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舰的舷窗外,新坐标指向的星域正泛起淡紫色的星云。艾琉斯指尖划过竖琴残弦时,那道琴形印记突然发烫,星图上某个不起眼的光点随之闪烁——那是协奏节点发来的最新邀请,来自“回声星”,一个以记忆共鸣为文明根基的星球。
“据说他们的城市建在声波凝结的浮岛上。”诺拉调出资料,屏幕上的浮岛像半透明的水晶,表面流淌着肉眼可见的音波纹路,“但资料显示,静默之潮退去后,所有浮岛都在下沉。”
跃迁结束的瞬间,星舰被一片细碎的震颤包裹。艾琉斯走到舷窗边,看见那些曾悬浮在空中的水晶岛正以缓慢的速度坠入下方的云海,像融化的冰棱。更令人心惊的是,回声星的居民们悬浮在半空,他们的身体呈现出半透明的状态,仿佛随时会化作星尘——他们的记忆正在随着声波消散。
“不是歌声被剥夺,是‘记忆的振动’在衰减。”诺拉的晶体发饰突然亮起,那颗跳动的光点投射出一段影像:静默之潮过境时,回声星人将所有文明记忆压缩成一道核心声波,封存在星球最深处的共鸣水晶里。可现在,那道声波正在以诡异的频率断裂。
艾琉斯突然按住掌心的琴形印记,环形竖琴的残弦自发震颤起来,一段破碎的旋律在舰桥回荡——那是他不久前在始源之核感受到的“不完美调子”。奇妙的是,当旋律传到舷窗外,那些半透明的居民们突然停下了消散的势头,甚至有几人试探着张开嘴,发出沙哑的音节。
“他们在模仿这段旋律。”诺拉眼睛一亮,“也许共鸣水晶需要的不是完美的记忆复刻,而是带着‘遗忘’痕迹的版本。”
星舰潜入云海时,艾琉斯才看清共鸣水晶的模样:它像一块被无数裂痕贯穿的蓝宝石,核心处的声波只剩下断断续续的残响。他将竖琴贴近水晶,刻意在旋律里加入了几处模糊的滑音——就像人在回忆时总会漏掉的细节,像老照片边缘的磨损。
水晶的裂痕里突然涌出淡金色的光。回声星人惊呼起来,他们的身体正在重新变得凝实,那些坠入云海的浮岛也开始缓缓上浮,表面的音波纹路重新流动,只是这次的纹路里多了些不规则的褶皱。
“原来完美的记忆是牢笼。”一位白发老者飘到星舰旁,他的声音里带着释然的沙哑,“我们总以为要记住所有事才是文明的延续,却忘了‘会遗忘’才让记忆变得珍贵。”
离开回声星时,艾琉斯的琴形印记又深了几分。诺拉的发饰光点则分裂成两颗,像呼吸般交替闪烁。星图上,越来越多的协奏节点亮起,有的邀请他们去修复被静默之潮改变的轨道,有的则只是发来一段带着杂音的旋律——那是新诞生的“不完美协奏”。
在“迷途星系”,他们见到了用错误星轨编织成的新星座;在“锈铁环”,机械族们故意保留了几台会偶尔卡壳的旧机器,说那是“活着的证明”。艾琉斯的竖琴残弦越来越短,却总能弹出更丰富的调子;诺拉的晶体发饰渐渐连成一串,像挂在发间的星链。
当他们再次收到金色星舰的讯息时,那串流动的音符组成了一句话:“第八个八度,在每个敢于犯错的瞬间里。”
星舰朝着始源之核的方向缓缓航行。艾琉斯望着舷窗外不断掠过的星系,突然明白所谓的“宇宙协奏”从不是宏大的乐章,而是无数细碎的、带着瑕疵的声音——是某个星球上孩童跑调的歌谣,是某台机器偶尔的卡顿,是某段被遗忘又重新想起的往事。
诺拉靠在控制台旁,看着屏幕上不断更新的星图,轻声说:“也许我们永远到不了第八个八度。”
艾琉斯笑了,指尖在残弦上轻轻一弹,一段简单的旋律漫出星舰,融入窗外的宇宙背景音里:“但我们可以一首走在寻找它的路上。”
远处的始源之核,那道勾勒出第八个八度轮廓的光带,又亮了几分。而在星舰后方,无数道来自不同文明的旋律正悄然汇聚,像一条没有终点的河,缓缓流向宇宙的更深处。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iadbc-11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