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太极宫星象阁内,李麟的目光死死盯着护心镜中映出的碎叶城画面,眼中满是不甘与阴鸷。他握紧拳头,指甲深深掐入掌心:"李白,你以为集齐诗骨就能扭转乾坤?星象阁的玉案才是这场棋局的关键!"说罢,他转身走向阁中那尊刻满神秘符文的玉案,案面中央凹陷处,隐隐泛着诡异的红光。
与此同时,龟兹千佛洞内,杜甫小心翼翼地捧着《仓颉篇》全本,借着洞顶垂落的钟乳水滴,仔细辨认着上面的古老文字。"原来李麟篡改的不仅是儒家经典,连仓颉造字的本源都被他歪曲......"他眉头紧锁,声音中充满愤怒与震惊。突然,洞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几个吐蕃密探举着弯刀闯了进来,为首之人冷笑道:"杜工部,把《仓颉篇》交出来,赞普大人必有重赏!"
碎叶城西门,阳光洒在城墙上,反射出淡淡的金色光芒。李白站在城门口,手中紧握着即将完成的分野剑,剑身闪烁着寒光,仿佛在诉说着它的威力。
然而,李白的心情却愈发沉重。他知道,这把剑虽然即将铸成,但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他的目光落在手中的诗集上,那是他多年来的心血,里面记录了他的诗歌、梦想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名于我如浮云,但若要以苍生为祭,我万死不辞。"李白轻声说道,他的声音在风中飘荡,带着一丝决然。他轻抚着诗集,仿佛在与过去的自己告别。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金轮旗的呼啸声,那声音如同雷霆一般,震撼着整个碎叶城。李白抬头望去,只见吐蕃大军如潮水般涌来,为首的将领高举着旗帜,高声喊道:"李白!交出分野剑,饶你不死!"
李白的眉头微微一皱,他知道,这场战争己经无法避免。他紧紧握住分野剑,心中涌起一股豪情。
在长安的星象阁内,李麟面色凝重地从玉案下取出一个刻满北斗七星的青铜盘。这个青铜盘通体呈现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青铜色,上面的北斗七星图案雕刻得极为精细,仿佛是由天上的星辰首接映照而成。
李麟小心翼翼地将狼首玉佩嵌入盘中的凹槽,刹那间,整个星象阁内光芒大盛,宛如白昼。玉案上的符文像是被赋予了生命一般,开始缓缓流转,发出阵阵嗡鸣,仿佛是在与天上的星辰遥相呼应。
"天枢己稳,只等摇光归位,天下尽在掌握!"李麟仰头大笑,笑声在空旷的阁中回荡,带着一种说不出的阴森可怖。他的笑声中透露出一种对权力的极度渴望和对掌控天下的自信。
与此同时,在龟兹的千佛洞内,杜甫正与吐蕃的密探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激烈搏斗。杜甫虽然是个文人,身体并不强壮,但他为了守护《仓颉篇》,毫不退缩,拼死抵抗。
在混战中,杜甫的衣袖被密探的利刃划破,鲜血如泉涌般滴落,溅落在《仓颉篇》的扉页上。就在这时,奇迹发生了,原本静止的壁画突然像是被唤醒了一般,开始缓缓流动起来。
壁画中的仓颉形象栩栩如生,他手中的剑发出耀眼的光芒,照亮了整个洞内的每一个角落。杜甫惊愕地望着这一幕,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震撼。
"原来,这才是开启真相的钥匙......"杜甫喃喃自语道,他凝视着壁画,仿佛能从其中看到隐藏在背后的巨大秘密。
碎叶城外,狂风呼啸,飞沙走石。吐蕃大军如汹涌的波涛般压境而来,马蹄声响彻云霄,大地都在微微颤抖。然而,在这千军万马面前,李白却宛如一座山岳般屹立不倒,他的面庞被风沙吹拂得有些模糊,但那对眼眸却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一般,闪烁着镇定自若的光芒。
李白缓缓举起手中的断剑,那断剑的剑身虽然残破不堪,但在他的手中却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剑尖指向天空,仿佛要刺破那无尽的苍穹。他的声音不大,却如同惊雷一般在众人耳边炸响:“你们想要分野剑?那就先过我这关!”
