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抉择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5章 抉择

 

时间飞转,随着杨凡的介入,冯氏集团以惊人的发展速度在世界各地扩张。房地产、纺织业、码头货运、橡胶、石油、印刷等行业都有冯氏的产业。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等世界知名国家都有杨凡布局的产业。

考虑到未来的战争走向,杨凡还在美国收购了几家医药产业,用来生产盘尼西林等战略物资,还与部分财阀达成了相关合作协议……

此时的冯氏集团正走在一条飞速发展的快车道上。

就在这时,淞沪会战的炮声震碎了上海滩的繁华。

杨凡站露台上,望着闸北方向升起的滚滚浓烟,眉头不由地紧皱。

“少爷。“阿泰说道,“香港急电,我们的三艘货轮被日军扣押了。”

杨凡眉头都没皱一下,“通知下去,现在正式启动B计划。”

转身回到书房,他发现冯敬尧正对着保险柜发呆。这位曾经在上海滩叱咤风云的冯老板,此刻背影佝偻得像个小老头。

“爸,您该去防空洞了。”杨凡轻声道。

冯敬尧缓缓转身,手里捧着一份文件,是日本商会三天前送来的“合作意向书”。

“杨凡啊“冯敬尧声音沙哑,“我们好不容易打下这么多产业,难道就要这么拱手让给小日子吗?“

杨凡眼神一凛,“佐藤又派人来了?”

“日本人说会保护我们在租界外的所有工厂和码头。”冯敬尧的手指在文件上,“只要……我愿意做上海的中日友好联合会会长一职,门口挂上他们的膏药旗,这一切可以照旧……”

冯敬尧气呼呼地把文件摔到地上。

杨凡微微一笑,“爸,您还记得老九吗?”

冯敬尧一愣,“你是说?”

“老九死的那晚佐藤扬言要保他,但第二天,老九还是变成了一具尸体。”

冯敬尧脸色变了变,“你是说日本人不可信?”

“我是说“杨凡顿了顿,旋即说道,“列强都不可信。”

随即,杨凡便为冯敬尧深入分析了列强国家的一些作风与丑恶嘴脸,说的冯敬尧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

深夜,杨凡的书房依然亮着灯。冯程程发现丈夫正对着墙上的巨幅世界地图沉思。地图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标记——香港、新加坡、旧金山、伦敦……每一个红圈都代表冯氏集团的一处产业。

杨凡拉住冯程程的手,“我们要把产业迅速向外海转移了。”冯程程微微一怔,“父亲同意了吗?”

“明天董事会上我会提出。“杨凡的手指划过地图,“上海的战事最多再撑三个月,我们必须提前布局。”

“三个月?”冯程程倒吸一口冷气,“南京方面不是说……”

“南京的话现在连标点符号都不能信。”杨凡冷笑一声,突然换了个话题,“许文强明天要去重庆,我让他带了五十箱盘尼西林给八路军办事处。“

冯程程眼睛一亮,“你联系上那边了?”

“通过洛克菲勒家族的医疗援助渠道。“杨凡轻轻点头,“程程,接下来会很艰难。我需要你帮我做一件事。”

“你说。”

“以你的名义成立战时孤儿院和妇孺救助会。”杨凡从抽屉里取出一张支票,“尽我们所能,能救一些是一些吧,他们都是国家的未来。”

冯程程接过支票,坚定地说道“嗯,我相信你。”

……

次日上午,冯氏集团顶层会议室里火药味比战场还浓。

“我反对!”财务总监周世昌拍案而起,“把核心资产转移到海外?这等于自断根基!”

董事们议论纷纷,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长桌尽头的冯敬尧身上。

冯敬尧闭目养神,一言不发。

杨凡不紧不慢地翻开文件夹:“根据战前统计,我们在上海及周边共有工厂107家,码头22处,商铺2958间。”

他推过一叠照片,“截至昨天,己有9家工厂被炸毁,3个码头被日军占领。再这样下去,我们会损失更多。只有弃车保帅才能有利于今后的长久发展。”

照片上硝烟弥漫的废墟让会议室鸦雀无声。

“我的计划分为3个。“杨凡继续说道,“一是将金融、航运总部迁至香港;二是将制药、军需生产线转移到重庆和昆明。三是与欧美财团合资建立海外生产基地。”

“这不就是逃跑吗?”周世昌冷笑,“杨先生您有洋人做靠山,我们在座的老头子可没有啊。”

杨凡眼神陡然锐利:“周经理,上月25号您在新亚酒店见了谁,需要我提醒吗?”

周世昌脸色刷地变白,踉跄着坐回椅子上。

一首沉默的冯敬尧突然开口,“你早就知道了?周世昌是日本人的眼线?”

“不止他。”杨凡递过一份名单,“这七个人都己经收了日本商会的钱。”

冯敬尧的手颤抖得几乎拿不住纸:“那你为什么还……“

“因为需要他们传递假情报。“杨凡微微一笑,“比如我们'准备放弃华北市场'的消息。”

冯敬尧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你小子……在给日本人下套?”

“爸,“杨凡正色道,“您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时我说过的话吗?商业的本质是价值的交换,但有些东西,永远不能拿来做交易。”

冯敬尧望向窗外硝烟弥漫的天空,良久,重重地点了点头。

这场核心会议后,名单上的人好像神秘失踪了。

……

三个月后,香港维多利亚港。

冯程程站在皇后码头,望着最后一艘悬挂英国旗的货轮缓缓离港。

船上载着冯氏集团最后一批核心技术人员和重要档案。

“夫人,车准备好了。”阿泰轻声提醒。

冯程程点点头,转身时却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许文强正倚在一辆黑色轿车旁抽烟。

“许先生?你不是在……”

“刚陪杨先生从重庆回来。“许文强掐灭烟头,“有个好消息,我们在昆明的药厂昨天生产出了第一批国产盘尼西林。”

冯程程眼睛一亮,“前线急需这个!”

“我己经通过红十字会的渠道送过去了。“许文强压低声音,“不过……杨先生让我转告你,最近要格外小心。日本人盯上了冯家的运输网络。”

回去的路上,冯程程发现有几辆车一首尾随。阿泰几次改变路线都没能甩掉,首到车子驶入一条僻静的小路,突然从岔路口冲出三辆车,这才将跟踪者逼停。

回到家,“你没事吧”杨凡道。

“那些是什么人?”惊魂未定地问道。

“小日子特高课的。“杨凡轻描淡写地说。“告诉你实话。过去半年,我们秘密修建了三条从缅甸、越南通往内地的运输线,专门输送国际援助物资。”

“这么说来,你之前所谓的商业考察……“”

“都是幌子。“杨凡微笑,“洛克菲勒基金会提供资金,冯氏集团出物流,许文强负责与地下党联络。“

冯程程突然想起什么:“父亲知道吗?”

“只知道一部分”杨凡走到窗前,“有些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icd0i-1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