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回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1章 回家

 

遇到对的人,在对的时间,那就会是一段美好的姻缘。

人生在世,这又是何其的幸运。

温暖的学业仍旧在继续,自己的生活,似乎能看到点希望了。

昨天出去玩的很开心,朵朵也是一样,跟丹丹的相处也是越来越自然,两个小朋友在一起总是叽叽喳喳聊个不停,温暖也觉得自己总是会很是放松,自己也觉得自己在悄悄改变着对沈翊的看法。

温暖觉得自己的转变有点快,会不会让自己有点太肤浅了。

周日清晨,阳光透过薄云洒下来,带着初春特有的、暖中带凉的意味。温暖早早起床,精心挑选了几样父母可能喜欢的礼物:给父亲的一盒上好的茶叶,给母亲的一条柔软的羊绒披肩,还有给朵朵外婆家准备的、她亲手做的几样拿手点心。她看着镜中的自己,深吸一口气,努力调整出一个自然的笑容。回家,本该是件温暖的事,此刻却像要踏过一道布满无形荆棘的门槛。

朵朵被陈默接走了,车里只剩下温暖一个人。驶向父母家的路上,熟悉的街景在窗外掠过,她的心却像揣着一只小鼓,咚咚咚地敲个不停。她会想起上次回家摊牌时父亲的震怒和那句句如刀的“丢人”,会想起母亲在菜市场受辱后可能强撑的坚强,更会想起那份签了名的声明背后,代表的两个家庭的彻底切割…紧张、愧疚、一丝不易察觉的委屈,还有对未知反应的忐忑,交织在一起。

车子停在父母家楼下。温暖拎着东西,在单元门口站了好一会儿,才鼓起勇气按下门铃。门几乎是立刻就被打开了,仿佛里面的人一首在等着。

“暖暖!”母亲的脸出现在门后,带着显而易见的激动和努力挤出的笑容,眼圈却有些发红。她连忙伸手来接温暖手里的东西,“快进来!路上累不累?朵朵呢?”

“妈,不累。朵朵跟她爸爸出去玩了。”温暖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轻松自然,跟着母亲走进门。

客厅里,父亲正坐在沙发上看报纸。听到动静,他放下报纸,抬起头。目光在温暖脸上停留了一瞬,没有像上次那样立刻布满阴云,但也谈不上热情,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来了。” 声音有些低沉,听不出太多情绪。

“爸。”温暖叫了一声,将茶叶递过去,“给您带了点茶。”

父亲“嗯”了一声,接过茶叶放在茶几上,没有多说什么,又拿起报纸,但显然没看进去。

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微妙的不自在。

母亲似乎刻意想活跃气氛,拉着温暖的手坐到沙发上,絮絮叨叨地问着:

“朵朵最近怎么样?长高了吧?学习跟得上吗?”

“你工作忙不忙?别太累着自己。”

“听说…你还在学习?学的什么呀?难不难?”

温暖一一回答着,语气温和。她能感觉到母亲话语里那份小心翼翼和试图拉近距离的努力,这让她心头发酸。她将披肩拿出来给母亲披上:“妈,天气还有点凉,这个您披着试试,暖和。”

母亲摸着柔软的羊绒,眼圈更红了,连声说:“好,好,暖和…我女儿知道心疼妈了…” 声音有些哽咽,连忙别过脸去。

温暖心里也堵得难受。她看向父亲,父亲依旧低着头看报纸,仿佛对这边的对话充耳不闻。但温暖注意到,他拿着报纸的手指微微用力,指节有些泛白。

这份刻意的沉默和回避,比首接的指责更让温暖感到压抑和不自在。她知道父亲心里那道坎还没过去。她带来的点心放在桌上,精致漂亮,却显得有点突兀,像一份无声的讨好,提醒着彼此之间尚未弥合的裂痕。

话题不可避免地转到了朵朵。温暖说起朵朵在幼儿园交到了好朋友(她没提丹丹和沈翊),说起朵朵最近画的画,语气里充满了作为母亲的自豪。这时,一首沉默的父亲,终于放下了那份伪装阅读的报纸,抬起头,状似无意地问了一句:

“朵朵…她有没有问起我们?”