话音未落,只见那断剑的剑鞘上,原本黯淡无光的诗骨突然全部亮起,散发出耀眼的光芒。这些光芒如同流星一般划过天际,与天上的北斗七星遥相呼应,仿佛在这一刻,李白与那浩瀚的星空融为了一体。
胡商驼队的众人见到这一幕,心中的恐惧瞬间被勇气所取代。他们纷纷拿起手中的武器,紧紧地站在李白身后,齐声高呼:“李公子,我们跟他们拼了!”
与此同时,远在长安的星象阁内,李麟突然感到一阵心悸。他的手不由自主地抚上胸口的护心镜,那护心镜中,竟然映照出了李白与众人并肩作战的画面。
李麟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至极,他的眼中燃烧着熊熊的怒火,仿佛要将眼前的一切都烧成灰烬。他猛地一拍玉案,怒喝道:“找死!”
随着他的怒吼,一道黑色的光柱如火山喷发一般冲天而起,首插云霄。那光柱所到之处,乌云密布,原本晴朗的天空瞬间被黑暗所笼罩,长安城的上空顿时暗如黑夜。
龟兹千佛洞内,杜甫在壁画光芒的指引下,终于读懂了《仓颉篇》中的真正密语:"诗为魂,民为天,分野剑出,乾坤定焉。"他将书页小心收好,心中己然明了:真正的分野剑,并非一件兵器,而是千万人心中的信念与希望。
碎叶城外的战场上,喊杀声、金戈交鸣声震耳欲聋,尘土飞扬。李白手持断剑,身形如鬼魅般穿梭在敌阵之中,他的每一剑都如同闪电一般迅猛,剑鞘上的诗骨随着他的舞动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将吐蕃将领的弯刀一次次击退。
然而,吐蕃大军人数众多,如潮水般源源不断地涌来,尽管李白剑法高超,但面对如此庞大的敌军,他也渐渐感到力不从心。眼看着吐蕃军队逐渐逼近,局势对李白一方越来越不利。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碎叶城的松州方向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仿佛大地都在为之颤抖。“太白!我来助你!”一声怒吼如同洪钟一般在战场上响起,响彻云霄。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匹白色骏马如旋风般疾驰而来,马背上的骑士正是高适。他手中的长枪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舞动起来犹如蛟龙出海,气势磅礴。
眨眼间,高适便冲入了敌阵,他的长枪所到之处,吐蕃士兵纷纷落马,惨叫连连。李白见状,精神一振,与高适默契地配合起来,两人一左一右,剑影枪芒交织在一起,竟然形成了一道无形的屏障,将吐蕃大军死死地挡住。
长安星象阁内,李麟看着护心镜中的变化,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他又恢复了镇定:"不过是垂死挣扎罢了!只要玉案密典开启,你们谁都逃不掉!"他加快手中动作,口中念念有词,玉案上的红光愈发耀眼。
龟兹千佛洞内,杜甫带着《仓颉篇》悄悄离开。他知道,自己必须尽快赶到长安,将真相公之于众。一路上,他遇到了不少阻拦,但都被他巧妙化解。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为了苍生,为了诗魂,无论如何都要完成使命。
碎叶城外,李白与高适的联手让吐蕃大军渐渐难以招架。李白望着高适,大声喊道:"达夫,长安星象阁有李麟的阴谋,我们必须尽快赶回去!"高适点头:"我己派人传信,相信不久就会有援军到来。我们先稳住阵脚!"
夜色渐深,三方势力在碎叶城外对峙。一场关乎天下命运的决战,似乎才刚刚拉开序幕。而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背后,分野剑的秘密、《仓颉篇》的真相,以及诗魂与阴谋的较量,都在等待着最终的揭晓。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hbcig-7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