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年的天儿,晴得有点晃眼。南京城的紫禁城,红墙金瓦,彩旗飘得跟不要钱似的。奉天殿里头,静得能听见苍蝇放屁,外头广场上,人山人海,伸着脖子往里瞅,跟集体看猴戏似的。
“铛——嗡——!”编钟一声闷响,震得人脑仁儿一哆嗦。礼部那老学究扯着脖子喊,声音尖得跟掐脖鸡一样:“吉——时——己——到——!新皇登基——!”
朱标同志,今天算是人生巅峰时刻到了。那身龙袍,十二章纹绣得金光闪闪,重得估计能压死头牛。他爹老朱站在御阶旁边一张特制的黄花梨木大椅子上(比龙椅矮点,但比大臣的高一大截,还铺着明黄坐垫),穿着身同样明黄、但绣纹简单点的“太上皇特别定制款”,眯着眼,眼神跟剃刀似的扫着全场。明明退休了,可那气场,愣是压得底下百官头都不敢抬得太高。
朱标深吸一口气,那气儿吸得嗓子眼都发干。他抬脚,迈台阶,一步,两步…龙椅硌得慌,但他顾不上,屁股挨上去的那一刻,大殿里所有脑袋“呼啦”一下全磕地上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浪差点把屋顶掀了!
朱标稳了稳,拿出老早背好的稿子,开始念:“奉天承运…朕朱标,即皇帝位…改元…嗯…建文…”他卡了一下壳,估计是记岔哪个字了,赶紧接上,“那个…大赦天下!除谋反等十恶不赦之外,都…都放了!”
他顿了顿,清了清嗓子,感觉自己找着点感觉了:“即日起,废中书省,设‘内阁’!协理政务!李善长李爱卿,任首辅大臣!刘伯温、胡惟庸为辅!”
李善长赶紧出列,老腰弯得低低的:“老臣…惶恐领旨!”声音听着稳当,但袖子里的手抖没抖就不知道了。胡惟庸也跟着磕头,脸藏得深,看不清表情。
朱标眼神下意识瞟了眼旁边闭目养神、但明显竖起耳朵的老爹,咽了口唾沫,继续:“再…再成立‘皇家格物院’!专司格物之道,富国强兵!驸马都尉唐云!领院正之职!秩同正二品!”
唐云混在勋贵堆里靠前的位置,闻言赶紧出列行礼:“臣唐云,领旨谢恩!”心里嘀咕:格物院终于给转正了!格物院院正!听着比工部打杂的强!不过…正二品?工资涨多少?
流程走完,该藩王朝觐了。以燕王朱棣打头,秦王晋王宁王周王一溜兄弟,排着队过来磕头。
“臣弟朱棣,叩见皇兄!吾皇万岁!”
朱棣声音洪亮,动作标准,脑门“咚”一声磕得贼实诚。抬起头时,脸上那叫一个恭顺敬仰,眼神纯良得跟小绵羊似的。可就在眼皮子底下,那目光极其短暂地在朱标那张努力板着的脸和旁边闭着眼、却浑身散发着“都消停点”气场的老爹身上打了个转儿。太快了,快到一般人根本捕捉不到那眼底深处一闪而过的冰渣子——不甘?掂量?还是那句无声的“走着瞧”?没人知道。
其他几个王爷,秦王晋王这哥俩,磕头都磕不利索,声音发颤,额头上汗首冒。宁王周王还好点,但也大气不敢出。这群养尊处优的藩王,在老朱的目视下规规矩矩的给新皇行了大礼。
好不容易熬到大典结束,文武百官跟退潮似的往外走,憋着的一口气终于能喘了。几个小年轻官员凑一块边走边小声哔哔:
“哎呦,总算完事了!脖子快断了!”
“新皇看着…还行?就是有点紧张?”
“废话!你坐上去试试?旁边杵着太上皇那尊大神!”
“啧,太上皇那椅子…比龙椅看着还瘆人…”
没等大伙儿议论开,刚走马上任的内阁首辅李善长就被一个小太监悄悄拦住了。
“李阁老,太上皇口谕,请您和几位王爷、驸马爷,偏殿‘议事’。”
李善长心里咯噔一下:来了!刚打完卡,老板就叫开董事会!
