,你可还记得家里的亲戚有一个叫熊明的孩子,现在就在你面前呢。”
“熊明。”守陵人思考了半晌,“对了,是了,君侯,老奴对您有印象。”
“真的记得啊?”昌平君笑了笑。
“那可不是,你别看老头我到了这个岁数,记性可好着呢。”守陵人回答,“我还记得有一次,您带着妻子,还有两个孩子来了,那老大安安静静的不出声,老二开口就说要吃熊掌,费了好大功夫才伺候好。”
“那次老主人吃的也高兴,还要您唱歌来的,唱的是什么呢?唉?是什么来着?”时间过去的太久,守陵人也有些忘了。
“步徙倚而遥思兮,
怊惝怳而乖怀。
意荒忽而流荡兮,
心愁悽而增悲。”
”是这个吧,”昌平君听了守陵人说的话,淡淡的唱了几句。
“唉,对,就是这个,”守陵人说,“老主人和夫人,听了都十分喜欢呢。”
“君侯,上哪去了?”过了一会,嬴氏夫人出来找他,发现昌平君一个人坐在那里哭。
“怎么了?这是,好好的怎么哭了。”夫人问他。
“我刚和守陵的老人对话,他把我认成父亲了。”昌平君哭着对夫人说。
“孩儿,父亲一定会接你回楚国的,”昌平君想起了很久以前的事情,那天父亲穿着从没见过的衣服,和母亲说了些什么,母亲一个人在内室哭泣,父亲则打开门准备出去。
“你要去哪,爹爹?”他抓住父亲的衣角,“娘怎么哭了,你不去安慰他吗?”
“好孩子,爹爹有事,”他这时才发现,父亲也在流着眼泪。
“什么事,去哪?”他问道。
“重要的事,去楚国。”父亲回答。
“楚国,是哪里?”他问道,“很远吗?”
“不远,很近的,”父亲和他说,“那才是我们的家,只要出发,很快就到了。”
“公子,快走吧,”旁边的叔叔催促道,这个叔叔穿的衣服倒是很熟悉,那是父亲的衣服。
“既然很近,那今天晚上你回来吗?”他问道。
“今天不回来了。”父亲回答,“好孩子,爹惹娘生气了,你去帮爹哄哄你娘,爹求求你了。”
小时候的昌平君点了点头,回屋去安慰母亲,那时的他怎么也想不到,这就是他最后一次见到父亲了。
“人皆为父母所生,孩子像父亲,很正常啊。”嬴氏夫人听了,安慰他,“那老头糊里糊涂的,又爱念旧,你性格敏感,若是听了难过,以后少和他交谈就是了。”
“好。”昌平君答应道,“夫人,有什么事吗?”昌平君擦了擦眼泪。
“那修房子的章邯今日带了三个刑徒来。”嬴氏夫人告诉他,“都是你的熟人,你快去见见吧。”
“君侯!”那三人正是入秦之时同昌平君失散的三个门客。
“司君,鸠君,宋君。”昌平君激动的说,“太好了,你们都没事,我还以为……”
“君侯,我也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宋正哭着说。
“好了,既然见面了,那便不说这话了。”昌平君安慰他。
“夫人,我等三人无用,君侯在外时照顾不周,以至于有此劫,还请夫人恕罪。”司无检先和夫人道歉。
“他孙子都有的人了,自己对自己负责,有问题不们事。”嬴氏夫人回答,“你们先聊吧,我还有事要忙。”
“夫人慢走。”鸠和司无检和夫人行礼。
“司君,你们是如何回来的,快和我说说。”昌平君好奇的问。
“此事还得多谢陈君。”司无检回答。
“陈君,哪个陈君。”昌平君一愣,“陈昭明吗?他也来了秦国?”
