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卦:相互依存,相互帮助
离卦(?)位列《周易》第三十卦,上下皆离(?),象征「火之相续」。甲骨文中的「离」形如捕鸟的网罗,本义为「附着」,而卦象以「明两作」(太阳相继升起)为象,暗喻光明依附于时空的永恒流动。
一、卦象与核心象征
1.卦画与卦辞
离卦( ?)由上下两离(连线为“离上离下”)组成,象征“火”。卦辞“利贞,亨。畜牝牛吉”强调:
“利贞”:坚守正道,以柔顺中正为根基。
“畜牝牛吉”:牡牛象征刚强,牝牛代表柔顺,强调依附于刚强而正道的力量可获吉祥。
2.自然与人文隐喻
火的特性:光明、温暖、可依附,但易消散,象征智慧与文明的双刃剑。
社会象征:日月为离,君主如太阳,臣民如火光,体现“继明照西方”的治理理念。
3.卦象本源:火之双重性与文明的基因密码
离卦(?)位列《周易》第三十卦,上下皆离(?),象征「火之相续」。甲骨文中的「离」形如捕鸟的网罗,本义为「附着」,而卦象以「明两作」(太阳相继升起)为象,暗喻光明依附于时空的永恒流动。不同于坎卦的险陷,离卦以「外阳内阴」的结构(两阳爻包裹一阴爻),揭示火的本质:外表炽热明亮,内核虚静依存 —— 这正是离卦「丽(依附)而能明」的核心:文明的存续,始于对自然规律的依附,成于对内在虚静的观照。
《序卦》以「陷必有所丽」承接坎卦,暗示险难之后必求依附。从钻木取火到青铜铸造,中华文明的每一次跃迁,皆因「附丽于物」而化生:火依附木柴以烹饪,文字依附甲骨以传承,礼仪依附人性以规范。离卦的「畜牝牛吉」(蓄养母牛),实则隐喻对柔顺之道的坚守 —— 如母牛哺育的温和,文明的根基在于包容而非征服。
4.卦辞玄机:中正柔顺,光明之道
「离:利贞,亨;畜牝牛吉」
利贞亨:火的燃烧需「正位」(依附可燃物),喻示文明的发展需坚守正德。商汤「网开三面」的仁政(利贞),换来诸侯归附(亨),印证《彖传》「重明以丽乎正」的智慧。现代企业若以「用户价值」为正位(如华为「以客户为中心」),方能在竞争中亨通。
畜牝牛吉:朱熹释「牝牛柔顺」,指依附强者需以柔为用。周文王归附商纣时,以「献洛西之地」换得「弓矢斧钺」的征伐权(柔顺中藏刚健),终成翦商基业。这爻警示:真正的依附不是攀附,而是以「柔」养「刚」,如藤蔓依附乔木,终成绿荫。
《大象传》「大人以继明照于西方」,点明离卦的文明使命:如太阳东升西落,文明需代代传承。孔子周游列国「续先王之道」,敦煌藏经洞历经千年守护,皆为「继明」的注脚 —— 离卦的光明,不在瞬间的炽热,而在永续的照耀。
二、六爻修行:从躁动到觉醒的文明阶梯
初九(阳):履错然,敬之无咎
释义:初入险境如踩错步,需敬畏谨慎,以柔顺态度化解危机。
历史映射:孔子周游列国初期屡遭排斥,终以“敬之无咎”保全自身。
阳居低位,如文明初创的躁动。周公制礼作乐时,曾因「三吐哺」的急切(履错然)而失礼,却以「敬贤」的态度(敬之)赢得天下归心。现代创业者初入赛道时,难免「试错」(如马斯克早期火箭爆炸),但保持对规律的敬畏(敬之),方能「无咎」—— 离卦初爻的核心,是「错而能敬」的成长智慧。
六二(阴):黄离,元吉
释义:黄色为中正之色,象征依附正道可获大吉。
哲学升华:朱熹《周易本义》释为“中正而得位”,体现儒家“中庸”思想。
阴居阴位,得中得正,为卦之主爻。黄色为土德正色(中央之色),喻示文明的中道。唐太宗「贞观之治」以「中和」治国(黄离),纳谏如流(虚其中),成就「元吉」之局。这爻揭示:真正的光明,是「虚中守正」的智慧 —— 如瓷器的釉色,内敛方得永恒。
九三(阳):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凶
释义:太阳西斜,若不知天命而强求,将陷入衰败。
辩证思考:老子“知止不殆”与离卦“日昃之诫”相通,强调顺应自然规律。
阳居阳位,过刚易折,如夕阳西下的暮年。齐桓公晚年「不鼓缶而歌」(沉溺享乐),终致五子争位,饿死深宫。爻辞警示:文明若失去「老骥伏枥」的进取心(鼓缶而歌),必陷「大耋之嗟」的衰亡。今日老龄化社会,恰需「老有所为」的离卦精神,让经验化为智慧之光。
九西(阳):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
释义:突变如烈火,若依附不当或急于求成,将招致毁灭。
历史案例:项羽垓下之战急于决战,反被刘邦“火攻”所困,印证“焚如之凶”。
阳居阴位,刚柔失序,如骤燃的野火。项羽攻入咸阳「焚如」(火烧三月),看似威猛,实则「弃如」(失民心),终成「霸王别姬」的悲剧。这爻首指「依附的异化」:若以暴力强迫依附(如某些企业的「狼性文化」失控),终将玩火自焚。
六五(阴):出涕沱若,戚嗟若,吉
释义:虽受压迫而泣泪,但忍辱负重终得吉祥。
文化影响:文天祥《正气歌》“时穷节乃见”与此爻精神相契。
阴居阳位,柔中带忧,如居安思危的明君。康熙平定三藩后「涕沱戚嗟」(忧民生之艰),开启「永不加赋」的仁政,换得「吉」果。现代管理者面对成功时的「忧患意识」(如任正非的「华为的冬天」),正是六五爻「以忧致吉」的当代演绎 —— 离卦的光明,生于对黑暗的警觉。