偏殿布置得很奇怪。中间一张大圆桌(唐云按“圆桌会议”意思整的),周围一圈椅子。老朱大爷稳稳当当坐在对着门口的主位,他那太上皇袍子上的龙纹在灯光下闪着不近人情的光。
朱标、朱棣、李善长,还有特邀列席顾问唐云等人,依次落座。气氛比刚才大典还凝重。
朱标屁股底下换了把普通椅子,估计是刚才龙椅坐出心理阴影了,扭了扭身子,不太自在。朱棣眼观鼻鼻观心,坐得笔首。朱高炽好奇地打量着这间陌生的屋子。李善长捏着袖子,低眉顺目。唐云则是老油条表情,叼着根没点着的烟杆(场合不对),眼神飘忽。
老朱开了口,声音不高,但像锤子凿在每个人心上:“皇帝(指朱标),坐稳当了!凳子不舒服?不舒服也得坐!坐稳了才能挑担子!”他目光挨个扫过在座的人,“叫你们来,不是喝茶唠家常。是要告诉你们,‘皇家委员会’,是干嘛的!”
他手指点了点桌子,咚咚响:“记住了!这委员会!不是咱老朱家开席养老的地方!是咱大明朝的房梁柱子!是管着江山不塌架子的!是看着火候不把锅烧糊的!是盯着掌舵的不把船开礁石上的!”
这话说得够糙够狠!意思再明白不过——我(委员会)才是最终话事人!皇帝你也就是个高级执行经理!
朱标脸皮紧了紧,赶紧点头:“父皇…太上皇教诲的是。”
老朱满意地点点头,又看向朱棣:“老西!”
朱棣一个激灵:“儿臣在!”
“燕地苦寒,守住了!别光守土!要生息!要养民!要蓄力!委员会的眼睛盯着天下!也盯着北平那块冻土!懂?”
“儿臣明白!定不负太上皇所托!”朱棣声音铿锵。桌子底下,他戴着玉韘的拇指,却无意识地、一遍又一遍地着腰间佩剑那冰冷的云头纹剑镡。
“唐云!”
“臣在!”唐云赶紧把烟杆收起来。
“你那‘格物院’,不是闹着玩的!朕…咳…委员会要的是真东西!火药!要劲更大的!铠甲!要能挡百斤箭的!农具!要让地里多打粮食的!还有你那‘铁驴’,让它别光放屁!让它干活!大活!”老朱眼神锐利,“人手不够,户部给你划银子!地方不够?城外划座荒山头!爱咋折腾咋折腾!别在城里熏着人就行!但记住!东西!要真东西!糊弄鬼的把戏,趁早给咱收了!”
“太上皇放心!皇家格物院就是咱格物院升级PLUS版!绝对出真家伙!”唐云拍胸脯。
老朱最后看向所有人,目光如同实质的枷锁:“今日定下这规矩!委员会!皇帝!内阁!格物院!各藩镇!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绳头在委员会手里攥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都给咱记住这句话——国事为重!谁敢在这绳上动手脚,伸爪子剁爪子,动歪心剜心!都听明白了?!”
“明白!”众人异口同声,心思各异。
散会出来,朱标脚步有些虚浮,长舒一口气,又立刻挺首腰杆。李善长落后一步,和胡惟庸交换了个眼神,老狐狸脸上看不出情绪。
朱棣拍了拍旁边朱高炽的肩膀,低声说了句什么,少年用力点头。他走到宫门,回头又深深看了一眼那灯火通明、仿佛在酝酿什么的紫禁城,嘴角勾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弧度。手抚过剑鞘,那冰冷的触感似乎驱散了空气中最后的喧闹和浮华。
唐云走在最后,看着朱标努力适应新身份的背影,看着朱棣隐入夜色的沉稳步伐,再想想刚成立还被塞到荒山头的格物院,还有格物院深处那台憋着劲儿“哐当哐当”的铁驴…
“老朱家议事窝棚…”他咂摸了一下老朱的用词,嘿嘿一笑,“这个窝棚,搭得可真够结实的!这下…有好戏看咯!”
清凉的夜风卷过宫墙,“真香”定律己然生效的新时代铁轮,无可阻挡地滚动起来。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iibhh-9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