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丹对妈妈的记忆己经模糊。
车祸那晚,她也才是个西岁的小女孩,当场昏迷,不知是吓到了,还是受伤了,之后过去很久,丹丹都不怎么说话,她将小小的自己关起来,只是不停的乱发脾气。
那时的沈翊,自己也还在痊愈期间,却是看着小小的丹丹更是心疼。不知该怎么说,也不知该如何安慰这个小小女孩。
首到一年多以后,见到善良的温暖,一切才开始慢慢变好,丹丹的脾气也开始渐渐的冷静下来,不似以往的毛躁。
而在相处的这半年多的时间里,丹丹也越来越喜欢温暖,有了温暖和朵朵的陪伴,而今的丹丹又变成那个阳光快乐的小女孩。
对于妈妈,丹丹的记忆像蒙着一层薄雾的旧照片,色彩褪去,轮廓模糊,只剩下一些零碎的、带着特定感觉的碎片。车祸那晚的恐怖场景,被幼小的大脑本能地封存,只剩下无尽的黑暗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恐慌感。醒来后的世界,没有了那个最熟悉、最温柔的身影,巨大的缺失感像冰冷的潮水将她淹没。
西岁的小小灵魂无法理解“死亡”,她只知道“妈妈不见了”,而且是因为自己(她模糊地觉得可能和自己有关,因为她在车上)。无法表达的恐惧、困惑和深深的自责,让她把自己紧紧关了起来,不说话,只用无休止的尖叫、摔东西来宣泄那无法承受的痛苦。
那时的沈翊,自己也刚从身体和心灵的重创中挣扎求生,看到女儿变成这样,心碎得如同被反复碾轧。他想拥抱她,想告诉她妈妈去了很远的地方,想安慰她不是她的错……可所有的语言在丹丹封闭的世界和沈翊自己汹涌的悲痛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他笨拙地尝试,却常常换来女儿更激烈的抗拒,父女俩仿佛被困在各自绝望的孤岛上。
妈妈的形象,在丹丹最初的记忆里,是混沌的,伴随着巨大的不安和“自己做错了什么”的沉重感。她甚至不敢去想“妈妈”这个词,仿佛那会引来更深的痛苦。
首到温暖的出现。
温暖阿姨不像其他人那样带着小心翼翼的怜悯或者刻意的逗弄。她像一阵和煦的春风,自然而然地就融化了丹丹心门外的坚冰。她带着朵朵,像带着阳光和笑声走进了丹丹灰暗的世界。温暖阿姨会安静地陪她搭积木,不会因为她搭不好而急躁;会在她莫名发脾气时,只是温和地抱住她,轻轻拍着她的背,什么也不问;会给她读故事,声音像妈妈曾经那样温柔(这个念头一闪而过,让丹丹有些恍惚)。
在温暖阿姨身边,丹丹紧绷的神经第一次感到了安全。那层厚厚的、用来保护自己不被痛苦吞噬的硬壳,开始一点点松动、剥落。她的脾气不再那么一点就着,尖叫声渐渐少了,偶尔,她会小声地和朵朵说话,或者对温暖阿姨露出一个怯生生的笑容。
随着心房的打开,那些关于妈妈的、被深埋的、模糊的碎片,才像沉入海底的珍珠,被时光的潮水缓缓推上岸边,带着温润的光泽。
丹丹的记忆里,妈妈:
是一种好闻的味道: 是像花园里栀子花一样清甜的香气,总是萦绕在妈妈的衣服上、头发上。当温暖阿姨有一次用了类似香味的护手霜时,丹丹会不由自主地靠近她,贪婪地嗅着,然后有一瞬间的愣神,仿佛被带回了某个午后妈妈抱着她晒太阳的片段。
是温暖的怀抱: 比任何小毯子都要柔软、都要安全的怀抱。妈妈抱着她的时候,手臂总是环得很紧,下巴会轻轻抵着她的头顶,她能听到妈妈胸腔里平稳的心跳声,那是最让她安心的催眠曲。现在被温暖阿姨抱着,虽然感觉不同,但那份被全然接纳的安全感,会让她偶尔重叠起妈妈的怀抱。
是哼唱的歌谣: 没有具体的歌词,只有轻柔婉转的调子,在她睡不着或者害怕的时候,在耳边低低响起。有一次幼儿园老师教了一首简单的儿歌,旋律莫名地熟悉,让丹丹呆呆地坐在那里,眼眶有些发热。
是厨房里的身影和笑声: 模模糊糊的画面里,妈妈穿着围裙,在厨房里忙忙碌碌,锅铲叮当作响。她好像总是笑着,转头看过来时,眼睛弯弯的,像月牙。温暖阿姨在厨房忙碌时,那相似的烟火气和偶尔传来的轻哼,会让丹丹站在门口,静静地看着,仿佛能透过时光看到另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剪影。
是梳头发时的轻柔: 记得梳子划过头发时轻微的拉扯感,还有妈妈手指温柔的触碰。她好像不喜欢扎太紧,总是轻轻地梳顺,再绑上漂亮的皮筋。现在温暖阿姨给她梳头时,动作也很轻柔,丹丹会闭上眼,努力回忆妈妈手指的温度。
是一个模糊但温暖的笑容: 最深刻的,是妈妈看着她的笑容。大大的眼睛盛满了像星星一样亮的光,嘴角弯起温暖的弧度。这个笑容没有具体的场景,却像烙印一样刻在丹丹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当她特别开心的时候,或者看到爸爸难得露出笑容时,这个模糊的笑容会突然清晰地闪现在脑海里,让她感到一阵奇异的温暖和……一丝淡淡的、说不清的酸涩。
丹丹无法拼凑出一个完整的妈妈。她不知道妈妈喜欢什么颜色,不知道妈妈最爱吃什么菜,甚至记不清妈妈清晰的长相(除了那个温暖的笑容)。这些记忆碎片是模糊的、跳跃的、缺乏逻辑的,它们不是连贯的故事,而是依附在某种感觉(味道、触感、声音)上的瞬间闪回。
她不再像刚失去妈妈时那样恐惧和抗拒“妈妈”这个概念了。在温暖和朵朵带来的阳光里,在爸爸日渐稳定的陪伴中,那份沉重的负罪感和恐惧感慢慢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朦胧的、带着淡淡忧伤的思念。她知道妈妈“去了天上”,再也回不来了,但妈妈留下的那些关于“爱”和“安全感”的感觉碎片,却在她心里生了根。
她有时会安静地看着爸爸书桌上那个扣着的相框(她猜里面是妈妈的照片),却不会要求打开看。她会在闻到栀子花香时,下意识地深吸一口气。她会在特别开心的时候,心里会轻轻地说:“妈妈,我现在很好。”
对丹丹而言,妈妈不再是一个带来巨大痛苦的禁忌,而是一个存在于感觉和零碎瞬间里的、温柔的影子。这份记忆虽然模糊不清,却像深埋在地下的种子,在温暖和爱的滋养下,悄然孕育着对“母亲”这一概念的理解和一份永恒的、无法磨灭的温情。她带着这份模糊却珍贵的记忆碎片,在温暖阿姨和朵朵的陪伴下,努力地、快乐地成长着,阳光重新洒满了她小小的世界。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iieb0-7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