上九(阳):王用出征,嘉折首,获匪其丑
释义:依附正道用兵,克敌制胜而不滥杀,可获无咎。
军事哲学:孙子“兵贵神速”与离卦“明攻慎杀”思想结合,强调战略光明性。
阳居卦终,刚明神武,如文明的守护者。周武王伐纣「折首」(诛独夫)而「获匪其丑」(宽待附从),成就「吊民伐罪」的典范。这爻揭示离卦的终极原则:依附的反面是「去依附」—— 对破坏文明者(如霸凌者、谎言者),需以「正邦」之勇断,方能守护真正的光明。
三、哲学内核:依附与超越的文明辩证法
离卦的智慧,本质是对「依附」的超越:
个体层面:如陶渊明「羁鸟恋旧林」(依附自然),却以「采菊东篱下」(超越世俗)成就精神独立,印证「离者丽也,丽必有所依,依而不失其贞」的生命态度;
文化层面:敦煌壁画千年演变,既依附于洞窟崖壁(物质载体),又超越时空传递慈悲(精神内核),诠释「明两作」的文明永续;
现代启示:互联网时代的「连接」(依附技术)与「创新」(超越工具),恰如离卦的阴阳结构 —— 真正的文明进步,在于依附时保持清醒,超越时不忘本源。
这种智慧的当代投射,是「共生型光明」:如热带雨林的附生植物,在依附中完成自我生长,最终形成生态共同体。离卦的「火」,不是吞噬一切的毁灭者,而是照亮彼此的引路灯。
哲学思想:光明与依附的辩证
依附的智慧
正道为本:依附需以“利贞”为前提,如《象传》“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西方”。
刚柔相济:离为阴卦,但需依附阳刚(牡牛),体现“阴中有阳”的阴阳哲学。
光明的双重性
文明象征:火照亮黑暗,推动知识、技术进步(如甲骨文、青铜器)。
危险警示:火可焚城,需警惕“焚如”之灾,如商纣王“酒池肉林”终致覆灭。
时间与空间的隐喻
时间维度:爻辞从“日出”到“日蚀”揭示事物兴衰规律,呼应《易》的变易思想。
空间象征:离卦与坎卦(水)互补,形成“水火既济”的宇宙平衡观。
西、历史实践与文化影响
治国与军事
文景之治:汉初“与民休息”如六二爻“黄离”,依附民本而致盛世。
赤壁之战:周瑜借火攻破曹军,体现“王用出征”的光明战略。
文学与艺术
《离骚》与离卦:屈原“求索光明”精神与离卦“继明”思想相通,象征文人理想。
敦煌壁画:以火为光源的绘画技法,暗合离卦“光明创造”之义。
养生与
中医“离为心”:心主火,需调和阴阳,如《黄帝内经》“心火下降”理论。
儒家“诚意”:王阳明“心即理”与离卦“维心亨”强调内在光明。
五、现代启示:光明与变革的实践
个人成长
终身学习:如“日继明”般持续更新知识,避免“日昃之衰”。
危机管理:六五爻“出涕沱若”启示逆境中需忍耐与策略性妥协。
企业管理
创新驱动:离卦“光明”象征技术突破,如苹果公司以创新“照亮”行业。
团队协作:依附核心优势(如谷歌的算法),避免盲目扩张。
社会治理
文化传承:故宫数字化工程以“继明”理念活化文化遗产。
能源转型:从化石能源(火)向清洁能源过渡,呼应离卦“依附正道”。
六、古今对话:离卦精神的文明之光
古代:李清照「生当作人杰」的刚烈(离之明),与「寻寻觅觅」的柔婉(离之虚),交织成宋代文明的精神图谱;
现代:敦煌女儿樊锦诗「莫高窟的守护」(依附文物)与「数字敦煌」的开拓(超越时空),践行「继明照西方」的离卦之志。
二者皆证:离卦的真谛,不在依附的形式,而在依附时的「虚中守正」—— 如火焰腾空,始终朝向光明,却不忘脚下的薪柴。这,正是中华文明「刚健中正,文明以止」的深层密码。
结语:在依附中照亮永恒。离卦以火为象,浓缩了中华文明对光明、依附与变革的深刻理解。其智慧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被重新诠释:从文景之治的柔顺治国到现代企业的创新驱动,从屈原的求索精神到科技文明的突破,离卦始终提醒我们——真正的光明不仅照亮自身,更需以智慧与正道影响世界。正如《象传》所言:“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依附与创造的辩证,正是文明生生不息的密码。
离卦以「火」开篇,却以「正邦」收束,揭示一个真理:真正的光明,从不是孤立的燃烧,而是在依附与超越中永恒流转。无论是个人的安身立命,还是文明的传承创新,离卦都在诉说:当我们学会像火一样「依附而不盲从,炽热而不偏执」,便能在虚实相生中,照见生命的本来光明。这,或许就是《周易》留给人类最珍贵的礼物:在依附的网罗中,活出自由的光。
以上30卦为《周易》上经部分,主要讲处世哲学、治国理政、决策管理等大智慧。后面34卦主要为具体某个领域的具体应对法则。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gd0dh-3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