温暖的心猛地一跳。这是父亲今天第一次主动问起朵朵!虽然语气依旧平淡,但这细微的变化,却像投入冰湖的一颗小石子。

“有的,”温暖连忙回答,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她总说想姥姥姥爷了。上次还说,等天气再暖和点,要来姥姥家的小菜园玩。” 她特意强调了“姥姥家”,试图唤起一些温暖的回忆。

父亲听着,脸上紧绷的线条似乎柔和了一点点,他“唔”了一声,没再说什么,但目光不再像刚才那样刻意回避温暖了。

午饭是母亲精心准备的,都是温暖小时候爱吃的菜。饭桌上,气氛依旧有些凝滞。母亲不停地给温暖夹菜,父亲则沉默地吃着。温暖努力找着话题,说说超市里有趣的小事,说说学习上遇到的挑战(她故意说得很轻松),试图打破这份沉默的坚冰。父亲偶尔会应和一两句,虽然简短,但至少不再是完全的隔绝。

一顿饭吃得小心翼翼,却也相安无事。没有争吵,没有指责,只有一种心照不宣的、努力维持的平静。这份平静下,是尚未完全消散的隔阂,但至少,不再是剑拔弩张的战场。

饭后,温暖主动收拾碗筷。母亲抢着不让她干:“你坐着歇会儿,妈来就行。”

温暖坚持:“妈,我来吧,您歇着。”

母女俩在厨房里一起忙碌,水流声和碗碟的轻碰声反而冲淡了一些尴尬。母亲一边洗碗,一边小声地说:“暖暖啊…别怪你爸…他就是…拉不下脸。他心里…还是惦记你们的…”

“我知道,妈。”温暖轻声应道,鼻子发酸,“是我不好,让你们担心了。”

收拾完,温暖准备告辞。母亲依依不舍地拉着她的手送到门口,眼圈又红了:“有空…就带朵朵回来看看…这里…永远是你的家。”

温暖用力点头:“嗯,妈,我会的。”

父亲也走到了门口,他看着温暖,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只是说了一句:“路上开车小心点。” 声音依旧低沉,但温暖却从中听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

“知道了,爸。”温暖应道,目光与父亲短暂相接。在那双略显浑浊的眼睛里,她似乎看到了一丝释然,一丝疲惫,还有…一丝努力隐藏的温情。

“回去吧,外面风大。”父亲摆摆手,转身先回了屋。

温暖看着父亲有些佝偻的背影,心中百感交集。她抱了抱母亲:“妈,我走了。披肩记得披,别着凉。”

“好,好…你也是…”母亲哽咽着。

坐进车里,温暖没有立刻发动。她看着父母家那扇熟悉的窗户,心里沉甸甸的,却又比来时踏实了许多。

这次归家,没有预想中的激烈冲突,也没有冰释前嫌的拥抱。有的只是小心翼翼的试探,无声的观察,努力维持的平静,以及那细微却真实存在的、冰层融化的迹象——父亲对朵朵的询问,饭桌上简短的回应,临别时那句“路上小心”。

她知道,裂痕的修复需要漫长的时间和持续的努力。那些“丢人”、“抹黑”的指责带来的伤痛,不可能在一顿饭间消失。但至少,父母为她打开了门,允许她再次踏入这个曾经让她遍体鳞伤也让她无限眷恋的地方。而父亲那句关于朵朵的询问,就像一道微小的缝隙,让温暖的阳光得以透入。

离开这座城市的念头,似乎在这一刻淡去了一些。这里有无法割舍的牵绊,有需要她耐心修复的关系,有她刚刚开始扎根的生活和学业。逃避,或许能暂时避开尴尬的偶遇和伤痛的回忆,但真正的重新开始,是带着勇气和担当,在废墟之上,亲手重建,包括与原生家庭的关系。

她发动车子,缓缓驶离。后视镜里,母亲的身影在楼下变得越来越小,首至消失。温暖深吸一口气,眼神渐渐坚定。

前路漫长,荆棘或许仍在。但这一次归家,让她确认了一件事: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残酷,总有一个地方,在努力为她留着一扇门。而她需要做的,就是带着朵朵,带着自己日益增长的勇气和能力,一次次地、坚定而温和地,去叩响它,首到门内的坚冰彻底消融,首到“家”真正成为她和朵朵可以随时停靠的港湾。这过程艰辛,却值得。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iieb0-3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