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归途如虹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1章 归途如虹

 

### 第三十一章·归途如虹

秋日的阳光如一层薄纱般斜斜地铺洒在官道上,我悠然自得地踩着满地金黄的银杏叶,一路向南缓缓行进。每一步都像是踩在一幅金色的画卷上,那满地的银杏叶仿佛是大自然精心绘制的艺术品,让人不忍践踏。

我低头看了看自己的靴子,靴底沾满了各种颜色的泥土。这些泥土来自三个不同的郡县——河阳的黄土、宛城的红壤,还有昨夜借宿村落里那带着腐叶味的黑土。它们层层叠叠地交织在一起,在靴底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花纹,每走一步都会在地上留下深浅不一的印记,仿佛是我一路走来的足迹。

路边有一个简陋的茶棚,几个歇脚的货郎正围坐在一起玩樗蒲。他们用粗糙的陶碗作为容器,将木制的骰子在碗里摇晃碰撞,发出的声响时脆时闷,全看掷骰人的手法和运气。

“郎君,要不要也来试试手气啊?”满脸褶子的老贩子向我挤了挤眼睛,热情地邀请道。我微笑着点点头,接过了他递过来的骰子。然而,就在我握住骰子的瞬间,我立刻察觉到了其中的蹊跷——其中有一颗骰子里面似乎被灌了铅,但灌得并不均匀,导致这颗骰子的重心偏移得毫无规律可言。

这种拙劣的作弊手段,虽然让人有些哭笑不得,但却也为这场游戏增添了几分真实的狡黠。我不禁在心中暗笑,这些货郎们为了赢取一点小钱,还真是煞费苦心啊。的镰刀节奏快慢不一,有个少年割得太急,刀刃划破了裤管。打谷场上的连枷声此起彼伏,晾晒的稻谷里混着不少稗子。田埂边歇息的老农递来新酿的米酒,陶瓮底还沉着几粒没滤净的米渣——这种粗粝的口感,比任何清酒都更解乏。

"今年收成不如往年啊。"老农缺了牙的嘴里漏着风,他掰着手指算账,却总也记不清田赋的数目。晒得黝黑的脸庞上,皱纹间还夹着些谷壳。这种真实的劳作痕迹,是任何"标准化农耕实验"都无法复制的生命图谱。

黄昏时抵达的集镇正逢夜市。灯笼铺的小学徒把"福"字写歪了,却硬说是新式的"斜福临门";卖胡饼的西域人把芝麻撒得满地都是,赤脚的孩童们抢着捡拾;绸缎庄的老板娘为半寸布头追打伙计,撞翻了胭脂摊——这些混乱的市井烟火,在夕照中镀上金边,比任何精心设计的繁华图景都更动人。

我在街角的脚店要了碗羊杂汤。厨子剁肉时刀法凌乱,碎骨渣混在汤里硌牙。邻桌的酒客吹嘘见过南海鲛人,却把珍珠说成了鱼目。有个卖唱的盲女把《凤求凰》弹错了三个音,却因此得了额外的赏钱——这些不完美的瞬间,构成了最真实的人间百味。

五更天就被隔壁的争吵惊醒。住店的马贩发现少了匹骡子,和店家理论时把"的卢"说成了"赤兔"。前来调解的里正裤带没系好,审案时不得不一手按着裤腰。最后发现是骡子自己咬断缰绳跑了,正在城外啃人家的菜畦——这种荒诞的日常,比任何话本都更精彩。

晨起赶路时,秋风送来阵阵桂花香。循着香气拐进条小巷,看见个驼背老妪正在蒸桂花糕。蒸笼漏汽,熏得她不停眨眼。买来的糕体有些发粘,显然是糯米没淘净,却意外地多了分质朴的甜香。老妪找零时数错了铜钱,多给了我两文——这种温暖的错误,在精确计算的实验场里永远不会发生。

正午的官道突然热闹起来。原来是县学的童子们郊游归来,青衿们走得东倒西歪。有个胖学子落在后面喘气,腰带松了也顾不上系。带队的夫子假装没看见,却在拐弯处悄悄放慢了脚步——这种含蓄的体贴,比任何标准化的教育方案都更显师德。

下午路过剿匪的战场遗址。几个老卒在挖野菜,他们残缺的手指握着生锈的刀,挖出的荠菜根上还带着硝烟味的泥土。谈起当年的战事,有人把"长坂坡"记成了"虎牢关",却不妨碍他们共同举杯。酒碗碰撞时,浑浊的液体溅出不规则的弧线——这些带着创伤的记忆,反而让生命更加厚重。

黄昏投宿的农家正在办喜事。新过门的媳妇羞怯地奉茶,不小心洒在了我的衣襟上。乐班把《关雎》吹成了丧葬调,却引得满堂喝彩。有个孩童偷偷抓了把喜糖,塞得腮帮子鼓鼓的,像只偷食的仓鼠——这些不加修饰的欢愉,是任何标准化庆典都无法复制的幸福。

五更天就被院里的鸡鸣吵醒。新郎官正在井边打水,困得差点栽进桶里。新娘子躲在灶间煮粥,灶灰沾上了嫁衣的袖口。我喝到的粥里混着几粒没剥净的谷壳,却比任何精细料理都更温暖脾胃。

继续南下的路上遇到送殡的队伍。孝子们的哭嚎调子五花八门,抬棺的杠夫还在讨论昨晚的牌局。有个人踩到石子踉跄了一下,棺木倾斜时撒出几枚铜钱——这种对死亡的随意态度,反而显出生命的坚韧。

正午在河边休息时,看见渔夫修补的渔网疏密不一。晒着的鱼干也形态各异,有的晒过了头,有的还带着血丝。他请我尝了条半干的鲫鱼,咸涩中带着河水特有的土腥味——这种不完美的风味,是任何食品工程都无法复制的真实。

傍晚的雨来得突然。我躲进路边的窑洞,发现里面己经挤了几个避雨的商贩。卖绢的妇人抱怨雨水会毁了她的货物,却还是腾出块干地给我。卖陶器的小贩不小心碰碎了只瓦罐,心疼得首嘬牙花子——这些琐碎的烦恼,在雨声中交织成最动人的生活交响曲。

雨停时天己向晚。西天的晚霞红得不像话,把每个人的脸都映得喜气洋洋。我们互相道别,各自踏上归途。我的靴子踩在的泥土上,留下深浅不一的脚印——这些不规则的痕迹,终将被雨水抚平,就像所有平凡的相遇终将湮没在时光里。但此刻,它们真实地存在着,见证着一个曾被困在实验场中的灵魂,终于学会了欣赏这人世间最珍贵的瑕疵与不完美。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gccbg-3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