“是的,此事我也有点想不通。”司无检回答,“但他确实在这里。”
几天前,昭明和章邯说了很多好话,还拿了一些礼物给章邯。
“这么贵重?”章邯看着昭明送的东西,一时有些不敢相信,“陈兄,这些东西是从何而来啊。”
“我过去行商时曾经认识了一些朋友,托他们弄来的。”昭明回答。他喝过糖茶之后,便确认千金茶肯定是在秦国,于是顺着线索找到了最大的一家售卖糖茶的商铺,果然找到了他。
“兄弟,秦律森严,这些我可不敢收啊。”章邯说。
“兄弟交往,送送礼物,联络感情而己,有什么不敢收的。”昭明笑着说。
“陈兄有何事求我?”章邯问道。
“我有几个朋友被没为了刑徒。”昭明说,“你去寿陵的时候把他们带上好吗,寿陵的活计不管怎么说还是轻松的多。”
“好说。”章邯收下了礼物,答应了。
不多时,昭明跟着章邯一起来了骊山陵,章邯同主管说,需要选几个刑徒来寿陵修缮屋舍,主管今日正忙,于是挥挥手让他自己选去。昭明在骊山陵里跑来跑去,终于找到了这三人,因为三人皆能书会写,正在墙上刻字呢。
找到之后,昭明大致和他们说明了一些情况,三人听了,放下手里的活计,立刻跟着章邯走了。
“大人,您公务繁忙,不必亲自来此。”昭明正待要走,忽然听得附近有人在交谈。
“秦王说要我亲书石碑,我不能不来。”一人回答道。
“你,干什么呢!再不走就留下来。”昭明的行踪被守卫发现了,守卫恐吓到,昭明不得己只得快跑几步,追章邯去了。
“那您今日写了之后就回去吧。”对话的那两人是李斯和主管,“文官俑的事情就不用您亲自来了。”
“没事。”李斯回答,“我的文官俑现在制作的如何了,我去看看。”
李斯来到了摆放文官俑的位置,一个匠人正在雕刻一个塑像,见到他来,起身行礼。
“怎么这样年轻?”李斯愣了一下,匠人雕刻的文官俑并不是按照他现在的样子来的,而是按照他的年轻版。
“我按照您的骨相推测着来的。”匠人回答,“您年轻的时候,好看,自然要如此。”
“秦王又不在意这些。”李斯回答,“我年轻时没有什么政治经验,处理事务的能力也不如现在,以这样的形式去陪伴秦王,只会惹他生气的。”
“不会的,您不用想这么多。”匠人说着,看了看自己的雕塑,又看了看李斯,随后笑了。
“你笑什么?”李斯问他。
“我忽然发现这雕塑不像您,其实像我自己。”匠人回答,“大人您年轻时的样貌要好看的多,如果您不满意,那我重做便是。”
“……”李斯沉默了一会。
“不必了。”李斯回答,“既然是像你,那就这样吧,叫你自己毁了自己的塑像,倒有些奇怪了。你再做一次大概也是靠近自己的样貌,不要多费功夫了。”
“是,多谢大人。”匠人回答。
“不管怎么说,这次可要好好谢谢陈君了。”寿陵一侧,听了三人说明情况之后,昌平君说。
“那我呢?”章邯此时正好走了过来,他问道。
“多谢章少府相助。”昌平君带着三个门客,跪下和章邯道谢。
“天哪,使不得,使不得。”章邯赶快将昌平君扶了起来,“君侯,我就是随口一说。”
“大人您帮了我的大忙,我一定要感谢您。”昌平君说,“我叫家人准备些礼物给您,请您千万不要推辞。”
“这么好,那多谢了。”章邯谢过之后,继续监工去了。
“大人,寿陵地下渗水有些严重了。”寿陵的修缮并没有想象中的简单,主墓使用的时间不过十数年,己经出现了一些不好的迹象。
“待我和工程官讨论过该如何解决。”章邯对他们说,“看来这里是有的活干了。”
“少府。”刚才见过的鸠此时找了过来。
“怎么了,你有什么事?”章邯问他。
“您既然有事回咸阳,能不能……”鸠刚说到一半。
“知道,下次带着陈昭明一起过来。”章邯知道他要说什么,首接打断了他。
“是,多谢章少府。”鸠道谢。
“不用谢,不过,我打听个闲事。”章邯说。
“什么?”鸠问道。
“咸阳的人都在传说这陈君是齐国公子的相好,”章邯说,“你们君侯可是和那齐国公子有什么联系,能让他这么帮忙?”
“啊?”鸠什么都不知道,他愣住了。
“你不清楚是吧,没事没事,算了。”章邯挥了挥手,“下次见面我带陈君过来就是了。”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e0ccgc-5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